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很久没有看到紧密贴近生活、粤味浓郁的平民话剧了,真是如逢故人,感到分外亲切。"不少观众对广东话剧院喜剧团编演的《多宝多宝》(以下简称《多》剧)由衷赞赏。舞台上,那盈溢西关传统文化底蕴、历经二百多年沧桑的老榕树根,精细剔透的满洲窗,当年清泉

  • 标签: 文化底蕴 广东话 贴近生活 西关 拆迁 历史文化
  • 简介:2008年,广东话剧院喜剧团创作了四幕粤语话剧《多宝多宝》,该剧描述了广州一位老西关-多宝,在祖上留下来的两百多年历史的大屋里过着饮茶、逗鸟的悠闲生活,而旧城区改造拆迁的消息打破了这里的平静,多宝想尽一切办法想要保住这间代表岭南建筑风格、见证粤剧发展历程的"文化遗产"

  • 标签: 体验派 发展历程 角色 精神内涵 表演 文化遗产
  • 简介:~~

  • 标签: 黄宁
  • 简介:鲁迅先生在其《汉文学史纲要》中论及司马迁与《史记》时说,“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鲁迅先生的话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传畸人于千秋”。这大致也就是扬雄所说的“爱奇”。“畸人”即“奇人”,也即有不同凡俗行为的人。《庄子·大宗师》云:“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成玄英疏曰:“畸者,不偶之名也。”成玄英所说的“不偶”,也就是不同凡俗的意思。

  • 标签: 畸人 鲁迅 《离骚》 成玄英 汉文学 奇人
  • 简介:芙(Nymphe)从来都不是古代神话的中心,即使她曾以不同的身份和姓名出现在众多的神话故事中。芙似乎也从来不曾占据古典绘画的中心位置,即使她曾屡屡占据诸多大师的画面中心。芙,是神话中永居于次位的女神,也是永远占据某类绘画中心的形象。她时而化身为美善,时而化身为丑恶。她有着类人的情感体验(爱与恨)和生命功能(舞蹈和生育),因而她有成为人之情感对象和欲求对象的可能,或者说她包含着人生成的可

  • 标签: 小宁芙 激情程式 程式潜能
  • 简介:经常观看短视频的你应该对录制视频一点儿都不陌生吧。就像最早期一镜到底的电影那样,你一般会把手机或摄影机固定在一个位置进行拍摄,而且光圈、焦距都是不变的。可是你知道吗?随着现代电影的摄影水平不断发展,我们现在观赏到的电影往往由上干个镜头素材构成,每一个镜头甚至连0.1秒都不到,导演和剪辑师通过蒙太奇(剪辑技巧)让影视作品更有故事性。

  • 标签: 镜头 影视作品 摄影机 电影 蒙太奇 视频
  • 简介:,宁夏书画院专职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宁夏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银川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 标签: 宁夏书画院 书法作品
  • 简介:有志以“稚拙天趣”的艺术风格享誉画坛。追求心境与志趣的统一,时常静心参悟美术理论的精髓,将心得感知运用到创作之中。其关注的题材贴近生活,花鸟竹石清新淡雅,墨迹疏朗清透,浑然一体,物象形态各异,妙趣横生。在稚拙的笔法中渗入坦然的心境,以简练的线条勾勒成型,描绘出自然情景中“志”与“趣”的完美结合,形成意境淳厚、朴实的艺术特色。

  • 标签: 王有志 艺术风格 美术理论 贴近生活 艺术特色 “趣”
  • 简介:1978考入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1981参加“第一届全国青年画展”1982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后留校任教至今1984参加“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上海文学艺术联合会奖1985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画展”,获金奖1986在德国举办素描速写个人展,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作品入选“上海赴日本大阪作品展”1987赴美国加州国际大学学院,并在洛杉矶举办个人画展

  • 标签: 中国油画 年画 上海师范大学 美术系 美术作品 上海文学
  • 简介:号拙逸,1982年生于河北唐山,现居北京。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受教于老圃先生,现为荣宝斋画院及北禅写真院画家。2011年5月参加博宝艺术网首届“艺术新生国画展”,作品《剪彩图》获得二等奖2013年11月参加北禅写真院画家巡回展——威县站,多幅作品被龙威书画院收藏2014年4月参加潍坊“第四届中国画展”2014年7月参加山东省菏泽市曹州艺术馆北禅画院开幕展2014年8月参加博宝艺术网“第三届国画画家联展”2014年9月参加山东省青州市宋城艺术中心“北禅画坊奠基展览”2014年11月参加北京《艺术市场》美术馆“群芳圃——老圃、马海方师生作品展”2015年2月参加大吉羊——青州九州美术馆“第一届新春贺岁精品书画邀请展”

  • 标签: 艺术市场 中国画展 王强 中央美术学院 2009年 作品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经的写实逼真功能:我们被告知它将死亡,是因为摄影的出现;在今天,我们被告知它不再是艺术的主流样式,是因为漫天遍海的都是装置、视频等,这等绘画将衰落矣。此论不假,特别是绘画的样式一旦被固化后,这种种的非难就被证明是恰当的、是一言中的的。但世间的道理有时候是非常简明的,它只与最真实的感知相关。这就是夏福所深信的,艺术的存在不是为了证明艺术的存在,而是在证明人的存在。那么绘画的振拔与否,不是理论证明,而是由实践述说。

  • 标签: 绘画 世界 视觉 逻辑 人的存在 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