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5 个结果
  • 简介:《蒙古源流》是17世纪蒙古文史籍中最著名的一部编年史,被誉为蒙古族通史及佛教史。1766年由乾隆帝“钦定”,被译成满文,堪称一部包罗万象、体大思精并保存完整的满文经典文献。满文本《蒙古源流》也是德、日、韩译本以及《四库全书》本的底本。同时,满文本《蒙古源流》语言是清代规范化的书面语,大致反映出满语文发展鼎盛时期的总体面貌,是清朝中期满语文总体特征的一个缩影。因此,从语言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满文文献 《蒙古源流》 蒙古族
  • 简介:2005年1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族语言会会长孙宏开先生应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邀请前来讲学。孙宏开先生主持的《中国新发现语言研究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研究丛书》的著述出版以及汉藏语言同源词数据库的建设工作等多项成果在国内外都引起了极大反响。在与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的座谈中,孙宏开先生介绍了近20年来中国民族语言研究的重要成果。结合汉藏语言研究的发展历程,

  • 标签: 研究员 讲学 会长 学会 满族语言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阿尔泰语系诸语言数词互相不同,据此有的学者提出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之间不存在发生关系。但是将研究视角不限定在数词,从同源词角度进行研究就会发现阿尔泰语系诸语言数词“一”不仅存在同源关系,而且它们是从共同的发生机理中发展来的,即从母系社会时期施行的食物共食制中发展而来的。

  • 标签: 阿尔泰语系 数词 “一” 同源关系
  • 简介: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的锡伯族,在语言接触和语言转用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其双语表现为锡伯语功能退化、汉语比重上升、双语人群的结构化问题凸显等特点。现在锡伯族完全转用汉语的人还比较少。转用者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并且人数有增多的趋势。

  • 标签: 锡伯族 双语现状 比较研究
  • 简介:长期以来,阿尔泰语系一直是我国民族语言研究中一个薄弱的环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认识上面存在一定的误区;政治因素的影响;狭隘的思想意识的影响;缺少学者之问相互交流的渠道。在如何促进我国阿尔泰语言发展方面作者提出建议:尽快编写一部较全面介绍和总结当今阿尔泰语言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著作;应该尽快建立国内学者以及国内外学者之问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充分利用我国具有的语言材料优势寻找阿尔泰语言理论新的突破口;如果一开始进行全面综合比较研究有困难,可以首先从某一方面的问题入手;注意研究我国南方汉藏语系一些语言和阿尔泰语言的关系。

  • 标签: 发展 阿尔泰语系语言 研究 建议
  • 简介:哈尔滨方言中的状态词缀为单音节词缀或多音节词缀,其主要特点是词根、词缀结构松散,词根可以单独使用而词义基本不变,词缀位置固定、缺少独立性,无实际意义,只描摹某种状态。与周边的满语等语言的词缀类型对比,哈尔滨方言状态词缀有独特的读音规律和语用含义,是一种介于构词词缀与构形词缀之间的语用词缀。

  • 标签: 哈尔滨方言 状态词缀 语用词缀 类型学特征
  • 简介:本文以对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锡伯族语言使用情况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以人类语言的视角对锡伯族母语保持及与其相关的双语教育、民族心理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其中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

  • 标签: 锡伯族 母语保持 相关语言 比较研究
  • 简介:本文从分析中国和俄罗斯境内鄂温克语的现状入手,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作者认为:对于俄罗斯和中国部分地区来说,鄂温克语是一种濒危语言,但在中国另一部分地区(鄂温克旗)鄂温克语将继续存在下去.最后作者对如何保护和延续鄂温克语提出了十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 标签: 鄂温克语言 鄂温克族 濒危语言 俄罗斯 中国 语言保护
  • 简介:本文利用传统的汉语音韵方法来分析《金史》里的汉译女真词语,目的是建立一套复原女真语料的规则。这里提出的规则均以《元朝秘史》中的蒙汉对音为佐证,与当前流行的女真语音构拟方案略有不同——韵母系统中少了介音-i和-u-,声母系统中少了唇齿音f-,而多出来一个与满语h-相对应的小舌音q-。

  • 标签: 《元朝秘史》 《金史》 女真语 中古汉语 汉语音韵学 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