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互联网+"思维的不断深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生成性学习资源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资源形态。为此,文章介绍了生成性学习资源的概念和特征,提出了生成性学习资源的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并构建了生成性学习资源的设计框架;同时,文章从学习平台、教师、助教、学习者四个层面,重点分析了生成性学习资源的实施策略,并依托蓝墨云班课,总结出"吸引—推—拉"型学习资源生成机制。此外,文章还提出了利用生成性资源破解传统教学困境的建议。作为学习资源未来发展的新形态,生成性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实施策略对于促进知识创新、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互联网+” 生成性学习资源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蓝墨云班课
  • 简介: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建设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我国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对我国中小幼教师专业标准实施情况的调查发现,标准颁布几年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把贯彻落实专业标准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和举措,采取多种形式重视加强关于标准的认知和培训,取得了较好实效。另一方面,调查分析认为,通用合格标准不能满足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不同学科教师对更有针对性具体标准的需求;示准的具体实施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落地难的问题。解决策略一是需要在通用标准基础上为不同学科、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进一步开发不同的教师专业标准,二是开发出标准文本向实施策略转化的恰当路径,在标准文本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之间建立联系,使标准得以更好地实施

  • 标签: 中小幼教师 教师专业标准 示准开发 示准实施
  • 简介: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高等教育战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任务,是服务新一轮振兴的时代责任,是回应人民新期盼的有效举措,是高等教育实现发展阶段转换的必由之路。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正确认识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履行全面职能的关系、供给侧改革与综合改革的关系、尊重规律与大胆创新的关系,重点是优化高等教育供给结构、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供给质量和增进供给主体活力。

  • 标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 简介:《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实施三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政策文本、普及水平、条件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组织领导是影响提升计划实施效果的五大因素。要提高实施效果,需要在政策文本的普识度和指导性,特校的招生能力、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特校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与康复服务、辅具配发、家庭资助,教师待遇、特教师资培养培训、课程教育改革,七部门的沟通合作等方面多下功夫。

  • 标签: 特殊教育 提升计划 实施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民办学校的产权问题是民办教育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民办教育发展政策的首要问题。原有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没有能够很好地回应和解决这一问题。新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新法实施分类管理,为处理民办学校产权问题提供了依据和条件。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是现阶段国家层面民办教育政策制定和处理好产权问题的重要机遇。本文回顾了民办学校产权问题的概念及重要性,分析了原《民办教育促进法》处理民办学校产权问题的缺陷和不足,阐述了《民办教育促进法》新法对优化民办学校产权问题的进展,提出了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中解决产权问题的基本思路。

  • 标签: 民办学校 产权 民办教育促进法 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
  • 简介:近年来,中小学校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问题日益关注,其着力点由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渐转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以成都市玉林中学国家课程校本化具体实践为例,通过对样本学校个性化实施国家课程的基本思路与做法的解读,阐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路径和策略方法。

  • 标签: 国家课程 校本化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