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身为一位拥有非凡个性与原创力的作曲家,雅纳切的天赋似乎已经等待了太久,它期待呈现于世人面前,甚至为人所欣赏。

  • 标签: 雅纳切克 音乐 捷克 作曲家 原创力
  • 简介:作曲家?指挥家?还是教育家?在纳德诞辰九十年之际,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造就了多这位音乐界的巨擘。他的音乐有时看似肤浅平庸;他的指挥全然自我沉溺;他的坦率难免让人误解、紧张。索尼BMG称他“可能是上世纪后半期古典音乐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虽不无夸张之嫌,但在伯恩斯坦去世十五年后,他的声誉的确日渐增长。他在那部赫赫有名,一炮而红的《西城故事》里展露了他在音乐剧、交响典和合唱作品中的天赋异秉,现在听到的所有欢呼和赞誉在那个倾心于无调性的1950年代通常都被予以无情地否认。他站在指挥台上就像受到咒语所魇,每一个举手投足都狂放,激动,坚定有力,伴随着执棒维也纳爱乐交响乐团录制的那套具有定义价值的马勒交响曲视频而流芳至今,他是美国现代音乐的代言人,品位十足的指挥巨星,他的魅力风靡了近半个世纪。三位熟谙他作品一手资料的作者在以下文字中讲述了为什么对他们而言伯恩斯坦是一位真正的巨人。

  • 标签: 纳德 大师 古典音乐 《西城故事》 伯恩斯坦 合唱作品
  • 简介:戈尔·斯特拉赫一九三一年四月廿七日生于敖德萨。六岁开始学习小提琴,但很快就放弃了,到十二岁又重新拿起小提琴。他说:“非常幸运,当时我有机会跟彼特岁·斯托尔斯基学琴。他曾是我父亲唯一的老师。他和尔是苏联小提

  • 标签: 拉赫 小提琴演奏 海菲兹 敖德萨 室内乐作品 歌唱性
  • 简介:众所周知,比利时小提琴大师伊萨将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献给了六位音乐家,其中的四位——西盖蒂、埃内斯库、克莱斯勒和蒂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可是,另外两位——马.库伊罗加(ManuelQuiroga)和马修.克里布姆(MathieuCrickboom)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可能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太了解。

  • 标签: 克里克 小提琴家 马修 熟悉 小提琴奏鸣曲 小提琴大师
  • 简介:随着十九世纪第二次"美声学派的黄金时代"的出现以及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在歌剧的创作上,一种新的戏剧性语言及新形态的角色人物塑造逐渐形成。威尔第继承和发扬了意大利辉煌而活力充沛的歌剧创作传统,在每一部作品中都贯注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 标签: 《命运的力量》 歌剧 女高音 浪漫主义思潮 创作传统 黄金时代
  • 简介:<正>《阿里得妮在纳索斯岛》是理查·斯特劳斯与著名诗人、剧作家雨果·霍夫曼塔尔继(埃列特拉》与《玫瑰骑士》之后再度合作的一部歌剧。作者原来的设想是写一部以阿里出妮的爱情悲剧为题材的小歌剧,以戏中串戏的方式放在由斯特劳斯配乐的莫里哀话剧《有产的绅士》之后演出,作为话剧中的主人公宴请佳宾时的

  • 标签: 喜剧演员 莫里哀 巴克斯 话剧 霍夫曼 剧作家
  • 简介:德国作曲家格鲁(1714-1787)与意大利剧本作家卡尔扎比吉(1714-1795)合作创作了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歌剧《菲欧与尤丽迪西》(OrfeoedEuridice)。该剧1762年10月5日首演于维也纳霍夫堡宫廷剧院,在当时乃至整个西方音乐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期望从音乐美学视角,分析题材内容、音乐语言、音乐风格、

  • 标签: 格鲁克 奥菲 西方音乐史 美学视角 德国作曲家 尤里
  • 简介:一1600年,当新世纪的起点来临,西方音乐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即将拉开。在经过了文艺复兴均衡、节制的反思后,音乐语言终于突破樊篱,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在新世纪所谓“巴洛克”的新风尚中,一种刻意凸显线性,追求强烈的光影对比的语言风格被人们接受。这种风格从杰苏阿尔多神经质般的呻吟低唱中、从威尼斯乐派恢弘博大的复合唱中展现出来。最终形成一种新的戏剧性的表达。

  • 标签: 爱情传奇 《奥菲欧》 黄金时代 格鲁克 歌剧 语言风格
  • 简介:俄罗斯作曲家阿尔弗雷德—加里耶维奇—施特凯(AlfredGarriyevichSehnittke,1934-1998)是二十世纪中期俄罗斯新时期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作曲家。《钢琴与弦乐五重奏》是他经历了序列作曲和先锋派音乐比较理性的创作阶段以后.转向突出音乐的抒情性和质朴性。以及探索新的调性呈示手段的一部极其成功的作品。本文对他在这首作品中的“调性呈示与贯穿”手法作了初步的概括和分析。通过对这首作品的研究,为探索二十世纪中后期在经历了严格的非调性阶段以后,作曲家们从更宽泛的角度重新对“调性”意义的审视的思维特征与技术的运用提供一个具体的实证。

  • 标签: 调性呈示与贯穿 主题动机 轴心运动 复合性调性
  • 简介:纳切的音乐风格与传统音乐有着深厚的联系.一方面,他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在创作中经常运用大量的民间音乐素材,使作品带有浓郁的民族特性.另一方面,又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和声、节奏、旋律写作等方面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使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的华美与现代音乐的多彩相结合的特色.《小交响曲》是他在探索民族性及个性方面的一部成功之作.

  • 标签: 亚纳切克 小交响曲 民族性 个性
  • 简介:歌剧是集音乐与戏剧,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组成的综合性艺术。其中音乐的绝大部分都是以声乐的不同声种、声部和音色及不同的演唱方式来呈现的。在演唱方式中,最具音乐性、艺术性和技巧性的唱段类型就是以独唱形式呈现的咏叹调。著名的歌剧作曲大师威尔第,在他的歌剧创作中,对于不同的声种(声部)或音色,都有精彩的咏叹调唱段。在这些著名的咏叹调中,威尔第对声乐的演唱提出了更高、更全面、近乎于完美而富有挑战性的要求和技巧。由于女高音这一声种(声部)或音色,具有超强的表现力和高超的技术含量,引起了威尔第的更大的注意,并在演唱技巧方面予以着力的刻画。歌剧《游吟诗人》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女高音诺拉这一角色在音乐中的咏叹调部分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女高音唱段。本文就是把这一主要人物在音乐中的主要咏叹调作为研究对象,在尽可能全面的收集和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美声唱法中的女高音,在浪漫主义歌剧中演唱咏叹调的规律与特点,以求达到更为深入性、细节性和学术性的分析和研究。

  • 标签: 声乐演唱艺术 威尔第 歌剧 咏叹调
  • 简介:<正>今年五月,享誉全球的土耳其作家尔罕·帕慕(OrhanPamuk)的中国行轻松愉悦,在拒绝了多次关于其文学作品的研讨会之后,他和他的随同人员们流连于颐和园和北京的小吃美食当中。有趣的是,这次尔罕·帕慕的造访不仅飨足了他在中国的书迷,他身边年轻貌美的女友基兰·德塞(KiranDesai,印度女作家,2006年度英国布奖获得者)同样也招揽来一大批喜欢她的年轻读者。

  • 标签: 帕慕克 奥尔罕 英国布克奖 评鉴 我的名字叫红 土耳其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著名美国钢琴教育家、钢琴演奏家兼指挥家里昂·弗莱是一位传奇性人物。他4岁开始学琴,8岁举行首场独奏公演,9岁起拜师于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大师之一的阿图尔·施纳贝尔门下,长达10年之久。1951年,弗莱荣获比利时伊丽莎白皇太后国际钢琴比赛大奖。

  • 标签: 里昂·弗莱什 美国 钢琴家 钢琴教育 演奏技巧 钢琴比赛
  • 简介:乌克兰德萨音乐学院教师、小提琴家叶夫根·米哈伊洛维奇·别列普留契先生于1997—1998年度作为专家在天津音乐学院管弦系任教一年。我作为弦乐教研室主任直接负责具体安排和协调他的教学工作,在这一年中我听了不少他的课,同他进行了一些有益的交谈,从中受到不少启发。我想,如能总结一下并介绍给大家也许是件有益的事c别列普留契先生所任的课程为:小提琴专业课(与中国教师共同授课)、弦乐四重

  • 标签: 小提琴教学 教学特点 室内乐 乌克兰 分析音乐 颤指
  • 简介:二、节奏既然旋律能够创造经典,为什么节奏不可以呢?正如斯特拉文斯基自己所说:“只要有节奏,音乐就永远展现在面前,这就像生命永远离不开脉搏的跳动一样。”斯特拉文斯基在节奏的写作上力求反复和变化的效果,他的非对称节奏体系根据时间上和重音上变体的手法,以及动机的二层或三层的复节拍,形成复杂的趣味性。这是他创作上的一大特征,也是对19世纪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重要突破,影响到了20世纪大量作曲家的创作手法。

  • 标签: 《彼得鲁什卡》 演奏体会 钢琴套曲 斯特拉文斯基 创作手法 浪漫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