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芦花处,一种平凡在跳动,一种智慧在舞蹈。美丽辽阔的芦苇荡,漫天飞舞的芦花,带给人不尽的感动与震颧。《芦花绪》景色宜人,感情浓厚,哲理透彻,耐人品味。作者通过意象的选取,事件的剪裁,传达了细腻宽厚而又深邃的哲思。多种修辞的运用、文章线索的巧妙安排,又营造了优美的意境,圆满的结构。

  • 标签: 赏析 思绪 文章线索 芦苇荡 平凡 智慧
  • 简介:走进深秋时节的雁鸣湖,曾家喻户晓的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的场景立即浮现眼前。

  • 标签: 《沙家浜》 现代京剧 雁鸣湖
  • 简介:一、中心概况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海外华语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4月,由教育部语言信息管理司与暨南大学共建,是国家设在暨南大学的对海外华语资源实施监测与研究的机构,也是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的6个分中心之一。

  • 标签: 暨南大学 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教育事业 发展历程 学校管理
  • 简介:刘文典先生《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综辑清代先儒注语。遍征唐宋类书为佐证,资料宏富。探择谨严·是治《淮南子》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但千虑一失,智者不免,刘著仍多可补可议之处。笔者偶有考索,辄记诸书眉·既竞·摘录成帙。共得一百五十余条,今选出四条,皆末学管窥蠡测,未必为当,希大雅君子教之,所幸深焉!

  • 标签: 刘文典 《淮南子》 唐宋 中华书局 清代 资料
  • 简介:海外小朋友都来学中文──《支持海外幼童学汉字》座谈会侧记12月19日上午,北京国际饭店彩虹厅里充满着热烈的气氛。本报举行的《支持海外幼童汉字》座谈会正在这里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中国前驻美国大使柴泽民、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会长袁晓园、副会...

  • 标签: 小朋友 座谈会 汉字研究 语言环境 留学生 海外版
  • 简介:根据作者近年的研究和实践,归纳出海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中的几个新的课题,包括“海外汉语教师的专业特点与职业定位”、“赵元任直接法影响下的北美中文教学传统”、“赵氏方法在神经科学上的新证据”,以及从理论到实践的“书面语体特征的自动检索与定量分析”。海外汉语教学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训练第一。

  • 标签: 结构教学法 直接法 神经科学 书面语 庄雅度测量
  • 简介:西班牙《欧华报》于6月19日刊发了西班牙华商中文学校优秀家长代表的署名文章,针对现阶段的海外中文教育的挑战与机遇展开一系列深入探讨。据悉,该文作者杨国明先生,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国际关系硕士专业,曾在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中心任职,并在国际关系方面出版有多本专业著作。2010年5月,他应邀在文华青年论坛进行讲座,与华裔青少年面对面交流,深得学生的欢迎。原文如下:

  • 标签: 海外中文教育 中国传媒大学 国际关系 中国社科院 2010年 面对面交流
  • 简介:在海上航行的轮船.总有一群白色的海鸥相伴.从而给白茫茫一望无际的大海洋增添了无限生机和诗意。那么.海鸥为什么总是喜欢追逐轮船呢?这是因为,轮船在海上航行时,由于受到空气和海水的阻力.会在它的上空产生一股上升的气流。海鸥尾随在轮船的后面或上空.可借助这股上升的气流毫不费力地托住身子飞翔。

  • 标签: 海鸥 轮船 海上航行 海洋 气流 海水
  • 简介:语言教学中教师、教法、教材三者起核心作用的是教师,但教材具有决定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重要作用,海外华文教师因专业水平相对较低,对教材的依赖度更高.目前针对不同国家地区或学习目的编写的华文教材已然不少,但教材本土化效果仍不尽人意,一直是热议的话题.文章分析了华文教材编写现状和华文教材的华文性特征,认为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信息不对接和华文教材中太过强调体现文化元素,是造成华文教材本土化困难的主要原因;建议华文教材本土化工作重心和视线应该发生转移,从关注如何满足某一地某一群体的教材需求,转而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对现代教育产生的影响,关注互联网技术给人们语言学习方式和语言教学模式带来变革和冲击.海外华文教师利用网络获取“为我所用”的教学资源,降低对书本教材的依赖程度,可能是华文教材本土化工作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 标签: 华文教材 本土化困难 新技术 新思路
  • 简介:由刘东先生任执行主编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自1989年初推出《中国的现代化》一书至今,已经出版了几十种海外专门研究中国的学术著作.而据我所知,目前已经或正准备交付出版社的,还有十几种。

  • 标签: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中国学 学术研究 历史文化
  • 简介: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6年,中心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为院为依托,以北京外国语大学相关院、系、所及国内外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为基本队伍,展开对海外汉学的全方位研究。成立以来,北外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同国内外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先后与国内的国际汉学研究组织联合举办了“国际二程学术研讨会”、“相遇与对话——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校研讨合”等大型学术会议,

  • 标签: 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国际汉学》 学术机构 人才资源
  • 简介:海外汉学的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日渐成为一门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学问。为了推动海外汉学的研究,建立海外汉学学科体系并促进国内汉学研究和中西文化交流,增进国际汉学领域同行之间的相互了解、交流和合作,在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小组办公室(汉办)的支持下,由汉办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承办的、作为世界汉语大会系列活动之一的“海外汉学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7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外研社的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举办。

  • 标签: 夫子飨宴 汉学研讨会 海外汉学
  • 简介:加强师资本土化建设,是汉语国际传播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仅有利于解决“汉语热”中普遍存在的师资短缺问题,有助于实现汉语国别化教学,也是汉语国际传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应积极采取措施,提供各种层次和形式的教师培训,积极支持本土化教学探索,增强与当地教育资源的沟通与合作,从而推进师资本土化建设,并且促进自身发展。

  • 标签: 孔子学院 海外汉语师资 本土化建设
  • 简介:作为中国派驻海外的官方文化机构、开展文化外交的重要窗口和桥梁,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在介绍中华文化、增进理解互信、开展交流合作方面日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记者从文化部获悉,到今年年底,全球中国文化中心将达到36个。截至2016年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的中国文化中心已有11个,计划到2020年,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再建13个中国文化中心。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从2004年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挂牌至今,汉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请进来”的基础上,已发展为汉语国际推广“走出去”的新格局(涵宇,2007)。与此同时,初具规模、多元化的海外汉语教师队伍也已形成,他们总体由中国国家汉办选派的对外汉语专业教师、汉语教师志愿者与外国本土汉语教师构成。

  • 标签: 对外汉语教学 教师队伍 海外 多渠道 培养 汉语国际推广
  • 简介:语言教学传统上采用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母语与外语这种二元方式来划分教学类型,而近年来兴起的“继承语”理论则认为继承语习得与一语习得和二语习得均不相同,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提出继承语教学、第一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的三分模式。本文从这一新的理论视角对汉语教学的类型进行重新划分,认为华文教学就是汉语继承语教学,狭义的华文教学具有既不等同于汉语第一语言教学也不等同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提出针对汉语继承语学习者应采取相应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 标签: 继承语 汉语继承语学习者 华文教学 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
  • 简介:“唯有‘感动’二字能表达我现在的心情,这种感动,既来自李克强总理对海外华文教育的高度重视,也源于海外华文教师的默默坚守与付出。国侨办将继续整合各方面资源,推进海外华文教育的‘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9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