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2是实施《西安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的重要一,全市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六全会和市委九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

  • 标签: 2002年 西安市 档案工作 档案服务 业务建设 法制建设
  • 简介:是由湖南省档案局、湖南省档案学会于1981创刊的,目的是为全省档案工作者专业化、知识化服务.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份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的省一级期刊,也是全国档案事业类核心期刊.2003,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正式更名为,在保持刊物原有学术研究、业务指导、经验交流和知识传播的宗旨的基础上,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市场的挑战.为了促进档案学术论文的规范化建设,笔者对()2002和2003度双月专业版发表的有关档案专业文章(不包括卷首语、专稿、会议报导、读者文摘等),按其特征和标志进行了统计与分析,试图为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档案时空》 专业期刊 002—2003年 载文分析 引文分析
  • 简介:1978的改革是从国有企业扩大自主权开始的,但开始时进展并不快。而在农村地区早在十一届三全会前后已在自发地贴近了改革。如安徽省,1977全省28.7万个生产队有67%的队人均收入不到60元,约占25%的队人均在40元以下。19776月,万里临危受命,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反复讨论,安徽省委197711月15日至22日制定了《关于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简称省委六条),强调农村一切工作要以生产为中心;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允许农民搞正当的家庭副业,产品可到集市上出售;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

  • 标签: 一号文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央 农村经济政策 农村地区 生产队
  • 简介:日前,2010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在西安召开。会上对中国GIS优秀工程奖、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奖等进行表彰,日照市的“地下管线普查与信息化建设”项目通过严格的初审和正式评审,荣获“2010。中国GIS优秀工程银奖”。

  • 标签: GIS 日照市 城建档案馆 中国 工程 地理信息产业
  • 简介:1911辛亥革命后,四川省(包括成都和重庆在内的广大地区)进入了一个政权频繁更迭的时期。1911—1914先后在重庆建立了中华民国蜀军政府,在成都建立了大汉四川独立军政府,而后两军政府合并成四川军政府。1915以后,又有陈宦、蔡锷、罗佩金、戴戡、刘存厚及熊克武、杨庶堪等人先后在四川政治历史舞台上亮相,轮番控制四川军政。对1911—1914的三次政权机关更迭的有关问题,笔者已作了初步论证。①本文主要研究的是1915以后的四川军政机构沿革问题。

  • 标签: 1915—1920年 四川 军政机构 陈宦 军政府 蔡锷
  • 简介:很多人认为揭帖是“明制,内阁直达皇帝的一种机密文件。其后使用渐广,凡公开的私人启事也称揭帖,其不具名而有揭发性质者称为匿名揭帖。”但实际上,“揭帖”作为一般文书名称使用的渊源很早,并不是明代以后由机密文件转化而来的。

  • 标签: 明清 揭帖 考证
  • 简介:一、《杨克献请改技术职上铨叙局长禀》原文禀具禀人赣省官立监狱专门学校毕业生杨克献(籍隶江西上饶)为请改应考技术职事。

  • 标签: 技术 民国档案 局长 考析 毕业生
  • 简介:1982,中华书局出版《史记汉书诸表订补十种》,其中,梁玉绳的《人表》内容最多,比重最大。《人表》是对班固《汉书·古今人表》的考订之作,学术价值很高,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中华书局版的点校是名家手笔,十分精良。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该书的标点仍有一些疏漏之处。

  • 标签: 中华书局 人表考 标点 考异
  • 简介:<正>印章,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许慎在《说文解字》对印是这样解释的:“信,执政所持信也”。段注:“凡有官守者所持之卩信曰印”。《六书精蕴》曰:“卩,古节字,限制也”。《周礼·掌地官节》有:“货贿用玺节”一语,汉代郑康成注释说:“玺节者,即今之印章也”。刘熙在《释名》释“玺”字说:“玺者徒也,封物使可转徒而不可发也”。它的用法,就是将物件用麻绳捆扎起来,在绳的结上,用泥封固,然后再用印章捺在泥上。这似乎和现在用火漆固封手续一样,这种有印章捺过的泥名叫“封泥”。秦始皇统一天下,命用楚玉刻成玉玺,印文是丞相李

  • 标签: 印章艺术 档案 说文解字 印文 秦始皇 汉代
  • 简介:在古城西安诸城门,小南门无疑是大名鼎鼎而又颇富平民色彩的一个.如同西安的城墙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一样,小南门也以其传奇的变迁,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可惜至今人们尽管感其亲切,时常腾之于口,却很少有人能说清它的来龙去脉.本文谨据西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对小南门的变迁作一简单的述:

  • 标签: 城门 城墙 古城 考述 变迁 平民
  • 简介:蒙古族摔跤又名“搏克”,分传统搏克和厄鲁特搏克两种。厄鲁特搏克是蒙古族传统搏克与新疆维吾尔族传统摔跤“切里西”结合的产物,经过长期发展演变,成熟为今天的“沙力搏尔式摔跤”,是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之一,受到国内外关注。

  • 标签: 蒙古族 厄鲁特搏克 起源 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