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日前的一份报告警告说,目前中国许多重要产业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许多产业设备出现一半以上的闲置,其中包括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乙烯和冷气机等生产线。这份报告指出,中国纺织业共有各类纺织机械3880万锭,每年可产棉、毛纱3495万件,但实际上中国棉、毛纱的产量只有2500万件,说明纺织业有三分之一的生产能力闲置。

  • 标签: 产业能力 中国纺织业 纺织机械 毛纱 中国产业结构 冷气机
  • 简介:讨论了1例因青春期体相焦虑引发严重心理问题的青春期少女心理咨询报告,该例当事人产生心理问题的引发因素为青春期体相焦虑,当事人过低的自我评价和错误的自我概念是发病的重要内部因素。咨询中灵活运用行为主义疗法、认知疗法及人本主义疗法中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消除来访者回避学校学习、人际交往的表面症状,并使其对自身心理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有所领悟和认识,最终达到促进来访者成长的咨询目标。该案例提示对于青春期心理问题的诊断与分析应着重考虑年龄、家庭及个性等因素的作用。

  • 标签: 青春期 体相焦虑 严重心理问题 报告
  • 简介:深刻认识坚持"两个务必",发挥报告奋斗精神的积极重要性,党员干部要自觉作坚持"两个务必"的表率,坚持克服各种不正之风和不良倾向。要完善各种机制和制度,采取强有力措施,抓好党风和作风建设,坚决把党建设好。

  • 标签: “两个务必” 领导干部 考验 完善制度
  • 简介:高血压脑出血是死亡和致残率很高的常见危重病。在此经查阅相关研究文献,从患者术后护理的药物管理、体位护理、意识障碍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小结,提高医务工作者及其家属对高血压诱发脑出血护理的全面认识。

  • 标签: 高血压 诱发 脑出血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12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1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97%,同实验组的96.72%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在护理满意度与成功止血时间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护理观察
  • 简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可分为损伤性和非损伤性(自发性)两大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为脑动脉瘤所致,约占卒中的10%~15%[1].而再出血是影响SAH预后的重要因素,病死率高达60%~100%[2].过早活动、便秘、尿潴留、用力咳嗽、情绪激动等是再出血的主要诱因.针对诱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减少再出血,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尿激酶球旁注射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31例(31只眼)外伤性玻璃体积血患者服用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应用尿激酶球旁注射治疗.结果:经过平均24天治疗后,31例患者原玻璃体积血均全部或大部分吸收.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尿饯酶球旁注射是治疗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桃红四物汤 尿激酶 外伤性玻璃体积血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组87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病例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随机选择45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病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治疗效果方面对比两组术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例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其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住院天数及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子宫切除,无并发症发生,子宫复旧,月经复潮时间无差异。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和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普及。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改良B-Lynch缝合
  • 简介:目的:为了减少和预防颅内动肪瘤破裂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本院附属医院1996年以来80例颅内动脉瘤病人的护理资料,以诱因作为本文分析的重点,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护理对策。结果:80例资料中致33例颅内动脉瘤再出血的诱因为情绪异常、高血压、有力排便和重体力劳动、过早搬动和下床活动。剧烈咳嗽。结论:做好心理护理、控制血压、指导合理饮食、卧床休息和预防呼吸道感染是预防颅内动脉瘤破列的重要环节。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再出血 危险因素 护理 探讨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血清IL-6、CRP的影响,研究依达拉奉对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选择7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1d、7d、14d、21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检测患者血清IL-6、CRP水平;结果:两组7d、14d、21d较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14d、21d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与对照组比较,7d、14d、21d时血清IL-6、CRP水平下降(P〈0.05);结论:依达拉奉明显降低血清IL-6、CRP水平,从而减轻出血性脑损伤,对受损脑组织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依达拉奉 脑出血 白介素-6 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