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合作研究是当前研究倡导的新范式,也是国际国内加强研究的新趋势。目前,不断涌现不同国家研究者的合作研究,国内教育领域也持续出现高校和基础学校合作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合作研究样态。由于诸多原因,区域教育合作研究在我区并不多见。笔者新近参加鉴定的区级课题“大课间活动有效开展实践与研究”。是难得一见的新样本,为区域合作研究提供了典型案例。

  • 标签: 区域合作 典型案例 区域教育合作 实践与研究 学校合作 教育领域
  • 简介:〔摘要〕小学时期的美术课堂教育是发掘与培养学生艺术思维的活动。浓厚的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教育与学习兴趣相辅相成。转变传统观念,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利用学生对具体事物的热爱,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艺术情景中认识美术,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兴趣教学理念的主要内容。

  • 标签: 〔〕小学美术兴趣教学方法研究
  • 作者: 周世维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5-15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
  • 机构:〔摘要〕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中面向幼儿开展的最主要游戏活动形式,必须通过教师科学的观察与评价,以面向幼儿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本文对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观察与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对常用的观察方法,如环视法、跟踪法、以及定点法进行分析,并探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评价要点与内容,望能够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指导及参考。
  • 作者: 王建兰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10-20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10期
  • 机构:所谓低结构材料,我的理解就是其结构松散,可变性强,内容宽泛。在现今大力倡导幼儿自主性活动的形式下,低结构材料发挥的作用日趋重要。布鲁纳曾说过“教育对象是在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中进行学习,教师提供的材料,必须尊重幼儿在心理发展上的不同速率”。因此,区域中投放的材料如果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那么幼儿将无法与操作材料产生相应的动态性的互动,就不能也无法获得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和各种经验的积累,因此如果我们在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中多考虑其层次性、递进性,将能够满足幼儿的不同发展需求。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孙文峰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 机构:实施素质教育,是世纪之交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作为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的中国,要提高综合国力,且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唯有改革教育,提高全民的素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兴趣是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内在起点和学生个性完善发展的组成部分。兴趣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能唤起学生的自觉性。要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要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因为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学习内在动力、智慧、潜能的充分发挥,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只有学生乐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 标签: 〔〕激发兴趣质量效率
  • 作者: 王丽萍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5-15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
  • 机构:〔摘要〕民间剪纸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美术式样,千百年来一直结合中国各地的民俗和民众的愿望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品种之一。湘版美术教材中,每册都有关于剪纸的内容,剪雪花、剪小动物、剪各式各样的窗花作品等。可见剪纸在小学美术课中的地位之重。教师应重视民间剪纸的教学方法,通过借助电教媒体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介绍民间剪纸的概念、范围及基本特征,使学生喜爱剪纸,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爱国热情和创新能力。
  • 简介: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教育形式。幼儿亲自动手,自由发挥,从选择游戏材料到完成游戏内容,都是由幼儿按照自己的情趣和爱好自主完成的游戏活动。

  • 标签: 〔〕区域活动创新意识
  • 简介:习惯可以说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它是在人的生存、生活实践中经多次重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能有一个好习惯终身受益,因此从低年级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因素。

  • 标签: 学习兴趣 小组评价 合理利用 学生 激发 人的生存
  • 作者: 任国民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 机构:〔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对于理解力和想象力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有时会难以理解,甚至望而却步。要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的这种状况,让学生真正丢掉包袱学数学,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开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源动力,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进取,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会摆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 作者: 唐洪梅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
  • 机构:〔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应该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等。
  • 作者: 丁帮峨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 机构:〔摘要〕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习英语,实践为主。英语学习的启蒙,首先要重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更要重视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长期坚持,反复操练,把学习和应用英语变成一种习惯、一种快乐、一种能力。本文对小学英语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
  • 简介:〔摘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原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能使学生努力求知,勤奋钻研,乐此不疲。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小学数学兴趣教学方法研究
  • 作者: 刘兰英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 机构:〔摘要〕在高中阶段,政治课既是门政治理论的学习课,也是一门开展思想学习的教育课。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离不开政治教育。鉴于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科多,学习压力大,加之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对学生的影响,我们要上好政治课必须要克服一些不利的因素,努力把学生引入正常的轨道。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我依据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开展好政治课教学。
  • 作者: 彭振光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6-16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6期
  • 机构:〔摘要〕田径作为体育运动的基础,素有“体育之母”的美誉。小学体育教师通过田径课程的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小学生的体质,获得健康的体魄,还可以培养小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理念的重要教学内容。
  • 作者: 何淑娴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5-15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
  • 机构:当代中学生大多都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一种任务,大都在老师、家长的强制下学习,使得学生的成绩总是不理想,从而也造成了家长、学生、老师的烦恼。尤其对于数学学习,这种现象更加突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呢?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教育实践认为,至关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他们对学习感兴趣了,他们才能主动的、快乐的学习,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体来讲,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达霖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
  • 机构:〔摘要〕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对文言文教学做了相关探讨。
  • 作者: 杨勇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
  • 机构:〔摘要〕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化学学科的作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只要化学教师在每一个环节上多探讨、多下工夫,化学教学质量就会越来越高。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