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一、化的审美态势宋代郭熙、郭思父子撰写的《林泉高致》中就明确使用过"境界"一词来要求山水画家画出诗意,书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情景交融即意境",这也就道出了我们所画之物的境界和趣味以及精神追求。化是意境的一种性质,是意境的另外一种传达和状态,这使所画之物,以及画面具有意向的追求以及意境的表达。化就是事物的非具象化,是超乎现实的一种意识之变,是具体事物的异变,使事物的性质局部或整体发生质的变化,以意象化的状态呈现,抽离了它的现实状态

  • 标签: 《林泉高致》 现实状态 山水画家 情景交融 精神追求 意境
  • 简介:青年朋友登门,常诉说不得名师指导为憾。我说,古代名碑刻迹便是最好的老师。来者说,名碑刻迹无以言传。我说,那“碑”与“迹”的存在就标志着身教,就意味着言传,不过要学习者去深入体察、辨别,取其所当取者,弃其所不必取者,把“无言”的字帖当成一位活生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刚好手头一篇培根(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大思想家)的名文《论读书》,里面有这样的话:“……然而学问本身不会教给人们它的用途:致用之道在于书外,超乎书上,只有细心观察才能获得。”照培根的哲学思想体系,他说的“书外”与“书上”非它,最基本的一条是实践,他所说的“细心观察”是经验———理性———经验的过程,也全然离不开实践的。从事书法创作要讲悟性、灵气、天分,可是离开了刻苦锻炼,一切都将落空。古人名碑刻迹如何在我们心中活起来,眼前之竹怎样成为胸中之竹,又怎样化为笔底之竹,这里有一个相互转化即如何实践的问题。众所周知,临摹早已成为公认的重要方法,读帖也被肯定为有益的途径。但是,如何临摹与读帖又是需要进一步具体化、深化的问题。“实践”只要不是盲目的,那不断具体化与深化的过程便无止境。倘若学帖而不遵帖,又倘若学帖而惟帖是从,都一样得不到古人的精髓,也没有真...

  • 标签: 书意
  • 简介:一个很耐得住寂寞的青年画家陆国强要办个人画展了,“目的”单纯得令人难以置信——只是想把多年来积攒在画桌底下的作品“挂在展厅里看看,是什么感觉”(陆国强语)。这绝非妄言。他曾借家乡的“君匀艺术院”,把未经装裱的字画挂起来,关起门独自“感觉”了两天。这类似“行为艺术”的举动,在当下“浮躁、功利”的时代,真是难得一见的率真和优雅。当然,这里或许还有些许稚气与孤高。

  • 标签: “行为艺术” 大写 “感觉” 个人画展 青年画家 装裱
  • 简介:年少时习楷书,因为楷书便于认读。埋头写,用点横撇捺搭建着,起初蛮有趣。后来就有些倦了,频换帖,想找捷径,想找到一种写来轻松又容易贴近的字帖摹写。来来回回折腾了一番,见别人只盯着一本字帖临写,写得有模有样,不禁后悔。遂又沉下来,认准一本好帖反复临,渐渐上手,渐渐熟络,渐渐难舍,渐渐读出韵致,

  • 标签: 人生 楷书 字帖
  • 简介:世间所有绵延的事物皆有一脉相承。书法的绵延即依存于中华文明的脉络,五千年文明史由书法载录,而书法史则因文明的底蕴而生动,当书与文契合为一种气象时,二者即合为一体,不分表里。

  • 标签: 绵延 中华文明 书法史 文明史 事物 脉络
  • 简介:在绘画中,色彩的运用既是画家在绘画创作中的表现手段,又是凝聚在作品中的画家的思想内涵,不同方法的色彩的处理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反之,不同的""念也要求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色彩的处理。色彩之所以有其独特的审美力量,并不单单是视觉印象的强烈,而且还有蕴含在视觉因素之中的深刻体验。例如:"春景欲其明媚,凡草坡树梢,须极鲜研,而他处尤黯淡欲以显之。故作春景,不可多施嫩绿之色。……夏景欲其葱

  • 标签: 精神内涵 自然色彩 规定性 视觉印象 视觉因素 实形式
  • 简介:石虎1942年生于易水,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院,1968年任教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77年任职于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1978年出访非洲13个国家,1979年出版非洲写生画集,名躁画坛。1982年在南京博物馆举行个展,1985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石虎画集》,199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石虎画集》(1-4册),200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石虎》,于香港、澳门、广州、上海、北京、大连等地区多次举办展览。

  • 标签: 石虎 人民美术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68年 南京博物馆 1998年
  • 简介:法国和意大利都是众所周知的历史悠久的艺术之国,并都珍藏着极为丰富的优秀艺术遗产。我们这次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博物馆。考察的印象是:法国政府和人民普遍地热爱艺术,珍视艺术品,把它们看作民族的骄傲。政府非常重视博物馆、美术馆的作用,并不断地加强对它的建设。我们此次所见到的一些博物馆,就是新建的而又规模可观的。国家对博物馆购买与充实藏品常作巨额的投资。去年,单是对省辖博物馆的拨款就达3550万法朗。

  • 标签: 艺术遗产 法朗 热爱艺术 蓬皮杜 荣军院 文化中心
  • 简介:郭钟永先生是当代成绩卓著的书画家及美术教育家。从20世纪70年代末执教美术于北京联合大学,后任艺术系主任之职,是国家级艺术学教授、绘画专业的学科负责人。多年来他不但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美术人才,而且自身从事中国书画的创作。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会员。

  • 标签: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20世纪70年代 美术教育家 草木 北京联合大学
  • 简介:”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围之一。“”的理论源远流长,它最先并非出现于画学著作中,而是出现在哲学领域里,在古老的《周易》中就曾提出“圣人立象以尽意”,取象以表意为目的。《庄子》篇中云:“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就是说前者是工具,后来是目的,不能拘泥和执着于工具的“言”,而忘却了“得意”的目的。“”作为美学范畴一经提出,势必会影响到绘画领域,在中国古代画学中,对“”的研究历代论者众多,各家各派之论虽皆大同存小异,释解仍有不一,这就导致后人对“”的含义的认识或宽泛或朦胧不清。在中国美术史上比较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中,首次提出“”的是魏晋南北朝时的画论家谢赫和姚最。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说刘顼的画“用意连绵”,姚昙度“天挺生知,

  • 标签: 美学范畴 “意” 山水画创作 意境理论 “立意” 中国传统绘画
  • 简介:中国画论中关于“”的描述时有被提及.诸如“写意”.“立意”.“意境”等,自南朝王微的《叙画》、刘勰的《文心雕龙》始至近代.“”这一观念在绘画领域中经过了漫长的孕育和发展过程.

  • 标签: 中国画论 “意” 《文心雕龙》 中国画创作 “写意” 绘画
  • 简介:本文考察了魏晋南北朝书学崇尚神韵、意趣的精神特质,并将魏晋书学之审美趣求关联于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性和玄学问题。文章认为,魏晋玄学的言之辨与形神之辨密切关联于魏晋南北朝的书法理论,总其要归大约有二:崇尚书法艺术的神采、韵味,并由这神采、韵味区分艺术风格特征以及判别艺术水准之高下;探讨书法艺术形式之构成,总结笔墨形式作为书法艺术语言的运用技巧。从层次上来讲.前者为“”之祈寻,后者为“象”之探索。象由生,从象出,“立象以尽意”,两者在艺术表现上为浑然之整体。正是由着对艺术神韵的祈尚,六朝书学把目光投向了传达艺术神韵的艺术形式。六朝书学对艺术形式的看重,有着尚、贵神的底蕴。如果脱离了那“以形写神”、“得意忘象”的精神旨趣而孤立地看待六朝书论对于艺术形式的研讨,是不得要领的。

  • 标签: 人物品藻 艺术形式 魏晋南北朝 书法形势 风格特征
  • 简介:本文试图运用玄学代表人物王弼关于“言、象、”的哲学方法论并结合现代语言学和符号学的理论与方法来重新审视标志设计。认为标志可以划分为“言、象、”三个方面.并着重从“象”和“”两个方面来探讨标志设计。标志的“象“所采用的图形.按符号学的定义可以分为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三种.由于图形的符号特征不同.导致了标志的“象”和“”的关系有时是能指和所指关系的一致.有时是能指和所指关系的错位。

  • 标签: 标志
  • 简介: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明尚态、清尚朴……这是人们对每个时代书法风尚的宏观界定.宋书尚,更多是相对于唐人尚法而言.而唐人所尚之法,其实大多指其楷法.因为中唐有狂草创作,开一代新风,如果从狂草这个角度言,则唐人尚法似不成立.

  • 标签: 宋书 唐人 尚意 狂草 书法 楷法
  • 简介:由唐至宋的社会氛围和经济、政治制度变革下所形成的实用主义思潮是“尚”书风成熟的深层根源,它基本决定了“尚”书风的方方面面;同时,深入士人生活的禅宗(包括理晕)思想.及其对诗文书画的广泛渗透是“尚”书风成熟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尚意书风 深层根源 实用主义思潮 禅宗 儒学
  • 简介: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奉劝,学习和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三心二,可我在长期的书法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学习书法一定要“三心二”。随着书法热的持续升温,家长和学生越来越重视书法的学习,尤其是小学和幼儿园的中大班学生可谓在书法学习上花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一段时间下来,凡是能做到“三心二”的,书写水平则有明显提高,相反,则提高不明显。那么什么是学习书法的“三心二”呢?所谓“三心”即是“细心、耐心、恒心”,而“二”就是“笔意和字意”。缺乏这“三心二”,是不可能把书法学好的,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太大的长进,要学好书法,必须培养“三心二”,否则事与愿违。1.细心即学习书法时仔细琢磨。因为书法是一门中国文字特有的线条艺术,从学习创作到欣赏,都非常强调心的作用。当我们对着一本好的字帖练习时,我们必须对帖本上的字精磨细琢,分析其笔画特点和结字特点。一个粗心大意的人,不能掌握理解笔画的特点,不能认真把握点画的书写,是很难把字写好的。我们知道,汉字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单元,如果不能把每个单元的长短、大小、粗细、欹正处理得当,是写不好字的。书法学习,要求每一个学习者都要做到细心,即在学习实践中要思考分析。2.耐心耐心就是心里不急躁,不厌...

  • 标签: 三心二意学 学书法
  • 简介:上世纪最后20年,书坛川军头领何应辉率众家弟子拼杀于“全国展”、“中青展”及中国书协举办的各种单项展览,金、银、铜奖屡有斩获。由此,何应辉成为

  • 标签: 形构 形质 性情 使转
  • 简介:  油画中的形  (一)形  对于"形"这个字通常可以有如下解释:1."形"即实体的一部分:形仪(体态仪表)、形体、形貌、形容、形骸、形单影只、形影相吊;2."形"即样子: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3."形"即表现:形诸笔墨、喜形于色;4."形"即对照、比较:相形见绌;5."形"即状况:形势;6."形",古时同"型",模子等.……

  • 标签: 中的形 形意 意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