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霍达在《穆斯林的葬礼》中,以三个女人在时代变革中各自的命运的差异与交错阐释了各自的固执与追求。一个是有着传统思想和宗教信仰的姐姐梁君璧,因爱生恨,心灵扭曲,蛮横地摧毁了妹妹、儿子和女儿的爱情;一个是有着进步思想的妹妹梁冰玉,一生都在追求自由和独立,却也因此失去了至亲的人;最后是有着理想和独立意识的女儿韩新月,花季一般的年龄被摧毁了爱情和生命。她们都有着丰满的人物形象,也是当时时代所有女性的缩影,其影响与艺术价值都是值得人们赞赏的。

  • 标签: 女性形象 女性意识 梁君壁 梁冰玉 韩新月
  •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的传播方面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客观自塑中国形象,改变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弱势地位是一个现实课题。国际汉语教材是培养汉语学习者知华友华的重要工具,是帮助他们了解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一扇窗户,国际汉语教材中的中国人物形象设计在汉语国际传播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国际汉语教材里中国人物的设计情况考察,并借鉴国外有关研究,探讨了如何更好地自塑中国人物形象问题。

  • 标签: 国际汉语教材 中国人物 形象自塑
  • 简介:阿来是我国当代藏族作家,他以少数民族作家的独特视角创作了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本文以《尘埃落定》中主人公傻子为研究中心,从三个方面进行人物形象剖析:首先是'智慧的愚者',探讨作者的'聪明观';其次为'权力的享有者',着重阐述傻子对不同阶级的人、异性及物质财富的看法;最后为'命运的审视者',从傻子对时间、历史和命运的追问中剖析傻子思想的哲学性。走近傻子形象,可以令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其对命运的理解。

  • 标签: 《尘埃落定》 “傻子”形象 探析
  • 简介:文化教学在留学生语言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被日益重视,在传统的汉语课堂文化内容教学的基础上,国内部分留学生培养单位开始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作为一种以互动和参与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面向留学生的体验式文化课程在促进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掌握文化技能和理解文化思维等方面的作用凸显。通过质性研究发现,留学生文化体验课程实施的关键要素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方面: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意识”、教学目标的适度与层次性、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教学环境的整体创设、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结构性嵌入、授课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基于此,系列课程研发、多形式教材建设,以及专职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等应成为留学生文化体验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 标签: 汉语教学 文化教学 体验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