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以触视盲人的听觉和触觉比视力正常的人更好吗?在外行人当中这种观点是普遍存在的。与之相反,很多科学家至今认为,只有在儿童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一个感官的障碍可以通过剩余的其它感官的敏锐化得到补偿。Bethesda(马里兰)国家健康研究所的一个工作小组现...

  • 标签: 视觉皮层 视觉感觉 儿童发展 健康研究 《自然》 脑区域
  • 简介:EtwasVolkskunde()DeutscheFestspieledesSommersfindeninderBundesrepublikDeutschlandzahlreicheOpern-,Musik-undTheaterfestspiele...

  • 标签: 莎士比亚戏剧 黑森州 露天台阶 露天舞台 鲁尔区 瓦格纳
  • 简介:Getrennt-oderZusammenschreibung()复旦大学夏正标7.词与词在表示事物、人物的持续特性(DauereigensctiaIt)或种类特征(gattungsbestimmendeEigenschaft)时,须连写。连写的...

  • 标签: 夏正 分写 非金属材料 Getrennt 围圈
  • 简介:2012年11月20日至21日,“回顾与展望:纪念中德建交4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14届年会在北京中国社科院学术报告厅召开。会议主办方为中国社科院国际研究学部、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以及中国社科院中德合作中心,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协办。

  • 标签: 德国研究 北京 年会 中国社科院 中德合作 学术报告厅
  • 简介:PrüfungzumNachweisdeutscherSprachkenntnisse()SchriftlichePrüfung(b)A:WieSiedasletzteMalgesagthaben,bestehtderzweiteTeildersc...

  • 标签: 解释性 发表看法 课文内容 评论性 写作文 标题
  • 简介: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的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13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4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德国及中德关系”。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高校、科研机构、新闻媒体、政府机关等40多位学者就德国内政、外交、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

  • 标签: 德国研究 年会综述 学会 欧洲 中国 北京外国语大学
  • 简介:形容词与介词固定搭配()北京语言学院任伟27.rgerlichseinber(A)生某人、某事的气DieReisendenwarenrgerlichberdieZugversptung.旅客对火车误点很生气。Ichwarsehrrgerlich,d...

  • 标签: 形容词 固定搭配 感到高兴 介词 感到愤怒 感到羞愧
  • 简介:本丈分析了70年以来联邦德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两大特点:联邦德国经济金融实力日趋加强以致投资规模迅速扩大:联邦德国的直接投资是量涌进美国.是由于美国是联邦德国投资者的具有吸引力的场所.马允的升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对外直接投资 70年代 联邦德国 西德 投资规模 金融实力
  • 简介:失业已是全德上下密切关注的首要问题,因而也是德国去年3月出台的世纪性改革计划——《2010改革议程》的主要改革对象。本文认为:专门为应对失业问题而设立的哈尔兹委员会所提出的设想和在此基础上陆续推出的哈尔兹法令I-IV,在改善劳工局中介职能,遏制失业者的道德风险,降低用工成本和激发创业积极性等方面为改革德国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僵化问题开了个好头,选对了方向。但改革力度、范围还有待进一步加深和扩大。

  • 标签: 德国 就业 失业 2010改革议程 哈尔兹法令
  • 简介:本文简略回顾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历史经历,认为欧洲联盟的建立与不断扩大,使德国和其在欧盟中的伙伴一起找到了合作发展、共同获益的道路,并使本地区的和平成为了可能.

  • 标签: 欧盟 德国 扩大
  • 简介: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德语国家分会2届全体会议于6月28日上午在同济大学召开。一百四十多名会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留德语国家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秘书长肖友瑟主持,会长高廷耀作了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 标签: 欧美同学会 上海市 国家 德语 同济大学 理事会
  • 简介:6月30日至7月1日,《德国发展报告(2017)》(德国蓝皮书)发布会、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16届年会暨“动荡欧洲背景下的德国及中德关系”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举办。

  • 标签: 德国研究 学术研讨会 发展报告 发布会 欧洲 年会
  • 简介:20世纪70年以来,德国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传统产业工人人数进一步减少,职员、公务员等新中产阶级成为人数最多的社会群体。作为新社会运动的主力军,他们更为关心能否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男女平等等后物质主义问题。社民党仍然坚持以维护产业工人利益为主的物质主义政策主张,无法得到广大新中产阶级成员的支持,这是该党这一时期无法赢得大选的重要原因。从1989年的《柏林纲领》到1998年的竞选纲领,再到2003年的《威斯巴登声明》,社民党最终提出了一个全面转向中产阶级的纲领。由“纲领党”向“选举党”的转变是其这一轮转型的主要标志。不断右转的社民党陷入了转型的定位困境。

  • 标签: 社会结构变迁 德国社会民主党 中产阶级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