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乙酰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然而传统的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的制备方法,存在产品收率不高和制备钠砂的过程安全性差的缺点.改进制备方法,直接以醇钠(甲醇钠、乙醇钠和叔丁醇钠)代替钠砂作为催化剂,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并改进蒸馏的方法.结果显示乙酰乙酸乙酯的收率可达到55-74%,均优于教材的实验结果.

  • 标签: 乙酰乙酸乙酯 醇钠 有机化学实验 Claisen酯缩合
  • 简介:利用废陶瓷辊棒作为主要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多孔轻质莫来石材料,研究了配方组成对莫来石材料的晶相、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试样的晶相结构;采用排水法测试试样的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采用万能试验机检测试样的抗弯强度;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的显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试样经煅烧后形成多孔的莫来石材料,当SiO2含量增大到6%和8%时,得到单相的莫来石材料.试样中具有一定量的玻璃相,试样中均匀地分布着微米级的微孔,随着SiO2含量从0%增加到8%,微孔数量增加,孔径增大,显气孔率从2%增大到35%,体积密度从3.10g/cm3减小到2.07g/cm3,在莫来石含量提高和气孔率增大的影响下,试样的抗弯强度先增加后下降.

  • 标签: 莫来石 废陶瓷辊棒 晶相 力学性能 显微结构
  • 简介:以聚砜(PS)为膜材料,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添加剂,通过相转化法在无纺布基膜上制备高通量纳滤膜。主要研究添加剂含量、蒸发温度、蒸发时间等制膜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考察膜对染料废水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PVP含量为3%,溶剂蒸发温度为100℃,蒸发时间为0.5min时所制得的纳滤膜分离性能最好。在0.6MPa、25℃下该膜对低分子量染料的截留率可达99%,且通量达到82L/m2h,可用于染料废水处理。

  • 标签: 聚砜纳滤膜 相转化法 高通量纳滤膜 染料废水
  • 简介:以龙岩膨润土为原料,氟化钠为改性剂制备钠基蒙脱土.采用水热离子交换法,将镧离子和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阳离子交换到蒙脱土的层间得到改性蒙脱土,并对其结构和抗菌性能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法(XRD)分析发现,改性蒙脱土的层间距发生了变化;红外光谱测试(FT-IR)结果显示出相应的离子吸收峰,说明镧离子和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阳离子确实交换到蒙脱土层中.抗菌实验结果表明,CTAB-La-MMT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us.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的最小抑菌浓度(MICs)分别小于200mg/L和400mg/L,其抗菌效果比Na-MMT、La-MMT和CTAB-MMT改性蒙脱土都好.

  • 标签: 镧离子 季铵盐 改性蒙脱土 表征 抗菌性能
  • 简介:研究电化学方法制备高铁酸钾,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电解液KOH浓度16mol/L,电解时间为6h,反应温度为65℃,阳极表观电流密度为50A/m^2,制得高铁酸钾的浓度可达5.72mmol/L。对高铁酸钾强化电动修复技术去除土壤中的苯酚进行初探,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苯酚污染的修复效能,在反应120h后,苯酚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而且产生的Fe(OH)固体无毒无害,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 标签: 高铁酸钾 电化学制备 电动修复 苯酚污染 去除率
  • 简介:在室温下,用六水合硝酸锌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通过扩散三乙胺制备了金属有机框架结构(MOF-5)的纳/微米颗粒.通过控制反应体系中水的含量,得到了不同形貌的纳/微米颗粒.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MNMOF-6的形貌为纳米颗粒的聚集体,每个纳米颗粒的直径为50-100纳米,样品MNMOF-7,MNMOF-8和MNMOF-9的形貌分别为棒状、针状和带状,我们对不同形貌的MOF-5纳微米颗粒的氮气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

  • 标签: 扩散方法 金属有机框架结构 比表面积 孔性结构
  • 简介:通过对高强特厚板材料热影响区的脆化、冷裂纹和层状撕裂等焊接性能的分析,得出Q345GJC钢材焊接性能较差的结论.对高强特厚板焊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应用于某超高层钢结构制作监造中,焊缝合格率达到100%,有效的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 标签: 高强特厚板 预热温度 层间温度 焊接线能量 碳当量
  • 简介:采用微波法辅助提取苦参总黄酮,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料比及微波功率为自变量,苦参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分析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6min,液料比25:1(mL/g),微波功率400W.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量达到12.67mg/g.

  • 标签: 响应面法 苦参 总黄酮
  • 简介:采用外加磁场对碳氮共渗的20CrMnTi钢进行磁化低温电解渗硫处理,着重探讨了磁化低温电解渗硫工艺的影响因素,特别是添加剂和磁化作用的影响,进而优化工艺参数,并利用摩擦磨损试验研究该渗硫层的减磨特性.结果表明,添加剂K3Fe(CN)6有效降低盐浴粘度,提高电导;外加磁场改善了电解质的分散能力,提高盐浴的电导和稳定性,促进渗硫过程的进行,延长盐浴寿命.外加磁场的低温电解渗硫最佳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0.2A/dm2,外加磁感应强度0.07T,添加剂1%K3Fe(CN)6,温度190℃,时间15min.获得20μm左右厚度均匀的渗硫层,明显降低摩擦系数并显著提高了工件的抗磨损和抗咬合能力.

  • 标签: 20CrMnTi 磁化 低温电解渗硫 减磨性
  • 简介:根据高炉炉壳生产实际,分别使用气电立焊和埋弧自动横焊两种焊接工艺对50mm厚的BB503型炉壳用钢板进行焊接,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无损探伤,对焊接接头进行拉伸、侧弯、冲击、硬度等性能测试,并对焊接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BB503炉壳用钢的气电立焊和埋弧自动横焊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和冲击吸收功均大于母材,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焊缝区及热影响区的显微维氏硬度分布和热影响区的组织均匀性均显著优于传统的CO2气体保护焊和手工电弧焊接头。气电立焊和埋弧自动横焊工艺可以替代CO2气体保护焊和手工电弧焊工艺用于高炉炉壳焊接制造。

  • 标签: BB503钢板 气电立焊 埋弧自动横焊 焊接工艺 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