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业分支,泛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经济建设等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纪念意义、精神内涵的旅游资源可供旅游者参观、学习、缅怀的旅游活动。客观上,红色旅游是一种典型的"主题旅游",其中同样融合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和宣传价值。随着红色旅游文化兴起,不仅国内游客发生了巨大兴趣,红色旅游同样对国外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如何向国外游客准确地传达红色旅游文化内涵、阐明中华优秀文化底蕴,这涉及到文本翻译问题。文章基于生态翻译视角展开研究,一方面针对这一概念进行内涵剖析,另一方面结合红色旅游文本翻译需求,提出有效性途径。

  • 标签: 生态翻译 红色旅游 文本翻译 三维转换
  • 简介:全面系统分析中泰两国在旅游市场合作方面的发展态势是进一步推进两国旅游市场合作的基础与前提。通过对中泰旅游市场合作分析发现:1.两国旅游市场合作基础完善,合作发展环境良好,合作卓有成效。但仍需要关注旅游市场合作贸易失衡问题、合作广深度拓展问题以及合作重点聚焦问题等。2.借助修正后的万有引力模型测度中泰两国旅游市场合作态势、分析其合作演变特征发现,中泰旅游市场合作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发展态势,两国旅游市场合作主要经历了缓慢增长期(2000—2006年)、快速提升期(2007—2011年)和发展回落期(2012—2016年)等三个阶段。在今后两国旅游市场合作过程中,中泰旅游市场合作需要重点关注调整合作方向、优化合作机制和加强合作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 标签: 中国 泰国 旅游市场合作 合作态势
  • 简介:随着海洋经济的深入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海洋民俗文化旅游成为推动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兴力量.文章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将胶东半岛的海洋民俗分为海洋信仰习俗、海洋生产生活习俗、海洋艺术民俗及海洋节日庆典习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胶东半岛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深挖海洋民俗文化,积极建设海洋民俗村,充分利用民俗博物馆传播功能,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性开发等来发展海洋民俗文化旅游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 标签: 海洋民俗 民俗文化旅游 胶东半岛
  • 简介: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国内旅游业近年来飞速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机会、传播中华文化、提高国际声誉都具有积极作用。随着国外游客来华数量的增多,我国旅游网站的英文版已成为重要的外宣手段。本文通过对我国旅游网站中英语翻译文本的问题分析,提出以满足国外游客心理预期与阅读审美为导向的编译策略,希望能利用编译策略在旅游网站中的应用来进一步提升我国旅游外宣盾量。

  • 标签: 编译 旅游网站 外宣
  • 简介:文章选取“襄阳旅游”官方微信公众号自2017年8月—2018年7月间发布的信息作为研究对象,结合WCI指数相关指标数据,分析了襄阳旅游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文章后发现:襄阳旅游微信存在发布文章关注度不高、互动不足、粉丝数量少等问题.对此,建议襄阳旅游要重视政府微信的作用,强化旅游微信的营销意识,提高旅游微信影响力;加强内容营销,增强互动性,提升口碑认可度;进行多渠道融合与推广,“双微”互动、官微结合、传统媒体助力,扩大旅游微信的分享度.

  • 标签: 襄阳旅游 微信公众号 旅游微信营销
  • 简介:以皖西地域文化为依托,尝试利用地方浓厚的地域文化资源改良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寻找它们之间融合的可行性与创新点。探寻皖西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体现地域文化内涵和特色的重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形式的创新演变及文化内核的传播。

  • 标签: 皖西 地域文化 旅游产品 包装设计 创新
  • 简介:通过文献、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汉江生态经济带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演化逻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汉江生态经济带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业之间具有诸多天然耦合性和共同的市场开发需求,在产业生长力、内生动力及外在推力的作用下推动两者向融合共生演进,但这种演进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需要随着时间演进不断优化博弈策略.

  • 标签: 汉江生态经济带 传统体育文化 旅游业 融合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