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东方有句耳熟能详的古老谚语:“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我们应当注意到其中所包含的设计教育原理。给人鱼,不如给人一张捕鱼的鱼网;给人渔网,不如告诉如何织网的方法。网的价值在于改变了丝与丝之间的关系,人事之间、事物之间、行知之间,真正能够决定事物性质的,是联结彼此、约束彼此、贯通彼此的关系。

  • 标签: 授之以渔 捕鱼 教育原理 事物
  • 简介:潘天寿(1898-1971年),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雷婆头峰、懒道人。浙江宁海人。1963年西泠印社六十周年时当选为副社长。为中国著名画家,亦工书法、篆刻。他幼年在家乡宁海冠庄村读小学时,就喜欢磨石刻印为乐。后来到杭州读中学

  • 标签: 泥制印 潘天寿泥
  • 简介:中国书法史上称“欧、颜、柳、赵”为楷书四大家。赵孟(兆页)宗法晋唐,集古出新,成为元代书法的领袖和代表人物,并以其书法理论和实践影响了元、明、清及当今书坛。

  • 标签: 作楷 行作 贵在行
  • 简介:设计被视为一种有创造性的行为,创新成为其凸显价值的重要元素,这就使许多庸俗、无稽或不知所云的作品也会冠以“创新”的名义行世。因此,对“创新”的不同诠释或错误理解,就会使设计创新领域失去秩序感,从而模糊了创新的价值取向。

  • 标签: 设计创新 时代精神 考量 错误理解 创新领域 秩序感
  • 简介:就其性质而言,美育是指审美活动所特有的教育作用。美育提高人的道德素质表现为“美储善”,它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就体现在它可以“美启真“上。美育的社会功能,是通过审美观念的树立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其整体素质,从而造就一代全面发展的新人。

  • 标签: 审美教育 人文素质 社会功能 道德素质 审美观念 审美情感
  • 简介: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书坛出现了“丑为美”的怪论,颇为极少数识书不深的青年书法爱好者所赏识。时至今日偶尔还能听到或看到这种论调影响下的低劣之作。其论调是:“书法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我们知道各种艺术门类,都有它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都要服务于人们审美的需要。当然对书法艺术可以见仁见智,但美丑问题,却是一个原则性问题。书

  • 标签: 丑为美休
  • 简介:近70年来对沈括"大观小"说的研究,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都是陷入了科学的透视学的误区,用西化了的汉语在谈论研究中国山水画的空间结构,结果难免南辕北辙或非驴非马.本文认为刘继潮先生的一文,准确阐释了沈括"大观小"说的真正内涵.

  • 标签: 沈括 以大观小 山水画 空间结构
  • 简介:将近二十年前,第一次到贾平凹家去;他住两间小房,一边的自题室名是‘静虚村’,一边是‘棣花乡’。棣花乡真是贾平凹家乡的地名,这‘静虚村’呢?我问,贾平凹笑而不语,以后方知平凹一度‘静虚子’自谓。他在从事文学活动的早期便很得趣于传统文化,使他的早期小说和散文透逸出沉静清丽的韵味,那时,他的文字不作疾呼狂啸,不语怪力乱玄,虽无登高一唱之喧,自得沉潜悠游之致。‘静虚村’里,经常张挂着自己的和师友的书法绘画,以我之所记:有贾平凹自书日本排球女将小鹿纯子的

  • 标签: 花乡 静虚 早期小说 小鹿纯子 文字生涯 沙孟海
  • 简介:刀代笔逐层剥离——彩色相纸绘画艺术吴多超绘画艺术包容宽泛。古往今来,象齐白石的“虾”、郑板桥的“竹”、徐悲鸿的“马”和当代许许多多名画家大都是在纸上、布上挥毫作画,无论是国画、油画还是水粉画……质感的表现离不开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相纸刀刻画是一...

  • 标签: 彩色相纸 绘画艺术 层剥离 摄影作品 照像馆 单色照片
  • 简介:<正>“盖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否则君子小人,貌同心异,贵贱忠恶,奚自而别?形虽似何益?故曰写心惟难。”宋代陈郁《藏一话腴》中的这段话概括了中国人物画的深层次追求:画心。所谓画心,即画人物之内涵、修养、情怀和德操。致力于人物画创作的画家辛树东最爱引用这句话,这也是他自己对中国人物画的理解。辛树东1944年生于山东,现任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日照龙山艺术院副院长。辛树东是位多擅兼能的艺术家。最初他是搞雕塑的,创作上既汲取西方现代雕塑的形式感,又揉和中国民间美术的韵味,质朴清新,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不少作品被一些

  • 标签: 中国人物画 中国民间美术 现代雕塑 形式感 美术家 艺术家
  • 简介:明代中期社会经济得以提高,文化生活有了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出现了大的变化。在生活上由明初的“尚简”之风交为趋向豪奢,“民日滋繁,俗日滋降。虽平日号士大夫者,矜夸矫作,相习非,相尚以利”,在思想上对孔孟提出了怀疑。物质基础不断增强,使得人们在生活上追求享乐和收藏。到了明代晚期,尽管社会已经千疮百孔,可是从家居园林、到饮茶,到书画鉴藏,早已经被纳入士大夫文化体系之中,深入人们的生活。晚明文人的生活艺术不具有宗教力量和磅礴的气势,体现的是精致温和的生活气息。

  • 标签: 明遗民 文化生活 傅山 美的 书学 社会经济
  • 简介:高校建筑美术试用教材崭新面貌同读者见面单美高等学校建筑美术试用教材(一套五册,包括《素描》、《速写》、《水彩》、《水粉》、《建筑画》等)是由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13所大学参加编写的建筑学学科美术教材。这套教材紧密结合教学大纲的要...

  • 标签: 高校建筑 试用教材 高等学校建筑 建筑画 形象思维能力 渐近地
  • 简介:范文澜对颜真卿在书法史上地位的概括很有代表意义.“初唐的欧、虞、褚、薛,只是二王书体的继承人,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表面上谈的是颜真卿在唐代书法史上的地位,实际上有一个信息值得我们重视:颜真卿的书法具有创造意义。就书法史上的影响而言,与书圣王羲之相比.颜真卿毫不逊色。

  • 标签: 颜真卿 民间书法 敦煌遗书 高昌遗书 《祭侄文稿》 书法风格
  • 简介:本文广东省博物馆所藏之徐悲鸿、高剑父等《文艺因缘》册为例证,引出徐悲鸿与“岭南画派”创始人及其传人的因缘。通过对徐悲鸿与“岭南画派”诸家交游的史料的梳理,揭示出二者的同盟关系。本文在史料的搜集方面,尤其着重画家自己的作品(书画、文章)及其同时代人之相关文章,以期尽可能地反映出真实的美术情境。

  • 标签: 徐悲鸿 画家 岭南画派 《文艺因缘》 画册 高剑父
  • 简介: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成立于1979年,与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合署办公。现有中国书协会员230人,省书协会员2369人。在黑龙江这片黑土地上,涌现过刘忠、游寿、周齐、杨角、范培鉴、刘快虹、王田等全国知名的书法家,陈雷为首的老一代书家,至今活跃在书坛上。是他们创造了黑龙江书坛的历史。

  • 标签: 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 书法活动 组织基础 竞争意识 竞争机制
  • 简介:初识庄小尖是在2001年11月赖少其艺术研讨会上,会议期间,他长久地一种姿势坐在一个角落,一言不发,静穆得像一尊雕像,这种独有的气质引起了我的注意,问及邻座方知他就是20世纪60年代大名鼎鼎的绘画小神

  • 标签: 庄小尖 意境 美学 山水画 艺术风格 人性
  • 简介:干桂秋,我是先识其人,次读其文,后品其画。1998年,黑龙江画家荆桂秋,在躁动急功的世风中,弃临渊羡鱼之念,退而结网,暂辞黑山白水,负笈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成为花鸟画研究生班的一员,以求深造。我与桂秋遂得相交。在其后的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中,我有幸作为指导者,每周晤面商酌。桂秋选择了中国没骨花鸟画的先行者、明代大家孙隆为研究对象,在图象、文字资料匮乏的艰难中,苦苦收集爬梳。

  • 标签: 荆桂秋 花鸟画 艺术精神 创作手法 绘画风格 审美意识
  • 简介:  南闽七月,遍地流火.泉州花巷许厝埕.雕塑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思立的工作室内外一片繁忙.约八十平方的屋内摆满大大小小已完成或正待深入加工的木雕和泥塑.卢思立正在进行李贽雕像的泥稿放大,由于屋内空间过小,他在屋外用塑料布搭盖了一个巨大的雨蓬.他时而挥刀弄土,时而凝神思考,一杯接一杯不停地喝着闽南人喜爱的功夫茶.卢思立是当代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木雕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创的自然形木雕,因才施艺,大量保持木材的原始自然形态.卢思立还广泛涉猎石雕、泥塑佛像、树脂工艺和城市环境雕塑领域,并且取得令人惊羡的成绩.……

  • 标签: 写神 出乎自然 卢思立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