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许多音乐写于纽约的一个叫“Tin-pan”的地方。(这个地方是流行音乐作曲家和发行人集中区。Tin-pan的意思是尖声刺耳,声音嘈杂)。这里有许多的音乐工作室,分别有很多小房间,每个房间里都有钢琴,歌曲作者整天在钢琴上写歌。一但打开窗户,他们弹琴的嘈杂声外外可闻,这声音听起来铁罐、铁锅敲击发出的刺耳的声音。因此这个地方得名“Tin-panAlley”。就在这条嘈杂的街上,歌曲作家写出了进行曲、拉格泰姆,

  • 标签:
  • 简介:百老汇剧院(TheBroadwayTheater)是个统称,它包括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剧院区的所有剧院,这里鳞次栉比地矗立着30多家拥有600至2000之间座位的专业剧院。因为这些剧院大都建筑在百老汇街道附近,故称为百老汇剧院。百老汇剧院以演出音乐剧最为著名,也常常有戏剧、歌剧、舞蹈等的表演,和伦敦西区剧院一样,都是英语区域中最为著名的剧院群。

  • 标签: 百老汇 剧院 纽约 曼哈顿 音乐剧 演出
  • 简介:1995年8月间,我有幸在朋友的陪同下,参观了纽约的美国钢琴博物馆(MUSEUMOFTHEAMERICANPIANO)。这个著名的钢琴博物馆位于纽约曼哈顿58街西211号,它集展示、出售、修复

  • 标签: 艺术博物馆 钢琴 收藏品 纽约 修复 参观者
  • 简介:历时10个月的首届“人音社杯”全国高校学生音乐书评征文活动日前结束。这项旨在倡导青年大学生多读书、勤思考,切实提高音乐理论素养的全国性读书征文活动自2003年底开始以来,得到许多高等艺术院校的响应和支持。部分院校将文论写作课与征文活动相结合,开展教研互动、目标明确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

  • 标签: 书评征文活动 征文活动结束 杯书评
  • 简介:为促进世界民族艺术的交流,为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民族音乐艺术家提供一个国际化的表演、比赛和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增进世界各国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家的了解和友谊,由联合国民间艺术国际组织10V作为指导单位,美国国际艺术家联合会、奥地利中国文化经济促进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中国国际友好交流

  • 标签: 民族音乐 国际化 舞蹈艺术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赛 纽约
  • 简介:《理发师陶德》又来了一一不过这次他不再是舞台上观众只能旁观的杀人恶魔,而是在外百老汇开了一家馅饼铺子12015年,音乐剧《理发师陶德》在伦敦复排。有别于传统版本,这次创作者将舞台搬到了伦敦街头一家真实存在的老字号馅饼店——哈灵顿派饼店(Harrington’sPieandMashShop)内,

  • 标签: 理发师 纽约 真实存在 百老汇 音乐剧 老字号
  • 简介:1998年7月1日的下午,天气大热。旅居纽约的中国作曲家谭盾突然出现在上海。他是趁在日本排演歌剧《马可·波罗》的两天间隙,插空飞抵上海与父母团聚的。刚获格拉维美耶作曲大奖的谭盾很高兴。接下来应上海音乐学院之邀,他跟上海的部分作曲家、作曲系学生就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展开了愉快的交谈。编辑部摘要整理了谭盾的发言,现发表如下,以飨读者。(记录未经本人审阅,小标题为编辑部所加)话题从谭盾的获奖作品《马可·波罗》谈起。

  • 标签: 歌剧 中世纪音乐 马可·波罗 作曲家 交响曲1997 纽约
  • 简介:本文载于《苏联音乐》1986年6月号二十世纪国外人类音乐学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对收集到的音乐——人类学资料进行记录、加工、分析和编纂的技术正在完善起来。这样方法论就成为重要问题了。正是在这个领域里马克思主义的学派和资产阶级人类音乐学的各种流派发生了冲突。西方人类学理论都和二十世纪资产阶级的哲学密切相联,大部分著作都打上了哲学——方法论上的哲衷主义的标记。1955年美国建立了人类音乐学家的团体,作了许多工作。有关著作的基本缺陷在于没有把艺术作品理解为完整的艺术现象。由于对完整的思想体系、对艺术创作的规津抱忽视态度而导致对艺术形象的意义、对其人道主义内容的忽视。在音

  • 标签: 艺术作品 庸俗社会学 艺术现象 民间歌曲 人类学理论 文化区
  • 简介:虽然是一个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教学研究人员,我原先对吴伯超先生却所知不多。其缘由固然是有政治方面的问题——这位在1943年后一直在国统区任国立音乐院院长,1949年初为考察该院迁台不幸遇海难去世的音乐家,在以往极“左”思潮盛行的年代,作为非革命音乐家极少被人提及;但更重要的也许是因为之前的近现代音乐史的教学和研究,根据课程主干建设重在音乐创作和思潮的需要,还多停留在音乐作品和音乐思想的领域,对于相关的作曲家、理论家的

  • 标签: 《吴伯超的音乐生涯》 萧友梅 音乐教育 书评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音乐文化
  • 简介:为活跃音乐理论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理论及文化素养,增强青年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音乐界营造勤于读书、关注当前理论创作的良好学习氛围,特举办此次征文。

  • 标签: 音乐理论 征文启事 高校学生 书评 文化素养 青年学生
  • 简介:《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七卷本)是第一套关于丝绸之路上墓室壁画艺术成就的学术成果,该书由总论和分论组成,对墓室壁画的数量、型制、题材、影响等进行了全面整理,归纳总结出艺术特征,图文并茂,有很强的综合性。该书侧重现有考古成果材料梳理,强调中原文化的主导性,在“丝绸之路”语境下进行了完整的学术归纳。

  • 标签: 中国 丝绸之路 墓室壁画 宗教艺术
  • 简介:《民国时期音乐文献总目》是依托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所富藏的民国音乐文献,并参阅比较其他图书馆、博物馆历史资料所编排的民国音乐文献目录。文章认为该书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料建设学科发展背景下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时,也指出从"存史"意识和全球视野下引领近现代音乐史学科建设的高度,在该书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普查、增补编辑《民国音乐文献集成》。对于如何审视新旧冲突、中西对接的民国时期的音乐文献分类,如何增补海峡两岸暨港澳乃至海外对民国音乐的记录、描述和研究文献目录,如何以"异域之眼"看待中国音乐在民国时期发生的重大转型等等史料收集及其编目工作提出积极的建议。

  • 标签: 《民国时期音乐文献总目》 《中国音乐书谱志》 《民国音乐文献集成》 民国音乐文献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料 异域之眼
  • 简介:纽约是全世界的最重要艺术中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中心。纽约是一座拥有多元文化的迷人城市。实际上,最时尚的艺术与文化永远都产生于一些像伦敦、北京、东京、巴黎、米兰等特殊的城市。笔者在文中主要分析了60年代的纽约城中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与一支乐队。60年代的纽约商业艺术与流行文化极度繁荣,产生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笔者也将在本文尝试讨论音乐是如何刺激纽约的经济,为什么音乐对于纽约来说这么重要,为什么这支乐队会诞生在60年代的纽约城,和当时的文化与创意产业是如何影响纽约这座城市的。

  • 标签: 纽约 安迪.沃霍尔 地下丝绒乐队 60年代
  • 简介:以凯奇、费尔德曼、布朗、图德和沃尔夫等作曲家为代表的美国纽约学派是二战后活跃于现代音乐创作领域的音乐家团体,他们以机遇和不确定为创作原则,通过抽象的个性化手法,摆脱传统的记忆,使音乐作品以更真实、自然的状态产生。

  • 标签: 纽约学派 音乐创作 机遇 不确定 图形谱
  • 简介:经中国音乐评论学会评审专家的认真评议,并经过中国音乐评论网一个月的全文公示,“人音社杯”第三届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奖暨第四届高校学生音乐书评征文获奖名单已经揭晓。现公布如下:

  • 标签: 音乐评论 获奖名单 高校学生 中国 学会 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