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著名艺术家黎1968年出生于越南,10岁的时候搬至美国。1989年,黎定本科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艺术工作室,1992年硕士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摄影与相关媒体专业。他的作品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洛杉矶哈默博物馆、洛杉矶州立艺术博物馆、波兰艺术博物馆、纽约布朗克斯博物馆、以色列博物馆收藏。除艺术家的身份之外,黎还是位于洛杉矶和胡志明市的越南艺术基金会(VNFA)的创始人之一,基金会致力于支持越南艺术家、促进越南与世界文化工作者间的艺术交流。黎一直在挑战人们的记忆如何在当代生活的情境中被唤起;他以大幅尺寸的照片蒙太奇闻名,他将照片条与图像的挂毯编在一起,而这些作品主题都是关于越南战争。他的许多重要作品记录了第一次直升机战争中的幸存者不为人知的故事,艺术家利用艺术过程作为工具来审视、揭露这段历史,他将东方与西方文化、个人现实与虚拟现实融合。本期《当代美术家》采访黎,一起探讨他的艺术创作,以及他对越南艺术市场的观点和看法。

  • 标签: 当代艺术 创作 技术 艺术市场
  • 简介:2012年刊布的日本藏《摩尼诞生图》是元代闽浙地区所绘制的摩尼教绘画,堪称稀世之珍。本文在日本、西方、中国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此图与各种释迦诞生图、《过去现在因果经》等有关佛经的细节作了比较:特别细致地与最近刊布的福建霞浦文书《摩尼·下生赞》的描述作了比较。唐代《摩尼佛教法仪略》是摩尼诞生故事的渊堰,五代、北宋出现了《下生赞》《太子下生经》等演绎这个故事的文献。《摩尼诞生图》就是根据流传于江南的这个故事而制作的。摩尼教徒为了在江南佛教盛行地区向民众传教,制作《摩尼诞生图》的过程中,模仿了传图,参照了佛经,因此此图有明显的佛教色彩。

  • 标签: 摩尼教 《摩尼诞生图》 霞浦文书 佛传图
  • 简介:  《袁安碑》曾经满怀辛酸与委屈.  这块刻立于1900多年前的东汉篆碑,先是随世事跌宕泯没地下,究竟何时何地被发现出土的,至今没有答案.只晓得,明万历年间,被移置到河南偃师县西南辛村东牛王庙,用作供案.好在糙面朝上,碑文得免烟火荼毒.在村人眼中,这只是条蠢笨的石板而已.……

  • 标签: 佛袁安 碑佛
  • 简介:近日曝书,检一堆残稿,有数页记王烟客书札。忆起曩日编录柳如是事辑,想弄清钱曾其人面目,曾在王烟客书札中有所获益,因又翻出《西庐家书》与此残稿并读,间有所获,略为小记。先录其涉及收藏家内幕者:

  • 标签: 钱曾 信札 张先 柳如是 收藏家
  • 简介:作者回忆先父陈之,认为父亲的一生.淡泊待人接物,忠实诚恳,和蔼可亲,对待工作,任劳任怨,文艺事业的繁荣昌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自奉.光明磊落,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坚持真理。认真负责,他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

  • 标签: 陈之佛 工艺美术教育 艺术修养 审美需求 工作精神
  • 简介:浓墨重彩意在境刘云石“无数次夕阳染红天际,映得大地颗颗沙砾似粒粒黄金般闪着耀眼的,我独自默默地行走在莫高窟的沙漠上,一步一步,艰难地背着一扎扎画卷像我的每一个孩子。”这是作者在他的《走出敦煌──谢成水画集》中自述的一段话。从这段自述中,人们不难体...

  • 标签: 壁画艺术 独自一人 敦煌壁画 艺术营养 粉画 线描
  • 简介:道释画自魏晋兴起,至隋唐达到鼎盛,随后,其形象逐渐与占据主要地位的人物画同化,以至于形象被世俗化,诸多具备美感的世间人物,被移接到不同的佛典仪规的宗教形象上。如韩在长安道政坊宝应寺所作的壁画"释梵天女,悉齐公(魏元忠)妓小小等写真也"[1]。那时,有个道宣和尚,以道德高尚而名,曾无奈慨叹,寺庙的菩萨竟然与妓女没有两样。至少在宋代宣和年间,道释画还体现他的重要性,《宣和画谱》将道释画列位第一就是明证。

  • 标签: 隋唐 《宣和画谱》 人物画 形象 世俗化
  • 简介:近日祖英先生和我说12月中旬要在中国美术馆办个展,聊了一些进展情况,最后说这是最后一次。听后心中诧异,办个展诸事繁杂不容易,是不是以前为学会、艺委会都是为别人和集体,如今为自己碰到不顺或困难?直觉告诉我有可能。为公,一些事他可以讨价还价,据理力争。为私,他一不会开口,碰到的困难少不了。我逗先生说:"怎么可能是最后,您还这么年轻,并且满大街都是您的朋友,有问题招呼一下,一句话的事。"先生未作答,只是笑笑。我心里真是没把祖英先生当前辈,总觉得他不属于老先生的行列,给我以假象,觉得也就高我半辈,其实按一般情况来说,先生的年龄归到德高望重也合适。

  • 标签: 中国美术馆 中国油画 艺委会 艺术创作 张祖英 最后一次
  • 简介:与国建相识多年,他是一个不多言语的人,默默地做事,稳健、心力足。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收藏水陆画与版画的事情,他做得不声不响,满天下地慢慢寻找,十几年下来,收到手上的作品已可办展成书。,在画画这件事情上,他的状态也同样不急不躁,持守着内心对绘画的体验,做得踏踏实实,有识有趣,很有定力。"有的山"是他一幅画的名字,我很喜欢。山中有则圣灵。人也如此,内心有十足的定力和态度会显示出鲜活的气息。读国建的画,首先浮上心头的一个词,就是画面中人的"存在"感,尽管他的画面中的人物或景物是或

  • 标签: 油画艺术 表现主义 当代思潮 画中 一幅画 《游春图》
  • 简介:本文通过克孜尔传遗迹与犍陀罗这二者题材的释读和比较、画面构图及人物组成的对比、形象的比较与溯源,旨在探讨克孜尔传遗迹与犍陀罗的关系.得出克孜尔的传壁画曾经在一个时期部分地直接受到来自犍陀罗的影响的结论。

  • 标签: 克孜尔佛传遗迹 犍陀罗 比较 影响
  • 简介:陕北佛教遗存非常丰富,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以至宋代、明代一直延续着开窟造像的传统。近年来,学界对此研究也更为关注。安塞地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腹地,鄂尔多斯盆地边缘,是陕西省北部自古以来的边塞之地,有"上郡咽喉"之称。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安塞一直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西部游牧文化交流共存的地带,

  • 标签: 安塞 大佛寺 图像 石窟 黄土高原腹地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正>东汉末期佛教传入我国,佛教艺术随之东渐,给中国丰富的雕塑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此时逐渐转入凿窟造像。南北朝时期造活动从天山脚下到黄海之滨,从陕北黄土高原到西南边陲,石窟建筑鳞次栉比,灿若群星。佛教美术迅速崛起。早期佛像均有头、高肉髻,身披袈裟或裸上身,极少装饰,强调纯朴生动,不事繁缛,明显的看出既有

  • 标签: 造像碑 龙山石窟 佛教艺术 雕塑艺术 供养人 艺术魅力
  • 简介:巴中石窟是我国现有的保存完好,艺术特色鲜明的宗教艺术宝库之一。精美的帐形龛是巴中石窟中佛龛的主要形式,雕刻精美,结构清晰,造型疏密有致,形式手法多样,图案纹样丰富多彩,龛檐、龛楣、龛柱艺术形式多样而统一,装饰性极强,是研究我国传统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的重要史料,对四川及整个南方石窟艺术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在建筑、宗教、艺术等诸多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 标签: 巴中石窟 佛帐龛窟 艺术特征
  • 简介:中國造像印是佛教傳入中土之後的産物,歷來印譜中鮮有著録。近代考古學的興起和敦煌文獻的發現,爲造像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新疆地區出土的造像印,可將其産生時間追溯至魏晋時期。敦煌戒牒文獻,爲造像印的使用提供了新的證明。概括而言,造像印主要包括早期造像印、戒牒文獻中的造像印、宋元私印中的造像印以及近現代篆刻藝術類造像印。不同時期的造像印具有不同的藝術風格,也發揮着不一樣的功用。它們彼此之間並無明顯的傳承關係,而是結合當時的社會條件獨立發展起來的,這種適應性正是長期以來造像印能夠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

  • 标签: 佛造像印 發軔 功能 形制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