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曾几何时,沏一杯茶,捧读一本心仪的好书,是读书人的至乐。时至今日,互联网早已普及,从电脑到手机,从电子书阅读器到手机客户端,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元。相应地,人们获取与图书乃至更广义的文化相关的信息,也不再过多仰赖那些图书专业报刊杂志或是大众类报刊中的图书文化版面,大有取而代之之势的是门户网站的图书文化频道、论坛、微博、微信……一方面是互联网时代汹涌而来难以消化的海量碎片化信息,另一方面是每年数以十万计的新书出版数量,如何把本就不多的阅读时间尽量用在那些有水准有品质适合自己的图书上,这是今天读者要面对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传统的纸质图书文化媒体如何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尽量适应时代变迁?网络时代,图书文化纸媒何去何从?

  • 标签: 图书文化 网络时代 纸媒 互联网时代 电子书阅读器 报刊杂志
  • 简介:"公共图书馆"(publiclibrary)的概念并非现代社会的产物,早在古罗马时期已有对臣民开放的图书馆,而印刷出版的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兴起,大力推动了公共图书馆事业,使其有了今日的规模。就美国来说,目前有近九千二百家公共图书馆,平

  • 标签: 书记文化 文化公共图书馆
  • 简介:摘要《论语》是儒家原始经典之源,其内蕴深邃的儒学思想经世致用,对于现代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主张入手,探究其带给现代图书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层面的启迪,证实了《论语》的思想精髓可为现代图书文化提供有效的建设方式。

  • 标签: 《论语》 孔子 图书馆 文化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建设普洱茶文化特色图书馆的意义,分析了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地方文化特色馆的建设现状,提出一些建设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普洱茶文化 特色图书馆 传承 特色文化
  • 简介:摘要公共图书馆在新形势下需要拓展读者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文化沙龙活动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具有内容广泛、形式自由、读者主导、互动充分等特点,且有活动成本低,读者参与性高等优势。本文就南山图书馆的这一活动实践作一些探讨。

  • 标签: 公共图书馆 读者活动 沙龙活动
  • 简介:摘要文章阐述了县级图书馆的重要作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关系的概述,县级图书馆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中的优势,农村需求信息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县级图书馆在文化信息共享中的对策。

  • 标签: 县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问题,对策,综述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县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探索了县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措施。

  • 标签: 县图书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文献
  • 简介:什么?自2015年起。买魅丽文化任意一本杂志,图书都会赠送礼物?运气好的还可以抽大奖,得现金券,从此看书再也不用花钱?

  • 标签: 杂志 文化 图书 积分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乡镇文化图书室出现的老年读者队伍数量越来越大,怎样适应社会发展,为老年读者搞好服务,本文分析了建设乡镇文化图书室的意义,乡镇文化图书室老年读者需求,探索乡镇文化图书室为老年读者服务的措施。

  • 标签: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 老年读者 服务工作
  • 简介:《现代中国小说十讲》王德威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定价:18.00元这其实是王德威先生的一本专题论文自选集。王德威先生"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等说法近年来就曾深深影响国内学界。"这本书以小说为重

  • 标签: 沈从文 文学作品 中国小说 专题论文 定价 大学出版社
  • 简介:《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林建法、徐连源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4月版定价55.00元这本书很厚,70万字,按理说会让人望而生畏。可是一开篇就是莫言"胡说‘胡乱写作’",我读着就笑了。你可别误会这是"搞笑",莫言说他的"胡乱的写作"就是作为老百姓写作,而不是为老百姓写作;就是直面自己灵魂的写作,也就是写出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而不是嘴里想说的话的写作。"‘胡乱’好,‘胡闹’好,‘胡折

  • 标签: 写作 中国当代作家 章太炎 老百姓 莫言 神经病
  • 简介:《从两个蛋开始》杨争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定价:26.50元从这部长篇小说的第一行字开始,作者就进入了张弛有度的有效叙述,这种毫不拖泥带水的写法绝对是这个时代长篇小说创作的奇珍。但毫无疑问,这又是一部十分沉重之作,对于革命、政治、体制等等的反思贯穿其中,自然有很多可供议

  • 标签: 杨争光 小说创作 长篇小说 文学 桑塔格 定价
  • 简介:《永动机与哥德巴赫猜想——江湖中的科学》田松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1月版定价:20.00元在今日中国社会中,有人数相当大的一个群体,他们没有受过正规的科学训练,但是疯狂地热爱着科学研究——他们自己认为自己在从事着科学研究。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科学研究"而丢掉工作、失去家庭、饱受冷眼、忍受贫困。他们经常采用上访、投书报刊、投书或造访权威名人(主

  • 标签: 科学研究 民间科学爱好者 哥德巴赫猜想 科学训练 天文台 中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