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综合运用了SWOT—PEST矩阵分析、数据统计、走访调查等研究方法,尝试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角度对影响归化球员发展的机遇、优势、挑战、劣势四个外部及内部因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认为:“归化”外籍球员并非万能,但将成为和青少年培养、职业联赛齐头并进的一种有益补充形式。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待亚洲“归化”球员的现象,只要是符合法律规定与道德规范就应该去接受、发展,而缺失法律或道德支撑的则应主动摒弃。运用SWOT—PEST矩阵挖掘现阶段归化球员的问题所在,提出了发展型、多元型、扭转型和防御型等战略建议,为归化球员合理规范选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归化球员 SWOT—PEST
  • 简介:征集国家队教练、各省队教练,无线测向界专家对影响测向运动成材的诸多因素重要性评价后,从而制定出测试指标,我们于1993年3月至4月完成全国各省队无线测向运动员所有测试指标的测试工作,其相关重要程度依次为,专项耐力、操作思维、训练年限、意志、专项速度与灵敏。

  • 标签: 运动员选材 测试指标 专项耐力 训练年限 无线电测向 操作思维
  • 简介:核心稳定性作为运动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运动过程中由身体核心区维持身体平衡,产生力量,并传递至四肢远端,完成动作的基础。文章综述了核心稳定性的基本定义,描述了核心肌肉的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力学特点,简要介绍了核心稳定性的训练方法,核心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和康复治疗方案。以期为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以及队医提供一个更好的训练视角,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提高运动成绩。

  • 标签: 核心稳定性 核心区肌肉 动作环节
  • 简介:探讨刺激对治疗运动性损伤的作用,展望刺激在这方面的应用前景。通过对运动性肌肉损伤的表现和机制及刺激对人体作用的综合论述,并结合刺激在治疗运动性损伤的观察报导,得出如下结论:尽管刺激研究还不深入,但其在治疗运动性损伤方面是大有前途的,而刺激与机体酶活性关系的研究,也许就是个突破点。

  • 标签: 电刺激 运动性肌肉损伤 治疗 机制
  • 简介:目的:对踝关节不稳人群进行不同方式的平衡训练,以提高踝关节平衡控制能力及稳定性,减少踝关节损伤的发生几率;比较不同平衡训练方法对改善踝关节稳定性的实用性及优劣性。方法:进行为期3周的BiodexBalanceSystem仪器及Bosu平衡球训练,测试踝关节稳定性。结果及结论:结果显示,BiodexBalanceSystem仪器和Bosu平衡球都能显著提高个体踝关节稳定性及方向控制能力;BiodexBalanceSystem仪对踝关节稳定性的提高更为明显。

  • 标签: 踝关节稳定性 平衡训练 Biodex平衡仪 Bosu平衡球
  • 简介:无线测向运动是借助无线测向机进行的一项智力与体力并重的户外竞技体育项目。它具有自身特有的时空、技术、技能、能耗特点和对心智的特殊要求。通过文献资料分析、专家调查,揭示无线测向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普通高校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训练,以期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 标签: 无线电测向运动 特点 针对性训练
  • 简介: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以《武林》赛事为个案,探讨其对武术传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研究认为:商业化形式的武术传播是武术传播有效途径,它会产生良好的传播效应并将推动武术自身的发展。但要控制好武术商业化尺度,避免"娱乐过度、教育缺失、审美不足"的消极影响,更好的发挥其积极影响。

  • 标签: 武术商业化 《武林风》 传播模式 功能 传播
  • 简介:设计了两种强度和不同分值的统计方法,研究和论述了运动员投篮时心理稳定程度和个体差异性,得出了篮球运动员在投篮时抗“压力”、抗干扰能力较差的一般规律和普遍性,为重视强化投篮心理稳定性训练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投篮 心理稳定性 篮球运动员 参考依据 个体差异性 训练
  • 简介:目的:一般来说,验证最大乳酸稳定状态(MLSS)需进行多目测试,而心率(HR),自认劳累分级表(RPE)、呼吸频率(bf)和跑速对估计MLSS很有帮助,从而可使测试在一天内完成,此研究目的是为了设计一个可在一次训练中完成,并且用HR,RPE、bf和跑速共同确定MLSS的测定表。方法:12名耐力运动员(平均值±标准差,V^·O2max64.6±7.8ml·kg^-1min^-1)在跑台上进行MLSS测定表中的跑步运动和两个27分钟验证跑阶段。跑速以87%最大心率、RPE为12.bf为32次/分做为测试起始点,在测定表的跑步运动的每个9分钟阶段中,每3分钟采血样一次,并分析乳酸浓度(La),MLSS跑速La稳定状态和La聚积状态速度的平均值。验证跑速度在MLSS跑速±7.5m·min^-1;如果以较慢速跑呈现一个La稳定状态,而较快速跑呈现La聚积状态,这样确定的MLSS值则被认为是正确的。结果:测定表的跑速在预测12名受试者.MLSS中,有9人是成功的(P≤0.05)。结论:本实验测定表采用的HR、PRE、bf跑速作为测试起始点,可在一定测试中验证MLSS。

  • 标签: 测试方法 跑步 运动员 乳酸 稳定状态 MLSS
  • 简介:目的:探讨振动杆训练对射箭运动员固势-撒放阶段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26名射箭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振动杆)和对照组,每组13名.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射箭力量训练,实验组在常规射箭力量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振动杆训练(每次训练30min,每周3次,共8周),所有运动员在训练前及训练8周后分别测试积分肌值(iEMG)、12支箭固势-撒放时间、黄心命中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训练8周后,仅实验组射箭运动员双侧肩关节的前锯肌、上斜方肌、中斜方肌、下斜方肌、菱形肌和肩胛下肌的iEMG、固势-撒放时间、黄心命中率,较训练前有显著性差异(P约0.05).组间比较时,实验组双侧肩关节的前锯肌、上斜方肌、中斜方肌、下斜方肌、菱形肌和肩胛下肌的iEMG和肌肉活性、固势-撒放时间、黄心命中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约0.05).结论:振动杆练习能显著提高肩胛骨主要稳定肌的激活水平,缩短固势-撒放时间以及提高黄心命中率,可作为射箭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

  • 标签: 射箭运动员 振动杆训练 肌肉活性 固势-撒放时间 黄心命中率
  • 简介:一、前言一般认为,在运动员选材中,基于运动员心理品质对顺利参加比赛的重要作用,充分考虑其心理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选材有一般内容,但更重专项特点的需要,因此,建立不同运动专项的心理选材标准具有实际意义。国内1980年开始有关研究,目前,对田径、游泳、体操、排球等项目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已有较系统的研究报道。但关于无线测向运动员的有关问题,除我们在86年有一次本项研究的前期研究结果报道外,目前,还未见系统的研究报道,因此,我国测向运动员的心理特征目前尚不清楚,其心理选材也无一较客观

  • 标签: 无线电测向 心理选材 心理品质 专项特点 特征模型 心理特性
  • 简介:应用Imoove动态平衡测试训练系统,让下肢有伤病的运动员在三维动态不稳定平台上,保持身体稳定,做出抗干扰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为期8周的组合动作康复训练,测试分析三维动态不稳定平台开展康复训练的效果。康复训练后,运动员的协调性、平衡能力有所提升,特别是协调性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为优选康复训练方案、提高康复训练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伤病 康复训练 稳定性 协调性
  • 简介:利用表面肌评估慢性颈痛大学生在颈肌耐力训练前后胸锁乳突肌、上斜方肌的肌变化,对颈肌耐力训练缓解慢性颈痛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方法:将40例慢性颈痛大学生分成两组,耐力组进行4周的颈屈肌群训练和颈伸肌群训练训练,对照组不予干预。采集颈屈和颈伸两种不同状态下的主观疲劳感受量表(RPE)、胸锁乳突肌及上斜方肌的肌肉疲劳频域指标肌中位频率(MF)值,对受试者颈肩疼痛、肌肉疲劳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4周后,颈屈状态下45s、60s和颈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训练前RPE显著性下降(P〈0.05);颈屈状态下30s、45s、60s和颈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对照组RPE显著降低(P〈0.05);耐力组较训练前及对照组,双侧胸锁乳突肌MF、上斜方肌MF亦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颈肌耐力训练能有效减少大学生颈部肌肉疲劳程度。

  • 标签: 颈肌耐力训练 慢性颈痛 上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 主观疲劳感受 中位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