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在城镇化的推行过程中.城市人中的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极大压力.地铁成为目前解决城市交通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发展的不均衡.地铁沿线特别是地铁车站周边带来的“经济效应地”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深基坑开挖工程临近既有地铁车站或区间隧道.导致地铁结构隆起并威胁地铁安全.文中结合某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基坑放坡开挖、悬臂板桩墙法、围护桩+内支撑法对基坑周边邻近地铁车站结构影响的比较.结果表明:放坡开挖对基坑周边环境的影响明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对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黄土 深基坑 基坑工程 数值模拟
  • 简介:基于东部地区10个省市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2007-2016年东部地区物流行业技术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物流行业技术效率不高,2007-2016年十年均值为0.53941,各省市物流行业技术效率差异明显;影响因素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对物流行业技术效率有正向作用,信息基础设施对物流行业技术效率有负向作用。根据相关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随机前沿分析方法 物流行业 东部地区 技术效率
  • 简介:环滇池地区即滇池流域,是云南省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最集中、最有活力的地区,也是集高原湖泊生态脆弱、历史文化多元融合等特征的典型区域.随着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一定特征.基于此,本文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平台对该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进行了时空分析.结果表明:随时间发展,环滇池地区产业结构以“三二一”高水平结构演进,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第二、三产业对地区GDP贡献最大;第一、三产业演进相关度最高,第二产业次之;产业结构空间差异由大到小,空间相关性越来越强,区域产业结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针对环滇池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形式及特征,结合滇池生态环境现实,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建议.

  • 标签: 环滇池地区 产业结构 时空特征
  • 简介:文章在深入分析民族地区乡村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党委领导为根本,乡镇政府、乡村社会组织、村委会及村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治理共同体路径,为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乡村的发展与振兴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 标签: 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 乡村治理 治理共同体
  • 简介:为了更加深入、细致地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每一个孩子个性化成长,台湾地区行政当局将中小学生补偿教育作为重要突破口,实施了“教育优先区计划”“课后照顾服务”“补救教学”等以课后辅导为主题的补偿教育方案。分析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生补偿教育的发展背景与动因、内容与成效,本文提出应从以下三方面提高我国大陆地区中小学生补偿教育发展水平。第一,明确补偿教育的目标定位和责任主体;第二,加强对补偿教育政策的全面布局和顶层设计;第三,增加弹性课程,开发地方特色课程。

  • 标签: 补偿教育 教育平等 课后辅导
  • 简介:文章以民族地区所辖9个省区作为研究单元,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运用年际变动指数、年际集中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数学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方法,分析近10年来其入境过夜游客流的年际变化、时间分布、空间格局等并得到相关结论:1)以2013年为分界,民族地区入境过夜游客人数在2008—2012年与2013—2017年两个阶段均呈现“下降-回升-增长”态势.2)民族地区入境过夜游客流量呈现“南重-北轻”两极化分布的空间格局.3)从年际变化程度看,近10年民族地区多数省区的入境旅游市场需求变化较大,客流较不稳定,年际分布较集中;从空间集聚程度看,民族地区入境过夜游客的空间集聚程度较高.最后,从合作共赢视角提出了整体促进民族地区的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建议.

  • 标签: 入境过夜游客 时空演变 民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