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关于旁指代词“他”和第三称代词“他”之间的界限,由于以往的研究缺少一个公认的、便于操作的客观判别标准,因而大家在判断第三称代词“他”的产生年代时陷入了困局。文章认为,“他”是在单独用作主语和宾语这种句法环境中发展为第三称代词的,后来才扩展到了定语位置,这是第三称代词“他”的产生机制。因此,如果“他”回指其前面出现的某个特定的指人名词,而且又充当句子的主语,那么就可以认定“他”发展成了第三称代词,即这两个语义句法条件可以作为第三称代词“他”的判别标准。

  • 标签: 第三人称代词 产生年代 判别标准
  • 简介:“你”的非听话所指主要就是泛指,虚指用法很不普遍。本文着重考察汉语电视访谈语料中互动语境下“你”的泛指用法,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说话个人经历描述中泛指的“你”常与特指的“我”抑或“她/他”堍用,以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二是泛指的“你”常参与描述普遍性知识,以产生富有知识权利的一定成员资格范畴。分析显示,泛指性“你”是由改变距离、吸引参与、引起移情、展示客观性等交际需求驱动的,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增强话语叙述的权威性和可信陛。

  • 标签: 非说话人所指 泛指性“你” 成员资格范畴
  • 简介:“‘汉语桥’最大的贡献不仅仅是在两国的学校之间,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人们心灵的影响。”在到中国参加了“汉语桥”项目之后,美国加州旧金山学区学监加西亚·卡罗斯认为,“孩子们代表着世界的未来,在孩子们身上种下的种子,将会使我们之间的友谊地久天长。”“汉语桥”项目是2010年开始实施的“汉语桥万来华研修项目”。这是国务委员刘延东在第一次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会议上提出的。

  • 标签: “汉语桥” 研修 成果 2010年 美国加州 磋商机制
  • 简介:文章以《仪礼》《诗经·国风》《国语》《左传》为语料,分别探讨了春秋早期、春秋中期和春秋末期第一称代词的称数情况,并得出结论:春秋早期和中期,汉语第一称代词的使用主体为“我”;春秋末期,汉语第一称代词的使用主体为“我”和“吾”。春秋汉语第一称代词“我”“吾”“余(予)”都可兼表单复数语义,称数含义的理解对语境的依赖程度较殷商和西周汉语加大。春秋末期汉语中首次出现了借助名词辅助说明复数语义的“吾侪”这一形式。这种新的复数表达形式是中古以后复数词缀产生的前提,在汉语称数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 标签: 春秋汉语 第一人称代词 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