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鹿鸣》是周宣王继位之初写自己宴会宗族大臣的诗,其主旨在于亲和宗族。《诗序》说:“《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郑玄《笺》、孔颖达《正义》也依《诗序》为说,皆以为君王之作,对诗的主题的把握也大体正确。《仪礼·乡饮酒》郑玄注也说:“《鹿鸣》,君与臣下及四方之宾燕,讲道修政之乐歌也。”按之诗本文,与以上诸说相合。

  • 标签: 大臣 亲和 《诗序》 鹿 小雅 周宣王
  • 简介:恐怖主义,尤其是9·11事件给各国民众带来了恐惧和创伤,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猜忌,进而引发了关于恐怖主义的思考。当代美国印第安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在其短篇小说《我能找证人吗?》、《飞逸范式》及长篇小说《飞逸》中先借用了主流媒体的刻板思维,继而以族裔视角,对恐怖主义进行了"语境化"、"亲历性"处理,使作品中的人物对恐怖主义本身以及与之相关的关爱、友谊、信任、背叛等进行了深度思考,使他们获得人生的顿悟,意识到恐惧和制造恐怖事件都是不可取的行为,仇恨和狭隘的民族主义不能解决民族矛盾,只有爱心和宽容才是正道,从而使人物趋向理解、和谐与融合的成长方向,实现了心智的成长。

  • 标签: 谢尔曼·阿莱克西 恐怖主义 语境化 亲历性
  • 简介:本文首先阐述了西方学界关于经典叙事学两个发展阶段的划分。文章认为,在第二阶段,经典叙事学彰显出六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动向:一、叙事学新流派的不断涌现;二、对叙事学研究跨学科路径的重访与反思;三、叙事学研究的'历时转向';四、叙事学研究的'跨国界转向';五、对叙事学家个人学术思想的研究;六、经典叙事学流派之间的交叉整合。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动向也是经典叙事学在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与核心命题。

  • 标签: 后经典叙事学 第二阶段 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