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牟宗三先生的佛学论述做一简单介绍,主要以其著作《佛性与般若》上、下两册为讨论依据。牟先生的佛学体系论述极为完整。若作为一个佛教徒,以其一辈子时间,要对印度佛学发展到中国佛学之历程,做一佛学史的介绍实属不易,更何况牟先生并非佛教徒,亦非所有精神都用在佛学上。牟先生共花了七年的时间以完成《佛性与般若》上、下两册之大著,此书中亦收纳了以往发表的佛学论文。而七年的时间要收摄进全部之《大藏经》岂是容易,牟先生亦做不到,因此牟先生的佛学思想是有所本,其所本者,系以天台宗的义理为标准,即借由天台宗的判教理论,评断佛学各派系的发展之圆不圆、完整不完整。此书之作,系面对于内学院的欧阳竟无与吕澂而发。牟先生乃熊十力先生之弟子,而熊先生跟着欧阳竟无学佛,而由佛转儒,转为当代新儒家的开创者。牟先生想站在其师熊先生立场,为中国佛学伸张,认为发展到中国佛学才圆熟;盖因内学院一派之视中国佛学,甚至如来藏体系非正统佛学,进而放弃之。本文欲在此二派——牟先生与欧阳一系之间,做一分判,以视谁人的讲法较为合理。

  • 标签: 天台 欧阳竟无 判教 唯识 中国佛学
  • 简介:茅盾曾就蒋光慈作品中的人物转变问题说:“作品中人物的转变,在蒋光慈笔下每每好像睡在床上翻一个身,又好像是凭空掉下一个‘革命’来到人物的身上;于是那人物就由不革命而革命。”直到近年仍然有研究者坚持认为:“《冲出云围的月亮》中王曼英的转变,就显得简单而突兀。”茅盾等人的这些观点首先表明人物“转变”确实在蒋光慈的作品中大量存在,并形成一种叙事模式。不过蒋光慈作品中人物的“转变”绝非研究者所指责的那样简单。

  • 标签: 革命话语 叙事模式 蒋光慈 《冲出云围的月亮》 英雄 研究者
  • 简介:摘要本文对中国古典舞进行了较详细的概括,分别阐述了中国古典舞训和身韵的本质以及它们的训练目的,更重要的是介绍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是递进关系,如果只有身韵,做出的动作会过于的水,但只练习古典舞集训身体就会僵硬,使其内涵类似于芭蕾,因此古典舞是两者兼并的产物,缺一不可的。

  • 标签: 中国古典舞 古典基训 身韵 结合 整体
  • 简介:谭智同志早在五十年代后期便放飞诗的风筝了,1957年,他在《南方日报》发表了《小翠花》诗三首,在诗坛上崭露头角。其后他便在诗园中辛勤耕耘,坚持业余创作,把根深扎在生活的沃土里,开放诗花。最近,他把三十多年来发表的诗作,精选出版了诗集《彩色的风筝》。谭智的诗歌是属于豪放型的,如他的性格一样——豪爽而又热情。他的诗以灼热

  • 标签: 业余创作 小翠花 《南方日报》 五十年代 革命历史 清亮亮
  • 简介:<正>文艺作品只要与当今社会现实保持时间的距离,它所描写的人和事,所揭示的政治、文化背景,都不同程度地会给当今读者提供某种“历史知识”。我们读鲁迅的《阿Q正传》、《药》、《头发的故事》,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日出》,张天翼的《包氏父子》、《华威先生》,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等,就可以领略到自辛亥革命至四十年代我国社会生活的风貌,感悟到现代中国历史变迁的轨迹。取材于现实生活的文艺作品,只要它借用、插入了某些历史故事,引用典故,或以

  • 标签: 历史变迁 四十年代 作家 社会现实 引用典故 社会生活
  • 简介:米开朗罗·安东尼奥尼的影片作为一种现代主义范式的表达,被认为在电影业中具有开拓性意义.即便在今天,其影像制作仍然对电影风格产生影响且在电影艺术史上占据着关键一席.②此荣誉始于《情事》这一作品,当这部视觉性极为震撼的电影在1960年戛纳电影节上首映时,却遭来了人们的诸多非议.影片中,他用一种新颖且复杂的可视方式呈现空间、身体和世界表面。

  • 标签: 影像制作 奥尼 政治 美学 电影业 现代主义
  • 简介:要论及对中国现代文学史影响最大的事件,则非新文化运动期间对于白话文的大力提倡莫属.在那一时期,陈独秀力倡要“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 标签: 文学论 白话文 语体文 钱基博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新文化运动
  • 简介:摘要《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词典》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选取《普通话三千常用词表》(1959年版)中的110个动词为封闭域,以这些动词的义释义为切入点,重点比较了这些动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较常用的一个义项与《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中相应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义项。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兼谈了我国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的过程中对动词进行义释义时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编码 解码 基义 释义方式 语义特征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