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水墨创作也随之显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面貌。本文试图将个人水墨创作过程中的体验与思考进行整理和分析,分别就传统、自然、技法、经验等内容展开详述,使个案实例成为更有效的知识产出,探讨发现水墨创作更多的可能性,并予以反思。

  • 标签: 水墨 传统 自然 动机 技法 经验
  • 简介:艺术是人类诗意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面对世界所产生的审美欲求,是对外在客观世界和对人类自身双重探索,并在这种探索中实现了人自身与世界的主客交融与统一。因而,从广义上来说,所有的艺术都可以被看作是叙事艺术,或者讲现实中的和虚构的故事,或者讲自己的观念和情感。

  • 标签: 雕塑作品 客观世界 模糊 叙事艺术 人类
  • 简介:当科学与艺术相遇、激荡、交融,当学科的边界被不断打破、拓展、跨越,人类探索和发现世界的方式不断变化,科技馆在这当中扮演着什么角色?科技是手段,艺术是媒介,体验是途径,新时代的科技馆正是这种体验的发生地。表面上是在打破学科的界限,而打破的内在意义是深度融合,使不同学科发生相互作用,激发超越传统的呈现方式,最终让观众获得超越平凡的体验。解读历史、体验当下、探索未来,新时代的科技馆成为一个进入超越之旅的通道,科学和艺术在这里不再有边界,探索的维度被不断拓展,通过非凡的巅峰体验来认识自我,进而认识世界、探索宇宙,揭示一个充满思考和记忆的美丽新世界。

  • 标签: 科技馆 体验 展示
  • 简介:从“艺术见证”这一思想视野看,张晓刚的40年艺术生涯及其图像文本不仅是一个艺术风格史或形式理论的话题,而且是一个深度地卷入了个体生存的病理创伤、心理记忆与历史叙事等相关关系的存在论问题。张晓刚的艺术史价值在于他有力的以视觉方式为我们的创伤记忆提供尽可能多的直观图像与视觉物证。

  • 标签: 张晓刚 创伤记忆 视觉物证 艺术见证
  • 简介:2017年,“罗中立奖学金”迈入重启后的第十二年。本届奖学金共有来自全国30所大学和艺术院校的257名应届毕业生报名参与,最终推选出6名青年艺术家成为本年度奖学金获得者,此次入围及获奖的许多作品由以往的架上艺术转为新媒体艺术。此外,本届奖学金首次设立“同龄评委”,邀请往届获奖艺术家参与初评,为评审加入了更年轻的艺术思考。

  • 标签: 罗中立奖学金 变化 传统 新媒体
  • 简介:本文所研究的基于用户体验的思维认知与沉浸以动画为传媒形式,运用动画故事叙述的艺术形态传达原本严肃的客舱安全演示。通过动画重现这一思维认知新体验,从题材民族化、受众广泛化两方面分析了《阿唐的空中奇遇》体现出的社会价值观的全民性;继而论述了动画媒介形态的认知景观和沉浸渗透;最后阐释了社会化媒体平台的群集效应,从市场影响和文化影响两方面进行了论证。本文认为:伴随着媒介形态的不断叠加、更新升级,用户体验的思维认知也会在这个关系中与之契合。

  • 标签: 用户体验 思维 认知 沉浸 动画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