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中只有“若干石”的正秩,而没有“比若干石”的“比秩”,汉代官阶制中被忽略的“比秩”问题由此凸显出来。通过对“比秩”诸官的考察,可以认为各种职类的官员中,禄秩最初是其中“吏”即行政官员的身份标志;“非吏”类型的官员很多最初无秩。随官僚政治发展,作为官阶形式的禄秩,通过比吏食俸、比吏赏赐、比吏传食、以爵比秩等形式不断扩大影响力,逐渐形成“比秩”,并向“非吏”的“宦皇帝者”、文学之官、掾属、军职甚至妃嫔们日益扩张。禄秩的这种“横向扩张”与其上端秩级不断增加的“纵向伸展”彼此交织,构成了战国秦汉间禄秩发展的主线,其背景是“以爵为本”的贵族政治残余不断消退,“以吏治天下”的官僚政治在突飞猛进。同时汉代“比秩”和正秩的交错配合,也呈现为汉代等级与职类管理的一种特殊手段。

  • 标签: 《二年律令·秩律》 正秩 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禄秩序列 政治制度
  • 简介: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留下了无与伦比的文化典籍,主要是以语言文字和书面文本为基础的文化典籍。这些典籍或典藏书籍在现代社会信息发达、交流频繁的条件下,需要一个对外翻译推广的过程。在这个翻译的过程和产品中,中国原有的文化传统会经历一个由古道今的变化,由内而外的变化,和现代社会现代思想发生关系和碰撞,进而成为现代文明和思想价值的一部分,或者作为基础,或者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得以保留和延续,发展和进步。这就是目前我们进行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的文化史意义,和有助于改变中国与世界及其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现代学术意义。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