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一种语言的时间系统是通过时间名词、时间副词、时态助词、方位词及其相关的句法结构共同表现出来的。本文通过对汉族儿童习得时态助词、时间副词、时间名词、时序词及其相关句法结构的状况的考察,分析研究了儿童习得汉语时间系统的过程和机制。

  • 标签: 时间系统 时间名词 时间副词 时间关系 方位词
  • 简介:“永远”在一般的辞书中都被看作是时间副词,表示时间悠久,作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但是语言是发展的,在现今的语言事实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违背”规则的例子。本文就以网络新闻为语料来深入探析“永远”的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另外,这些探析对该词的教学也会注入新的元素。

  • 标签: 永远 副词 区别意义 语法功能 教学
  • 简介:体义相交是体标记在独立语境下具备"时间指向"功能的深层动因.本文以体义相交理论为基础,阐述在独立语境下汉语的完整体标记为什么具有"过去时间指向"的功能,而非完整体标记在独立语境下具有"现在时间指向"的功能.这项功能的揭示,可消除汉语"无时"说所带来的困扰,树立汉语体范畴突显的类型学特点,同时简化汉语语法体系,使汉语中的部分时间概念问题在语法体范畴内部得到解决.

  • 标签: 体义相交 体标记 独立语境 时间指向
  • 简介:当位于“来”之后表达时段概念的名词短语的句法位置发生变化后,方位词“来”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于是逐渐向事态助词演变。事态助词“来”在南北朝时期、最晚到隋代已经正式确立。唐代以后,动态助词“来”也开始大量出现,在某些语境中它也可以转化为事态助词“来”,这加速了事态助词“来”的语法化进程。

  • 标签: “来” 方位词 事态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