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今人观书,先自立了意后方观,尽率古人语言入做自家意思中来,如此只是推广自家意思,如何见得古人意思,须得退步者,不要自作意思,只虚此心,将古人语言放前面,看他意思倒杀向何处去。如此玩心,方可得古人

  • 标签: 章学诚 《文史通义·史德》 文学理论 语言 情感表达
  • 简介:喔.我希望自己知道如何放弃你(影片经典台词).首先,我要感谢两个并不存在的人,或者我应该说,他们确实存在,借助AnnieProulx的想象,和LarryMcMurtry与DianaOssana的艺术创作.他们就是Ennis和Jack.他们让我们所有参与制作《断背山》的电影人领略了被社会否定的爱,同样重要的是,他们让我们领略到爱本身的伟大之处.感谢你们.感谢电影学院给我这个荣誉.感谢焦点影业的每一个人,特别是DavidLinde、JamesSchamus,谢谢你们的爱与支持.

  • 标签: 感言录 李安感言
  • 简介:安德烈·德兰(AndreDetain,1880—1954),法国野兽派画家,生于巴黎附近的萨托。1895年开始学习绘画,1898年在卡米罗学习期间与马蒂斯和弗拉芒克相识,并受到马蒂斯色彩理论的影响。德兰喜欢用红、黄、蓝三原色画风景,色调鲜明响亮,具有明显的野兽派风格。

  • 标签: 国画家 色彩理论 野兽派 马蒂斯 安德烈 三原色
  • 简介:<正>今年一月,我满八十五岁了。八十五岁是什么感觉呢?年龄如此之高,他大概会有一些骄傲感——未经证实。除此之外,便什么也没有可赞颂的了。若要我再活八十五年,那我宁愿死。我活到今天这份年纪,身体功能是否一切正常?是的,不过视力和听力都不如从前了。但我因此而抱怨什么呢?我想,对于八

  • 标签: 上帝 回忆录 身体功能 祖国 文学 五十周年
  • 简介:  高尔基是划时代的文学巨匠,所著小说《母亲》、《克里姆·萨木金的一生》,剧本《小市民》、《底层》,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 标签: 高尔基回忆录
  • 简介:丹尼尔·加伯(DanielGarber,1880—1958),美国印象派风景画家,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北曼彻斯特的一个农业家庭。1897年6月高中毕业后,他进入辛辛那提艺术学院学习两年。之后,又在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学习五年。加伯的艺术创作受垃圾箱画派的影响,采用平凡的题材,具有浪漫现实主义的特点。

  • 标签: 丹尼尔 国画家 浪漫现实主义 宾夕法尼亚 风景画家 曼彻斯特
  • 简介:亚伯特·魏斯格贝尔(AlbertWeisgerber,1878-1915)1878年4月21日生于萨尔布吕肯附近的圣英戈伯特.早年进入凯泽斯腾县立建筑职业学校室内画和装饰画科学习.1894年转到慕尼黑美术学院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897年又进入慕尼黑美术学院学习,从师于法朗兹·施图克.1905年至1907年曾两度前往巴黎访问,并与马蒂斯相识.马蒂斯的作品使他倾倒,对他后来的创作有很大影响.1913年被选为"新慕尼黑分离派"第一任主席.1914年,魏斯格贝尔自愿从军,1915年战死于伊喷附近的弗美乐.

  • 标签: 德国 画家 魏斯格贝尔 印象主义 油画 《圣英戈伯特的宗教行列》
  • 简介:王志英.生于山西省大同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二级美术师、山西画院专业画家。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美术系1999年至2001年参加由中国美协举办的首届人物画高研班,

  • 标签: 国画作品 王志 美术家协会 山西师范大学 2001年 山西省
  • 简介:詹明信(FredricJameson)教授是当代美国最为知名的人文学者之一,其研究覆盖了文学理论、文化研究以及现代、后现代文化思潮等诸多领域.詹氏有关阐释学范式、马克思主义以及文化研究方面的探讨方式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许多著作都翻译成了中文在大陆出版.笔者于2001年末与詹明信教授作了几次访谈,综合起来概述如下.詹明信教授的办公室坐落在杜克大学东校园新英格兰式的建筑群中,紧连大学艺术博物馆.办公室有里外两阃,外间有一个大桌子和10余把椅子,四面是直到天花板的书架,分门别类地挤满了文学和文化研究方面的书籍.里间是办公室,书报杂多,墙上还有一两幅中国画.我们对坐在办公室里,秋日和煦的阳光从百叶窗中透进来,把桌上那台老式机械打字机镀上了一层金黄.访谈从詹明信的著作在中国大陆的翻译和出版这个话题开始.

  • 标签: 詹明信 人物访谈 美国 人文学 后现代主义 文学理论
  • 简介:若说中国在某一些方面对法国文化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恐怕有些言过其实。众所周知,两个国家属于东西截然不同的文明。与西欧和美国不同,中国历来无意渡海远征异国。15世纪,郑和虽下西洋,曾抵达东非海岸,但并非要去教化其他民族。

  • 标签: 中国 法国 文化通汇录 文化交流 耶稣会 传教士
  • 简介:南希·休斯顿,法国女作家,1953年生于加拿大的卡尔加里,后来跟随家庭移居美国波斯顿。她是著名文艺理论家茨维塔·托多洛夫的妻子。目前,她与丈夫及两个孩子居住在巴黎。主要作品有:《向后转》(1994)、《天使之印》(1996)、《道尔斯·阿戈尼亚》(1999)等。法国《读书》杂志刊登了卡特琳娜·阿尔冈对这位女作家的采访

  • 标签: 女作家 洛夫 天使 《读书》杂志 文艺理论家 波斯
  • 简介:让·诺埃尔·庞克拉齐30岁时发表第一部作品。1990年,在他40岁之际,他因所写的第五部书《冬季宿营地》获格迪西斯文学奖。1990年颁发的这一大奖认可了文学反映本世纪末的巨大灾难——爱滋病。这一疾病渗透小说家们的想象,如同肺结核萦绕19世纪作家的想象一样——从巴尔扎克的《幽谷百合》到荣膺诺贝尔奖的托马斯·曼的《魔山》。庞克拉齐的成功促使我们向他探询他称为“紫病”的爱滋病。

  • 标签: 托马斯·曼 拉齐 魔山 格迪 埃尔 一无所能
  • 简介:约瑟夫·奥康纳(JosephO’Connor)1963年出生于都柏林,1989至1996年间,定居伦敦,专门从事报刊和杂志写作。奥康纳的文学禀赋在其发表的第一部小说《牛仔和印第安人》(CorwboysandIndians,1991)中即崭露头角,该小说还入选惠特布莱德图书奖的最终评审名单。在此之后,奥康纳的小说创作成果颇丰,陆续推出一部短篇小说集《真正的信仰者》(TrueBelievers,1991)和长篇小说《亡命之徒》(Desperadoes,1993),《推销员》(TheSalesman,1998)和《大海之星》(StaroftheSea,2002)等。除了小说创作,奥康纳同时也为戏剧和电影撰写剧本,包括1995年的《红玫瑰与汽油》和1997年《天使的哭泣》),并发表了一系列非小说作品:《甜蜜的自由:在美国的爱尔兰文化中行走》(1996);两部喜剧作品:《爱尔兰男性的秘密世界》(1994)和《国内外的爱尔兰男性》(1996)。

  • 标签: 奥康纳 约瑟夫 访谈录 小说创作 短篇小说集 非小说作品
  • 简介:国画家埃里希·黑克尔章容埃里希·黑克尔(ErichHeckel,1883_1970)是德国“桥社”画家,生于萨克森的多贝仁,1904年在德累斯顿理工大学学习建筑,1905年同基希纳、施密特-罗特卢夫及弗里茨·布莱尔创立了“桥社”,1911年移居柏林...

  • 标签: 国画家 德累斯顿 套色木刻 青年画家 马蒂斯 施密特
  • 简介:在这次访谈中,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小说家蒂姆·温顿先后介绍了澳大利亚的地域和文化特点,涉及到西澳的风景(海景)、地方主义、生态学以及中国文化中的佛教和道教、文学创作的语言倾向等话题。同时,作家还发表了关于美国文学、英国文学和澳大利亚文学的见解,并对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不同特色进行了探讨。温顿具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和独特的写作手法,是一位颇具研究价值的澳大利亚小说家。

  • 标签: 蒂姆·温顿 风景 海景 地方主义 文学 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