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我与太原自相识伊始、至今已有十多年了。在这段并不算短的岁月里,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成长为能够独立面对生活压力的成年人,而太原这座城市,也在经历着蜕变,从苍老古旧里醒来,日益展现着蓬勃的生命力,如同高山之巅的火山口,源源不断坚持不懈地吐露出炽热的岩浆,升华着一切。

  • 标签: 生活压力 孩子成长 成年人 太原
  • 简介:一一条宽阔的大江横亘于面前,不知从何而来,又要流向何方。深秋的阳光柔柔地洒在江面,随着翻腾西去的混浊江水跳荡闪烁,仿佛满目耀眼的金鳞。站在长江中游岳阳陆的寡妇矶顶上,披襟当风,俯瞰脚下河床中虽远逊春夏时节却仍湍急回旋的滔滔逝水,我不由寻思,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着这一江浩荡大水永不停息地前进?

  • 标签: 长江中游
  • 简介:早春时节,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在地球越来越小,人们工作半径越来越大的今天,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不仅中国涌动着浓浓的年味,全球也遍布着中国元素。

  • 标签: 中华 中国元素
  • 简介:1月14日,2018年傍晚,门铃响,打开门,低头看,昏暗里三个中东相貌的孩子,两边女孩,中间男孩,男孩手中端一个托盘,是巴基斯坦邻居又给我送晚饭来。孩子消失在树影后面。我把饭端到厨台,掀开盖在碗上的锡纸,碗里是长米拌切碎的胡萝卜,有一小块咖喱鸡肉。

  • 标签: 巴基斯坦 胡萝卜 孩子 男孩
  • 简介:如果你听到一个外国人说中国是他(或她)的故乡,你的第一反应,很有可能是将这种说法只当作一种语言修辞。原因很简单,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故乡的含义既是那样的丰富辽阔,辽阔得你一辈子好像都走不到边,有时候甚至又是那样的深沉厚重,厚重得你需要去扛一辈子。

  • 标签: 赛珍珠 镇江 语言修辞 外国人 故乡 厚重
  • 简介:A:关于《边地行走》希腊的柏拉图说:“艺术是模仿,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千百年来,人们似乎也拿不出更多的对此提出疑的理由。只是,当我面对吴林先生的摄影作品时,我常常会质疑柏拉图以来的所有艺术理论因为他保持了在理论面前罕见的天真与自然,并延续了一生。

  • 标签: 艺术理论 现实生活 摄影作品 柏拉图 模仿
  • 简介:艺术世界形塑的上海,总是虚幻的,坐不到实处。清末《海上花列传》里的痴男怨女,现代时期“鸳鸯蝴蝶”里的爱恨纠缠,亦或是“新感觉派”里的狐步舞、冒险的乐园……及至90年代中期,怀旧风潮云涌,上海的“象”又成为陈逸飞画笔中的古韵,张艺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镜头中的黑帮火拼,成为“重读”张爱玲的苍凉手势、钱钟书的反讽人生。

  • 标签: 《考工记》 上海 王安忆 《海上花列传》 艺术世界 新感觉派
  • 简介: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楹联文化社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迎新春送活动中,天津市楹联学会组织近百位联墨名家现场挥毫泼墨,义务为社区居民、企业职工书写字2000余个,送春联500余副,通过一副副词句隽永、朗朗上口、充满祥和祝福的新春联.

  • 标签: 津南区 居民 进万家 泼墨 社区 天津市
  • 简介:福克纳是美国20世纪的著名文学家,《献给艾米的玫瑰》是福克纳的代表短篇小说之一,本文将从艾米的个性形象,整篇小说的脉络架构、叙事手法、结构安排等方面探析这篇著名的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

  • 标签: 福克纳 短篇小说 艾米丽的个性 叙事艺术
  • 简介: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科,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实践教学是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培养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从实践教学的三个方面,即实践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实施效果入手,论述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 标签: 汉语国际教育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 简介:汉语中的动物词语不仅有其本身的概念意义,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文化内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重点和难点。对动物词语的偏误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减少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者对于动物词语产生的偏误。

  • 标签: 动物词语 学习者 文化内涵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 文化附加义
  • 简介:历史学科确立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国情怀在五大素养中最具人文特色、最能贴近人性,历史教学改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转变成如何培养学生的国情怀素养。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

  • 标签: 高中历史教学 教学中 家国情怀 历史教师
  • 简介:奇者,不同寻常之谓也。作为中国楹联学会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吉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白城市诗词楹联家协会主席的孙英先生,就是一位热心楹联事业的关东奇人,他以楹联身份成为白城市政协委员,并被白城市政府确定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楹联项目传承人。我与之相识于2004年,共同出席了中国楹联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十多年来,随着了解日深,我看到了他对楹联事业的不懈追求,看到他身上体现出的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和担当精神。

  • 标签: 中国楹联学会 孙英 奇人 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印象
  • 简介:1'制服痛苦'——这是古希腊人伊璧鸠鲁扛起的大旗。后来,他的学生罗马人卢克莱修接过了这面旗帜。卢克莱修的武器是他所谓的'净化心灵',按照这一理论,人不应把死亡视为死亡,而应该视之为'另一种睡眠'。不过,人的心灵似乎不接受这样的'净化',就仿佛痛苦是构成心灵的基本要素;而摆脱痛苦,就如同摆脱心灵本身。2这部诗集里的痛苦不是单数,而是复数。如果摆脱作为单数的痛苦都殊为不易,那就更不用说摆脱作为复数的痛苦了。人无论在其生前或死后,其本质是否就在于痛苦?或许是。解药并不存在。

  • 标签: 复数 心灵 伊璧 单数 武器 诗集
  • 简介:《文学回忆录》来源于1989年至1994年期间,木心先生在纽约为一群中国艺术讲述“世界文学史”时留有的完整笔记。书中,木心先生以“文学局外人”的身份谈论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家、哲学家、艺术。本论文在木心先生谈论魏晋文学的基础上,浅论木心先生心中一流艺术标准,及其观点带给我们的在文学艺术研究上的启示。

  • 标签: 魏晋文学 一流艺术家 木心
  • 简介:论西蒙的《弗兰德公路》和墨白的《映在镜子里的时光》克劳德·西蒙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弗兰德公路》,与墨白的长篇小说《映在镜子里的时光》(又名《寻找外景地》),都是讲述“在路上”的故事:前者以1940年春法军在法国北部弗兰德地区被德军击溃后慌乱撤退为背景,讲述了幸存下来的三个骑兵及其队长在溃逃路上的遭遇、见闻和意识活动;后者讲述了以浪子和丁南为首的剧组前往颍河镇为即将投入拍摄的电视剧寻找外景地时的一系列离奇遭遇。

  • 标签: 小说文本 西蒙 墨白 结构原则 《弗兰德公路》 《寻找外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