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形态多样的现代黑白绘画,挖掘出蕴藏在黑白作品中的生命理念和价值取向,并指出现代黑白绘画是以简约的黑白影像传达无尽的神韵,从而也反映出当代画家对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沉思和不断追索必将使黑白绘画的艺术精神亘古常新。

  • 标签: 黑白绘画 现代 生命结构
  • 简介: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辽宁的电视剧创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绩。本文将对辽宁的电视剧创作的相关对策,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

  • 标签: 电视剧创作 改革开放 新时期 探索 目的 成绩
  • 简介:“心态意识”作为诗人写作观念的呈现,不但会反映时代文化语境的影响,同时,也会反映诗人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本文以90年代中国新诗的心态意识为例,通过选择四种典型的心态意识,研讨文化转型期诗歌的心理层面及由此呈现的言论与创作。

  • 标签: 90年代以来 中国新诗 心态意识
  • 简介:自从徐震决定放弃自己的名字,建立‘没顶公司',LEAP就意识到,它就是我们需要的内容供应商,它将与我们共同跨越杂志制作和艺术创作的两大领域,探索视觉生产的可能性。在以下这组视觉作品中,没顶公司为我们再现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八个重要时刻。我们也很想把没顶公司的联系方式给你,不过他们可不是任何活儿都接的。

  • 标签: 艺术创作 内容供应商 中国当代 联系方式 可能性 艺术史
  • 简介:中国的东北地区,一般是指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风土文化相近的内蒙古东部等地区。这里的主要地形区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和东北平原,自然特征可以概括为沃野千里,苍茫大气。一代又一代的东北山水画家成长了起来,他们创作了大量能够代表东北地域风格的绘画作品,其作品风格雄浑厚朴,展现了东北山水画家的美学追求。一、影响20世纪中后期东北山水画发展的因素(一)受地域自然特征的熏染山水画是表现山川之美与画家思想感情相互交融的画种,因此,地域环境必定会影响画家的山水画创作。

  • 标签: 山水画家 风格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
  • 简介:通过文献来解读文人画的审美趣味,观照画者内心的情感体验,作为审美趣味重要组成部分的"率性""真性""心性"是无法回避的内容。因此,文章在选取述评对象时,侧重以上三个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对文人画笔墨语言形态研究的基础上,来探讨支撑文人画家艺术创作的精神动力、个体生命的价值省思以及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

  • 标签: 文人画 审美趣味 率性 真性 心性
  • 简介:自19世纪末叶鹿石首次被发现以来,百余年间国内外对鹿石文化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有关鹿石的考古新发现及相关研究文献都在不断增多,鹿石产生的年代、分类、功能、文化价值意义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取得丰富成果,为亚欧大陆草原古代历史文化研究,尤其是以大型雕塑为对象的草原游牧民族造型艺术的深度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 标签: 鹿石 研究 回顾
  •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好莱坞为主的外国大片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并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中国电影如何在电影创作环境高度市场化的今天生存和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电影界与学术界不可回避的问题。新时期以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其发展嬗变的历史进程中,开始着手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寻觅。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被找寻和被确立,无疑是使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能够积极参与我国和世界文化对话的有效途径。

  • 标签: 云南少数民族电影 文化身份 族群意识 群体记忆
  • 简介:《游龙戏凤》是戏曲舞台上十分流行的经典折子剧目。从清乾隆年间风靡起,到民国以后经"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大批名伶之手,奠定了其在戏曲舞台上的重要地位。解放后此戏被作为向新中国献礼的戏曲剧目录像之一,"文革"结束前又被列入那一批仅有的传统戏曲录制名单,由此使得《游龙戏凤》意义更为非凡。今日,此戏成为了各戏曲院校的常教剧目,并在重大戏曲赛事中频频出现。本文中,笔者所掌握有关民国后《游龙戏凤》戏曲史料或是山之一隅,但亦希望以对舞台演出之一瞥来勾勒其在戏曲历史舞台上的身影。

  • 标签: 游龙戏凤 民国 正德 凤姐
  • 简介:21世纪以来,我国少数民族题材动画异军突起,发展迅速。这些动画作品凭借其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内容、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神秘梦幻的异域风情,形成相当大的文化凝聚力与产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动画产业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文章对21世纪以来的少数民族题材动画作品进行了统计,并对这些作品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新时代我国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的特点与发展态势,以期为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21世纪 少数民族题材动画 民间文学 传承
  • 简介: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末,我国音乐美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全国性高水平学术会议的举办,大量具有学术价值的学术成果的出版和发表,都意味着我国音乐美学研究逐渐向系统、深入、专业的轨道上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音乐美学学科的发展更加繁荣。笔者将2000年以后发表的(主要是核心期刊)相关学术论文(包括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了整理,从学科发展方向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研究进行初步梳理,同时也对此阶段研究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思考。

  • 标签: 21世纪 音乐美学 研究现状 学科发展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方言小说作品.这批作品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下中国小说的创作格局.本文通过对、、等小说文本的解读,主要从地域文化色彩、民间立场的建构与确立以及具有鲜明本土化特色的现代汉语叙事艺术探索三个方面对这一批方言小说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20世纪90年代 方言小说 中国 文学研究 叙事艺术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专业音乐院校逐步开展了自由低音手风琴教学,相应的音乐创作也在不断发展,自由低音结构的专业化为作曲家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诸多新创作作品带来了宝贵的探索和尝试。

  • 标签: 自由低音手风琴 传统低音手风琴 民族化
  • 简介:三清代绘画:揽各派珍粹,蔚为壮观广东省博物馆(简称粤博,下同)藏清代绘画达三千余件(套),占馆藏总数的一半以上,不仅囊括了清代绘画不同时期、流派代表画家的作品,而且藏品质量颇精,许多作品都堪称画家的经典之作,对于学界同仁深入研究与深讨绚烂多姿的清代绘画、有着价值和意义。

  • 标签: 广东省 绘画 馆藏 述略 精品 宋元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抗日战争研究发文量的走势分析,展现出20世纪五十年代起步、六七十年断层、八十年代至20世纪末复苏、新世纪15年来蓬勃发展的四个阶段。抗战音乐研究共涉及13个学科,在民族音乐的特殊地位决定了音乐学的研究独占鳌头,对音乐作用和功能的研究也导致其他学科的参与。文献计量普赖斯定律为高影响力论文主要分布在音乐类期刊的判定提供了依据;布拉德福定律对文献离散规律的区域划分,测定出《抗战文化研究》等七种期刊为抗战音乐的核心研究阵地。来自高校音乐专业院系的学者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主干力量。从高频关键词的共现、聚合分析可看出抗战音乐主题研究呈现八个类团,对这八个类团高频关键词共现原因的分析,大体展示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抗战音乐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

  • 标签: 抗战音乐 文献计量 可视化
  • 简介:身体叙事已经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叙事的主要内容。对于叙事中的肉体至上现象,重要的不是做出道德、伦理上的界定,而是分析其变化历程和生成原因,以及它是以何种方式与当代文化语境相契合的。本文从大众文化角度,分析为美人塑形的过程以及身体叙事的生存策略,指出当身体止于肉体时,是以精神、情操、意识、自由为代价的。

  • 标签: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身体叙事” 辩证法 当代文化语境 文化叙事 文化角度
  • 简介:由德国慕尼黑艺术之家举办和英国伦敦海沃德美术馆(HaywardCallery)合作策划的展览“动:一九六0年以来的艺术与舞蹈”(Move:ArtandDanceSincethe1960s)于二一一年二月一十日至五月八日举办,

  • 标签: 慕尼黑 艺术 德国 舞蹈 展览 SINCE
  • 简介: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藏戏研究在几乎空白的基础上逐渐展开,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使得它真是在平地荒漠上起出高楼,飞跃地耸立理论大厦。本文以笔者回忆的形式来论述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以来藏戏研究的历史、经验及其成就。

  • 标签: 藏戏研究 历史 经验 成就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发展通过对传统电影表现内容和手法的扬弃、改造和悬置来构建同一政权在新的成长阶段所显示出的新的个性特征。因此这一时期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达策略,是在有批判性地继承和吸收“十七年”时期英雄主义电影表达策略的基础上,采取新的缝合机制,从而与时俱进,显示出新的生命力和发展高潮。

  • 标签: 伦理化 纪实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