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六杂志》(1874-75)为切入口,探讨了明治初期中日两国的语言交流。采用量化统计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文本中的汉字词做了穷尽性梳理分析,分析了该杂志在中日词汇交流史上的作用和影响。就汉语对日语的影响方面,笔者分别从文章题目、文体、语法、词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而日语对汉语的影响方面,则体现在《六杂志》在近代新词的创造和传播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上。

  • 标签: 《明六杂志》 近代新词 日语借词 中日词汇交流
  • 简介:时间从句「V‐ないに」从意义上看,与「V‐るに」相近,常被看作冗余否定。但是,「V‐ないに」强调的已不再限于时间,也包括状态和条件,其中隐含着说话者的主观性评价。按照说话者对事件的主观倾向性,「V‐ないに」在构句方面的功能可分为事实说明、积极建议、消极评价三类。对于已发生的事件多表现为事实说明的功能,对于未发生的事件说话者则从正面或反面进行积极建议或消极评价。

  • 标签: V‐ない前に 功能用法 构式特点 主观性
  • 简介:一、引子和其他二十几篇作品构成了梶井基次郎短暂而完美的文学生涯,也形成了昭和文学的一道独特风景.读他的作品,我们会从他敏锐目光中感受到一种神奇,并自然而然地去感受他的心路历程,体会他于生命的挚爱,倾听他灵魂的声音.

  • 标签: 心路历程 文学生涯 绝望 作品 独特 完美
  • 简介:1899年正式建城,今日大连地区已经走进了西方人的视野之中。从最早的"契丹"到之后的"鞑靼"再到最终的"满洲",大连地区在英语文本中的称谓几经变化,始终在想象和现实之间徘徊。然而,不论是在持续时间还是在文化影响上,"鞑靼"都显得更为重要,它不仅是16世纪末至19世纪末西方人对大连地区的主要称谓,而且深刻影响了西方人的认知。这种重要性的背后是中西文化历时七百余年的相互砥砺与融合。

  • 标签: 大连地区 鞑靼 耶稣会士 文化想象 现实
  • 简介:日本现今流传的古典文学作品,很多是根据世代相传的古代写本整理出版的。将它们译成中文的时候,翻译者有必要对写本文字加以考察,熟悉文字流变,提升文字学修养,减少文字识读差错率,并纠正前人的错误,使用规范的简化字,处理好日本“国字”的翻译问题。

  • 标签: 古典文学 翻译 写本 文字学
  • 简介:本文根据中国朝鲜语研究的发展历程,对朝鲜语的研究从语法、词汇、语义、语体修辞学、朝鲜语史、社会语言学领域、语言教学领域、普通语言学理论以及语言对比研究等多个方面对中国的朝鲜语发展过程做了综述,并对中国的朝鲜语发展做了展望,提出中国的朝鲜语今后发展的重点。即要注重朝鲜语的本体研究和语言教育研究;要深入研究朝鲜语同其他语言之间的关系;要致力建立旨在国际化的语言对比的文献资料库等。

  • 标签: 中国的朝鲜语 研究历史 研究及前瞻
  • 简介:惠参与创作的日本高山寺藏绘卷『華厳宗祖師絵伝』是涉及朝鲜古代佛教史的日本绘卷艺术的经典之作。惠不仅在该绘卷中描写了善妙,还将自己有关善妙的梦境记录下来。贞应二年(1223),惠为在“承久之乱”中失去丈夫的贵族女子建造尼寺时,刻意将寺院取名为“善妙寺”。本文拟以『華厳宗祖師絵伝』、『夢記』以及善妙寺为中心,考察明惠所描绘的善妙这一人物形象特点以及接受善妙故事背后的女性救济观。

  • 标签: 明惠 善妙 女性救济
  • 简介:熙的短篇小说《洛东江》作为殖民地时期阶级文学运动的代表性作品,被视为向无产阶级文学(KAPF)"第一次转向"的象征性作品。主人公朴成运曾试图去模仿殖民者"日本"的文化,然而终究还是未找到归属感,在本土文化和殖民文化之间彷徨,最终决定通过拒绝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找回殖民地以前他们的过去来进行反抗。由此朴成运通过洛东江这一民族空间深化了自己的民族意识并看到其中深层的阶级问题。从阶级论来看,可以通过对阶级矛盾的分析找出韩国当时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源,从这一层面上,本文试图从后殖民主义角度以霍米·巴巴关于混杂性的理论,结合阶级中心目的论社会主义叙事对该作品进行分析,探讨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混杂性是如何推动主人公意识到民族问题并最终看到其中深藏着的根本原因——阶级问题的。

  • 标签: 赵明熙 《洛东江》 混杂性 后殖民主义思想 阶级意识
  • 简介:关于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卜”──兼谈样态副词和象声副词的使用长春大学白晶说起日语拟声拟态词的使用,这实在是个令学习者头痛的问题。再加个“卜”就更增添了准确使用的难度。拟声拟态词的“卜”何时加何时不加;何时又必须加、何时可加可不加,学习者如果找不到规...

  • 标签: 拟态词 日语拟声 学习者 样态 日汉辞典 日本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