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杜牧的一生与浙江湖州有着很深的渊源。湖州的山水形胜、风土人情、诗文唱和、动人恋情都深融在其晚年寄情山水、外放出守的经历中,丰富了杜牧的诗歌内涵。笔者把杜牧的湖州作品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对它们进行分类梳理和学术考辨,力求从新的视角把握杜牧的创作内涵与风格。

  • 标签: 杜牧 湖州 山水 抱负
  • 简介:白居易的哀悼渗透着宿命论和“五阴聚合”的空观思想,认为人的思想、行为、贫富、寿数等命运在其出生之前已由天意决定,人们只能服从它而不能违抗它,唯有如此才能积福消灾,还指出了寿与贤的矛盾,并且用“五阴聚合”的空观来缓解死亡带来的悲伤和痛苦。在艺术上,大多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平实无华的手法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叙述死者的生平、交谊、才学、功业、去世等,抒发存者的哀伤、思念,往往运用议论以点睛和升华,多采用对比修辞。哀悼子女尤为感人,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哀悼诗史上的地位。

  • 标签: 白居易 哀悼诗 思想内涵 艺术成就
  • 简介:本文扼要地分析了李绅的《悯农》,阐述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肯定其价值。同时,概括介绍和剖析了李绅一生中的卑劣和阴暗的一面,给世人以一个真实而完整的李绅形象。

  • 标签: 李绅 艰辛 人格 恶劣
  • 简介:"关关"是戴在头上的羽巾,"雎鸠"是周代先民鸟图腾崇拜,"荇菜"是用于雩祀仪式上的水草。《关雎》的旨是:久旱,周代南方诸侯国国主及其子民唯恐粮食颗粒无收,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为此,在巫觋的主持下,头戴羽巾的男女于孟夏之际在黄河之洲上举行盛大雩祀。他们围着祭祀场,模仿雎鸠的动作,一前一后跳着禹步,祈求甘雨早日降临。

  • 标签: 关雎 雩舞 祈雨
  • 简介:丁若镛的寄赠反映了其与同僚、亲人、挚友等的交往情况,记录了诗人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抒发了诗人的自我情感与人生感悟。直抒胸臆与擅长用典是其寄赠的主要艺术特色。

  • 标签: 寄赠诗 内容 艺术特色
  • 简介:在唐宋大量以登高为主题的诗歌中涌现了许多优秀之作。这些诗歌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与情感,犹如在高处敞开的"心灵之窗",读者从中可以窥见古代文化人置身高处的各种心境与思考。文章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唐宋登高从六个方面进行简要归纳与论述,以期实现一种多方位的理解与认识。

  • 标签: 登高诗 唐宋 漫谈 心灵之窗
  • 简介:潘岳五古哀悼的最大特色就是运用循环、反复的语言手段表现了他的矛盾多重性格和矛盾复杂心态,奠定了他在哀悼诗史尤其是悼亡诗史上的先驱地位:一是使“悼亡”成了悼妻的专称;二是开创了哀悼组诗的先河;三是形成了潘杨之好、潘鱼、潘岳悼亡等常用典故;四是《思子》开创了子女哀悼的先例。

  • 标签: 潘岳 哀悼诗 内涵 艺术 影响
  • 简介:陆游,南宋爱国诗人,一生不断追求报国理想,却屡屡受挫。他的田园诗思想特征随着他一生的境遇和心态的变化而变化,由压抑、悲愤、不适逐渐变得洒脱、清朗、回归。他的因其一生的境遇而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充分反映了作者不同时期的人生价值观和思想感情。

  • 标签: 陆游 田园诗 思想特点
  • 简介:作为抗战洪流中一个特殊群体的国立中学,已成为进步思想和进步人才的熔炉,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大后方的人才供给。其中的国立第六中学的进步教员李广田和瞿亚先,用他们的和歌曲带领一批青年群体所进行的一系列抗战文化活动成为了抗战史上的一抹亮色。

  • 标签: 李广田 瞿亚先 国立六中 抗战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