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从乔治·米德的理想主义到布鲁姆提出社会学互动主义,在这一哲学语境的变化过程中,实用主义先驱们(皮尔斯、杜威)对象征互动主义理论的历史作了一次综述。威认为自我的不同部分所构成的互动同时构成反思性自我之成功与失败。因此,威为主体能动性提供了一种机制,通过对内心对话的关注来研究上述经验性的主题。

  • 标签: 象征互动 自我 符号 解释项 实用主义 主体能动性
  • 简介:符号的真值问题一直是符号学思想的难题之一。从艾柯的“符号就是用来撒谎之物”,到格雷马斯的述真方阵,一直到毅衡先生近著《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中对格雷马斯工作的推进,符号学一直纠缠于它。本文将尝试通过引入现象学哲学的意向性分析,来进一步自纵深处推进这个问题:笔者试图证明,只有引入了符号解释者对符号对象的非符号意向,思想才能真正区分何种文本是无所谓真值的虚构,何种文本是真,何种文本是错误,以及何种文本是谎言。

  • 标签: 现象符号学 意向 真值 格雷马斯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