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防爆局扇是我总厂新开发的高效率、低能耗的新型井下通风设备.其铸扇叶要求精度高,尺寸公差小.叶片为流线型,按坐标定位,最小壁厚尺寸为0.62mm,国内无生产成功先例.我们经过分析研究和多次试验采用了数控切割样板,水玻璃砂造型,分体组芯,表面涂滑石粉,提高浇注温度,去气精炼和变质处理等方法,解决了该件所存在的技术难题.并试制出合格的产品.

  • 标签: 铸铝扇叶 流线型 工艺 水玻璃砂
  • 简介:针对传统模设计过程周期长,缺乏系统整合验证,产品设计质量难以控制问题,采用基于UG参数化设计方法建立模模板库,结合虚拟装配快速验证设计效果,实现了模结构的模板化设计。通过狗牙结构的设计与实际应用,验证模板化设计技术可简化设计过程,提高设计效率,加强模板设计的标准化程度。

  • 标签: 铝模板 参数化设计
  • 简介:建立检测紫菜中含量的微波消解-ICP-AES方法,探讨消解条件的选择及干扰情况。结果表明:在硝酸-硫酸-过氧化氢体系下,微波密闭消解,可以获得较好的消解效果,于396.152nm处能有效消除干扰,相关系数砰为0.9996,检出限为0.007mg·L^-1,加标回收率为86.0%-96.5%范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n=6)。

  • 标签: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紫菜
  • 简介:从蚕蛹中提取复合氨基酸的研究综观国内外文献报道主要在国内展开.我们深入分析了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蚕蛹水解液肥酸、脱色的试验工作,现愿以我们的实验结果为整个研究工作添上一笔.一、脱色研究蚕蛹水解带有很深的酱油色,并有很浓的嗅味,在所见过的各篇报道大多采用活性炭脱色.我们采用了三种树脂和两种活性炭分别对水解进行脱色,并用7520#分光光度计测定脱色透光率鉴定脱色效果,并对二个较好的脱色剂作正交试验得出影响脱色效果和脱色过程中氨基酸损失的主要因素,选出最佳脱色工艺条件.

  • 标签: 蚕蛹水解液 脱酸 脱色效果 复合氨基酸 活性炭脱色 脱色工艺
  • 简介:根据金属切削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针对金属切削乳化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采用20#机械油作基础油、采用精脂酸和松香与混合碱(NaOH和KOH按1:1质量比形成的混合物)反应后形成的混合皂作乳化剂、采用低分子醇(如乙醇)作乳化稳定剂、加入复合型的防锈剂和极压剂来生产新型金属切削方案,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和正交实验方法对乳化剂、防锈剂、稳定剂和极压剂进行了比选,确定出了适宜的乳化剂、防锈剂、稳定剂和极压剂及其用量.

  • 标签: 金属切削 乳化液 配方
  • 简介:以聚烯烃弹性体(POE)为主体树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H)为主要单体进行熔融接枝反应制备了POE-g-MAH接枝物;该接枝物与其它材料和助剂等进行熔融共混,制备出粘接强度高的热熔胶。讨论了基体树脂、苯乙烯(st)与DCP质量比对接枝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EDS)分析了:到离断面的形貌和化学组成,探讨了该热熔胶的粘结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OE更容易与MAH进行接枝,当m(DcP):m(st)=1:3,POE-g-MAH的接枝率最高;适量的POE-g-MAH接枝物能促使MAH基团向粘结面迁移,提高粘结强度。

  • 标签: 热熔胶 乙烯基弹性体 接枝 马来酸酐 机理
  • 简介:通过对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有效磷含量测定值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以便获取快捷准确地评价磷细菌的解磷能力的方法,进行有效地筛选。实验证明反应最大吸收波长在720nm左右;发酵体积、加入活性碳与否、反应的pH值等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这样在筛选时就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超声波处理20min效果明显;在用50mL容量瓶进行定容时,取样体积以2.5mL为宜。对发酵进行离心效果更好些,但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静置后取上清测定。

  • 标签: 菌种选育 解磷微生物 磷细菌 钼锑抗法
  • 简介:新霉素对热较敏感,现有提取工艺主要采用蒸发脱氨和浓缩,提取率仅达75%,残余的新霉素以废水方式排放,增加了污染物的排放。本研究通过工艺改进经732树脂动态吸附与洗脱,新霉素的交换量为142.9mg·ml^-1树脂,洗脱收率高于96%,同时减少了工艺水的用量。用LSA-700树脂脱色效果优异711树脂,新霉素回收率达92.1%,色素OD值为0.38。最后通过200Da分子量的纳滤膜组件处理可有效去除物料中的NH4OH,新霉素的收率高于99.4%,副产物氨水可回收利用。优化后的新霉素提取率达88.2%,高于工厂现有水平,说明本工艺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新霉素的提取。

  • 标签: 新霉素 发酵液 提取 脱色 纳滤
  • 简介:采用乙腈+水(pH值为3)为流动相,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检测器分离测定乐果原药。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237,变异系数为0.244%,回收率为99.95%,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 标签: 乐果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 简介:在生产、存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氯气的泄漏会危害健康和污染环境。文章在分析普通氯阀泄漏原因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波纹管氯阀。该设计采用波纹管密封,阀杆上密封和填料密封,形成三道密封;并采用自动环缝焊接技术,以确保阀体、阀盖、波纹管之间焊接均匀牢固。设计的新型波纹管氯阀在使用中实现了零泄漏,达到了安全、高效、免维护的工况要求。

  • 标签: 液氯阀 零泄漏 波纹管 密封
  • 简介: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对发泡聚乙烯醇(PVOH)试样吸收水、酒精的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发泡PVOH试样在承受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吸水性能略有降低;试样被压缩至8000N后平衡吸水量明显升高;试样自然吸收酒精量约为自然吸水量的5.2倍;吸收酒精后,试样尺寸约增加了20%;压缩至8000N后,再做吸酒精试验,其平衡吸酒精量基本不变,且达到吸收平衡的时间缩短.

  • 标签: 发泡聚乙烯醇 吸水 吸收酒精 性能
  • 简介:自动化生产中,自动检测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为保证检测精度,这类设备都需要控制气动和电动振动对检测的干扰和影响.为此本文设计了MRF可控阻尼器及可调振动滑台装置,总结基于MRF力学模型和磁路设计模型,设计MRF阻尼器的经验;基于NI数字化测试系统检测MRF阻尼器控制移动滑台振动的效果.实验结果证实MRF阻尼器能快捷方便地调节阻尼、高精度控制移动滑台的振动,MRF阻尼器振动控制装置具有教学实用价值.

  • 标签: 耗能器 磁流变液 振动控制装置 NI检测
  • 简介:水力压裂过程中,布砂成功与否和压裂返排控制有着直接的关系。而目前压裂返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上,很少有定量的计算。且油田经常采用经济性较强的分层压裂,其压裂返排的检测和控制,以及其模型和计算关系到水力压裂施工最终导流效果。通过建立压裂由储层向裂缝,由裂缝向井筒以及井筒中的流动模型,并通过无因次简化数学模型来定量的计算多层压裂的返排。以压裂单层裂缝返排模型作为多层返排模型的基础,考虑了井口压力随时间引起压裂返排比的变化,并利用VB程序编制双层压裂返排模型,利用实例来计算其返排比。从而可推广到多储层返排应用中。

  • 标签: 压裂液 多层 返排 数学模型 无因次化 程序
  • 简介:针对目前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最佳配制工艺的优选以配温度、溶液PH值、充氮压力为考察因素,以门冬氨酸鸟氨酸含量、鸟氨酸内酰胺盐含量为考察指标,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优选出的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配料溶解温度为40°,PH值为6.0,充氮压力为0.6MPa;得出:根据优选的工艺参数配制出的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样品含量高,杂质含量较低,说明该工艺较合理可行。

  • 标签: 门冬氨酸鸟氨酸 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 工艺优化 正交试验
  • 简介:利用苹果渣为原料,通过炭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的固态混合发酵,制备苹果渣多酶蛋白饲料。研究表明:液体培养的重要参数是温度28℃、接种量12%、蔗糖添加量15g、转速180r/min,时间72h;液体培养产物短期储藏,10℃效益高,长期储藏,2℃~5℃效果好;固体发酵的最优发酵条件是:接种量10%~14%,培养时间为5~6d。发酵产物中粗蛋白、真蛋白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103.1%、165.76%,粗纤维、还原糖则降低了42.51%、53.62%,纤维素酶活力增加了3000U/g,果胶酶活力增加了50000U/g。该方法生产的饲料蛋白符合企业植物发酵蛋白质饲料标准。

  • 标签: 液固态发酵 苹果渣 蛋白饲料
  • 简介:针对压力在瞬时相扩散(TLP)连接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提出了多压力工艺模型。采用多压力工艺模型,在1230-1260℃,氩气保护,对T91钢管进行了瞬时相扩散连接(TLP),研究了多压力工艺模型下接头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多压力工艺模型下,T91钢管TLP接头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远优于一般工艺。分析得出多压力工艺模型既能充分发挥压力在TLP连接中的作用,又能避免高压带来的不利影响。

  • 标签: 瞬时液相扩散连接(TLP) 多压力工艺 模型 T91钢
  • 简介:介绍了多通道电伺服加载系统的组成及控制原理,详细的描述了系统实现的核心内容:PID控制算法、幅相同步和多通道同步的控制原理及实现方法.

  • 标签: 多通道 电液伺服 PID 同步控制
  • 简介:银-锑合金镀层镀中锑含量的分析采用溴酸钾氧化还原滴定法,具有操作简单、无需复杂仪器的优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镀层中锑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具有准确和方便的优点.

  • 标签: 锑含量 氧化还原滴定 原子吸收光谱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气系统中压力、位置、时间三种方式构成的顺序控制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各自的特点,旨在为工业设计中顺序控制提供思路。

  • 标签: 顺序控制 压力 位置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