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锡伯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人均受教育水平较高的民族。历史上,新疆锡伯办学较早,特剐是清末西迁后便开始施行双语教学。如今新疆锡伯不仅基本实现了“民汉兼通”,而且不少人兼通数种兄弟民族语言,被称为“翻译民族”。新疆锡伯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尤其是双语教育的经验,对我国民族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锡伯族 民族教育 双语教学
  • 简介:分析中国古代北方诸名、人名等语言信息,同时研究它们迁徒、融合的态势,洞察到西域诸国名均与通古斯-鲜卑系族名有关,而古代西域地区人名姓氏、生产方式和文化内涵亦多表现出与东北亚民族类同的特征.笔者认为古代活跃于西域的国"月氏"就是东北亚地区的"兀者",而"大宛"、"大夏"、"吐火罗"就是"达斡尔","乌孙"即是"爱新",等等.总之大量的事实和理据表明:在公元前一千年间注入中亚地区的蒙古人种,都是有着东北亚背景的古代"西戎"民族.

  • 标签: 西域地区 族名 通古斯-鲜卑系族 国名 蒙古人种 中亚地区
  • 简介:基于实地语言调查材料,我们对中国北方人口较少民族中语言保持(或称母语保持)较好的锡伯与达斡尔的语言保持现状及语言保持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研究诸如锡伯、达斡尔等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与文化保持模式具有极其特殊的学术价值和普遍的现实意义。语言保持问题的研究应与语言兼用、语言濒危、语言转用等现象进行综合研究,成功的语言保持范例研究可为避免语言濒危、语言转用现象的发生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 标签: 锡伯族 达斡尔族 语言保持模式
  • 简介:称manju一词由man-+-ju构成,其中第一构词成分man-由满语man99a“硬、强”一词演变而来,第二构词成分-ju是原始阿尔泰语*90ro“箭”一词在满语中词尾语音连续脱落的同时词首辅音腭化演变的结果。manju一词语义为“强悍的箭”,这种表达法与满族及其先世的狩猎经济有密切关系。

  • 标签: manju 构词 词源
  • 简介:新疆城市锡伯青少年对母语的忠诚度日趋弱化,他们普遍认为学习锡伯语文用处不大,因而转用汉语文。不过在与青少年访谈的过程中还能体会到他们深厚的民族情感与民族自豪感。大部分青少年想学锡伯语文,但苦于没有时间和条件。

  • 标签: 城市 锡伯族 语言态度
  • 简介:形容词化短语和其他静词相同,与复数附加成分、从属附加成分、格附加成分、构词轻动词等合并,亦与普通形容词相同有级变化,和相应的语缀合并后可名词化、副词化,在句中充当表语等各种成分。

  • 标签: 维吾尔语 形容词化短语 语缀
  • 简介:2007年9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内蒙古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发展——达斡尔鄂温克族鄂伦春俄罗斯经济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新城宾馆隆重举行,来自北京、哈尔滨、大连和呼伦贝尔、包头、呼和浩特等地的专家学者和民族工作者,还有关心支持民族研究工作的同志共80多人出席了研讨会。

  • 标签: 呼和浩特市 学术研讨会 文化发展 俄罗斯族 鄂伦春族 鄂温克族
  • 简介:2008年5月,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吴元丰、赵志强两位先生的合著《锡伯历史探究》,这是元丰、志强两位先生从事满文工作30年来有关锡伯历史研究的论文集。因同为“满字号”学人,元丰赠书予我。翻检拜读之际,感叹不已。

  • 标签: 历史探究 锡伯族 民族出版社 述评 历史研究 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