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今年4月2日,是马师曾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回忆我与他初次见面,已是近60年前的事了。1941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侵占了九龙半岛与香港,香港成了“死市”。靠演戏度日的我们这班人,吃饭成了问题。我师傅莲姐和靓少风三哥,到澳门组成义擎天班,我在班中担任第三花旦。

  • 标签: 喜庆马 回忆马师 师老师
  • 简介:有些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实际上却很复杂;有些看起来复杂的事情,说起来竟很简单。——现今,有一类女性作家描写女性心态的创作,就呈现出这种令人思索的状态。她们写女性在爱情婚烟问题上内心的矛盾和冲突,看起来很复杂,说起来又很简单,或者本来很简单,却搞得关系很复杂,心态很复杂,行为很复杂,事态发展很复杂。比如,有这样一部中篇小说:一位女学生爱上了男教师。"女为悦己者容"。她变得漂亮了,爱打扮了,但却碍于种种原因未便吐露真情。老师已结婚,并且有了一个可爱

  • 标签: 创作深化 艺术规律 女性作家 女学生 复杂 女性心态
  • 简介:<正>2005年12月29日上午,固原市第四届文学艺术获奖作品颁奖大会隆重召开。中共固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何学清向大会发来贺信。中共固原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夫,市政协主席邓向贵,市委副书记杜正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海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凤桂,市政协副主席姬永昌,自治区文明办专职副主任贾捷频,自治区文联副主席郭刚出席了颁奖大会。各县(区)分管领导、宣传部长、文联主席、文化、广电部门负责人,市文化、广电、文联、报社处级领导及文艺工作者160多人参加了颁奖大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海军对第三届文学艺术作品评奖以来全市文学艺术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今后的

  • 标签: 文学艺术创作 艺术工作 文艺工作者 广电部门 自治区文联 文联主席
  • 简介:<正>写作就是发现。尤今的游记,都是在切实的旅游、考察中,有所独见独得之后,而发之为文的。她特别重视在旅游中景观、人行,事物的揣模以及由此获得的艺术感受。她的游记中有不少速写式的篇章,摭拾现实中的一两个镜头,及时加以记录,作为及时反映整个社会面貌的一鳞一爪。随手举两个例子。《火车上那独眼老头》写的是:在葡萄牙的火车上,一名穿着褴褛的独眼老头儿,一上火车就将手中一包又一包的东西东塞西藏,起初,他鬼祟的表情和诡谲的行动,真叫人纳罕甚至提心吊胆。文章最后

  • 标签: 尤今 跋涉者 艺术天地 独眼 游记 见独
  • 简介:<正>一金河是我所熟悉的作家,我读过他的作品,也与他熟识,可算识其人亦识其文,但是,如果从文学的广度与深度来说,我可不敢妄称“知其人、知其文”,因为在我看来,要了解一位作家的艺术世界,实非易事。每位作家都“拥有”四个世界:(一)他所面对的现实世界;(二)他的生平经历和他每天的生活所形成的他的“自在生活”的世界;(三)他所创造的第二自然,即他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艺术世界;(四)他和他的作品所拥有和被接受的读者与批评家的世界。这四个世界是互相渗透、彼此交融、“象忧亦忧,象乐亦乐”、消长衰荣彼此制约着的;在本质上,这是一个浑然一体又彼此区别的整体,它构成一个“独立的世界”。

  • 标签: 艺术世界 小说创作论 作家 作品 民族文学 文学评论
  • 简介:《沫若自传》四卷,洋洋洒洒,百万余言,显示了郭沫若传记文学创作的成就。它不仅广泛反映了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重要事件和生活面貌,在记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方面,具有史书的价值,而且,在精确地勾勒时代氛围,塑造具有典型意义的时代人物,给人们以身临其境、惊心动魄的形象感受方面,显示了

  • 标签: 传记文学 郭沫若研究 创作艺术 时代氛围 四十年代 生活面貌
  • 简介:所要讨论的,是两位“五四”时期颇负盛名,却又被文学史家们长期冷落的女剧作家。女性创作具有独特性,这已为研究界公认,她们绝少能分神旁骛,有驾驭几套笔墨的能力;更罕见高瞻远瞩,代上帝立言的气魄。她们有的是一份纤敏的内心和对生活近乎偏颇的执着——据守一己独特的角度,将属于自己的一份经验思考极沉挚地托出;而戏剧由于对剧场、观众的依赖及时空、

  • 标签: 袁昌英 白薇 戏剧艺术 话剧创作 焦母 女性创作
  • 简介:<正>为繁荣创作,振奋精神,交流、分析、探讨当前文学创作动态和昆明地区中青年作家创作现状,深入挖掘昆明地区丰厚博大的人文资源,寻求"文学滇军"的突破和超越,昆明作家协会于2003年10月下旬,在昆明北郊风景秀丽的卧云山庄,举办了为期五天的"昆明地区中青年作家创作笔会"。这是昆明作协继2000年召开的"昆明地区文学创作研讨会"和2001年召开的"昆明地区文学评论研讨会"后的一次作家坦诚聚会。黄尧、胡廷武、李霁宇、黎泉、存文学、夏天敏等三十多位作家出席了会议。

  • 标签: 夏天敏 青年作家 霁宇 昆明地区 文学评论 作家协会
  • 简介:我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的一个小村庄里。到了那里就像走到世界尽头,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背后稀稀拉拉的两三个村子,一条不知修于何年的大渠穿过荒野流向我不知道的远处,很少有水流来。玛纳斯河从村边淌过,曲曲折折流向沙漠。河水是咸的。村里人用含碱量极高的河水浇地,一块好地种不了两年就变成盐碱

  • 标签: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小村庄 玛纳斯河 沙窝 含碱量 水浇地
  • 简介:本文以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小说创作为着眼点,一方面,力图描述她的小说与电影艺术成功联姻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想通过对于具体现象的个案分析,探究文学和影视艺术之间的关联与发展.

  • 标签: 小说 电影 间离 暗合
  • 简介:<正>巴金是著名的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李尧棠,字芾廿。“巴金”是他1929年发表《灭亡》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另外还有佩竿、余一、王文慧、欧阳镜蓉等笔名。一、创作活动的准备与开端1904年11月25日,巴金诞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的大家庭。父亲李道河曾任清政府广元县知县。母亲陈淑芬是巴金的“第一个先生”,除教读古诗词外,还教导他“爱一切的人,不管他们贫或富”(巴

  • 标签: 巴金 作家 作品 《灭亡》 中篇小说 散文家
  • 简介:<正>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城大潮中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身边的一些人和事,虽然是可以构思小说的素材,但是离《孽债》的具体酝酿,还早着哪。几年过去了。知识青年这个字眼,在飞速发展的现实生活中,已经让人感到陈旧和麻木。记得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我正在读长篇小说《爱的变奏》的校样,这是我的第五本和知青有关的长篇小说。一位相熟的朋友来访,听说又是一本和知青有关的书,他忍不住说:"你就不能写写别的吗?"我说是啊,我在乡下整整呆了10年,现在写出了5本长篇小说,我也对得起那段生活了。这本书出版以后,我想考虑写一点别的了。

  • 标签: 在乡下 一本 现实生活 告诉我 生下来 街子上
  • 简介:<正>假如有人问我:你能成为作家么?我便毫不犹豫地点头:能!因为我愿意一丝不苟地进行创作的准备。假如某一天社会承认我勉强算是一位作家了,那时有做作家梦的小青年来问我:作家先生,请你告诉我,我也能成为作家么?我想我一定会明明白白地反问他(她):你愿意一丝不苟地进行准备吗?舞文弄墨的人各自有各自的甘苦,我的甘苦凝为一点便是“准备”二字,苦之极是它,甘之极,也非它莫属也!

  • 标签: 作家 荷花淀 十九岁 弓弯 肖象 人物速写
  • 简介:许多小说理论家写过精彩的文章,逻辑也很强,有许多独到之处。在我不会写小说的时候得到过教益。在我会写小说的时候也得到过不少启发和帮助。我只能谈点感性认识,从个人写小说实践的体会出发,不敢冒充有什么高明之处。其实本人写小说并不高明,跟许多笨

  • 标签: 小说结构 小说创作 作品 人物形象 小说理论 人物性格
  • 简介:<正>我想从我到西安后看到的古迹文物说起,再说到文学艺术上的问题。我一个总的感想是:所有这些古迹文物都表现了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它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但从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古迹文物来看,我认为用两个字可以概括,就是表现了封建统治者的生和死,就是生和死两个字。那些陪葬器物、壁画、墓志铭、诗词歌赋等等,表现了历史上封建统治者希望颂扬和记载活着时的“功德”,以求不朽;并希

  • 标签: 现实主义 封建统治者 精神状态 中华民族 作品 文学艺术
  • 简介:1947年暑假我辞去了中国新闻专科学校的教学工作,也辞去了报馆的副刊编辑职务,原是想多搞点创作。事实上,1947年我只写了《刽子手》和《任太太》两篇。前一篇是女作家专辑《无题集》的特约稿,后一篇是为《今日文学丛刊》第2册《我是中国人》而写的。1948年也只发表了四个短篇:《逝去的岁月》(载《文潮月刊》第4卷第3期)、《老周的作风》(载《中国作家》第

  • 标签: 杂忆 文学丛刊 文协 《中国作家》 副刊编辑 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