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23年前,我刚到西安不久,曾在履门东柳巷住过三年。那是一个紧靠马路的大杂院,一进大院的第一户就是我家。所谓家,是一间十六平方米的房间,搬去之前,自己又在门口搭了一个厨房。先进厨房,再进房间,无形中将实用面积扩大了四平方米。这间房子不是我的,是一个拐弯亲戚的,她借我住,

  • 标签: 房间 平方 厨房
  • 简介:这张照片应该是摄影者站在小东门(内治门)附近拍摄的。大东门(抚近门)北端的城墙,至少到小东门之间的一段已经全部坍塌了.碎砖遍地,远处大东门门楼无踪,孤独伫讧,唯有瓮城保存完整。昔日缓缓流过的护城河变成了宽阔的东顺城衔,车马行人往来其间,街道两侧竖立起一根根电线杆。城墙内,沿旧城墙边房犀成排,错落有致。摄于20世纪30年代。

  • 标签: 城墙 摄影者 护城河 电线杆 碎砖 坍塌
  • 简介:在现代档案学理论中,来源原则是“一原则中的原则”。正如德国档案学者布伦内克所说,随着来源原则的完善和发展,它逐渐被公认为既是档案整理原则,又是组织原则,也是研究原则。这一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更为普遍的表现形式是宗理论。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档案理论最基本的认识就是:宗是一个独立的机关、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机整体,同一档案宗的文件不能分散,不同档案宗的文件不能混淆。从理论渊源看,我国的宗理论是在前苏联档案界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莫斯科公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源自于来源原则,是以来源原则为基础形成的具有一定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

  • 标签: 档案整理 定义 组织原则 档案全宗 档案工作 社会活动
  • 简介:根据前文宗定义,笔者认为宗原可表述为以下两条:第一,不同宗的档案不能混清,但允许有条件的分割。第二,同一分支宗的档案不得分散,不同分支宗的档案不能混淆。一、两条原则释义宗原则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是为解决同一机

  • 标签: 全宗理论 专业档案馆 国家档案局 文书处理工作 县档案馆 郝存厚
  • 简介:出于经世之目的,清末大吏李棻在民族危亡之际提出了通过设藏书楼、开译书局、广立报馆、选派游历等方式进行社会教育的思想。在他的思想影响下,近代中国的社会教育获得了空前发展,进而促进了中华民族素质的提升。

  • 标签: 经世 李端棻 社会教育 民族素质
  • 简介:细说引目录杨培鹰引目录,也即案卷文件目录,又称“卷内文件目录汇集”,是一种在案卷目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宗为涉及范围,以宗内的所有文件为检索级别,并反映了宗内档案实体排架顺序的新型档案检索工具。“具体说来,就是以宗为目录单位(或按案卷目录或...

  • 标签: 全引目录 卷内文件 书本式 卡片式 案卷目录 档案工作
  • 简介:随着吊车吊臂升高,一座白色别墅出现在无线电视台记者李韵眼前。随着吊臂再升高,别墅游泳池底部清楚地现出两扇天窗。2月16日早晨7点,李韵到达香港九龙塘约道,坐2000元一台租来的吊车升到上空俯拍该座别墅。她的电视台旗下粤语组、普通话组、英语组三个频道共派了六七名记者驻守:有的盯着吊车,有的守在唐英年家门口,还有的随时写稿准备播报。“我们半小时就更新一次消息。”李韵说。

  • 标签: 唐英年 无线电视台 名记者 吊车 别墅 游泳池
  • 简介:一次机缘巧合之下的抓拍,成就了史上被翻印次数最多的特写照片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格瓦拉的肖像被赋予了太多意义和价值,但它的创作者收益甚微。同许多在古巴首都哈瓦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样,古巴裔美国记者奥兰多·拉佐儿时最常见到的“大人物”便是·格瓦拉。时值上世纪70年代中期,每当家中停电,拉佐的老祖母都会点起蜡烛;

  • 标签: 格瓦拉 抓拍 肖像 特写照片 美国记者 70年代
  • 简介:汉文》是清代严可均辑录西汉文章最全的一部总集。由于种种原因,其中还存在重出误收、张冠李戴、阙名不阙、误辑史家叙述文等阙误,略辨数则于此。

  • 标签: 全汉文 阙误 辨正
  • 简介:长期存放档案馆内的影象文献是否能安然无恙,主要取决于库房的状况。库房状况基本上是根据温湿度来评价的。部门标准55.1—84号规定,空气的最佳参数是:温度5—10℃,相对湿度45—55%。在这种状况下,空气中的微生物生长得很缓慢。一旦库房的湿度增大,孢子和芽孢就会萌发,霉菌和细菌就会形成菌落。真菌在繁殖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的孢子,对库房空气造成污染。

  • 标签: 最佳参数 象文 交链孢霉 青霉属 烟曲霉 芽枝霉属
  • 简介:该文针对省档案馆档案编号、编目、排列的复杂性、特殊性及其影响,阐述了编制档案宗名册对于进一步熟悉馆藏,夯实档案业务基础工作的意义,以及由此带来的启示。

  • 标签: 馆藏状况 档案全宗名册 作用
  • 简介:编者按:本文生动地记述了五十年代我国档案学理论上的重要原则'芬特'、'宗'的演变和由来,再现了曾三等老前辈对档案事业的殷切关怀和新中国档案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对当前档案工作的改革不失为很好的借鉴和启发.

  • 标签: 全宗 档案学理论 档案工作 中国档案 档案事业 立档单位
  • 简介:《新编档案管理学》在论述文件转化为档案的条件时认为:归档既是文件转化为档案的程序和条件,也是一般的标志和界限。”(邓绍兴、陈智为编著,第10页,1986年档案出版社出版)。我认为,这一观点虽然被我国档案学界大量的引述,但却有一点概括不够全面的微瑕。

  • 标签: 档案学界 新编档案管理学 邓绍兴 文件转化 文书学基础 机关档案室
  • 简介:档案工作走上正规以来,在一年一度的文书立卷归档工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本年度宗档案的情况写一个“说明”,通常称之为“宗介绍”或“宗说明”。但近年来,有的同仁认为这种称谓不妥,并将其改称为“立卷说明”,甚至在工作检查中,还口头要求下属单位也要相应改过来。其理由主要是因为这种“说明”是在每年立卷过程中形成的,它只反映了宗内单个年度的情况,而不是全面情况。为区别反映全面情况的“宗说明”,故只能称为“立卷说明”。笔者不赞同这种意见,建议还是称“宗说明”为好。一、分年度编写《宗说明》的由来。在50——70年代,甚至更晚一些时

  • 标签: 全宗介绍 全宗内档案 立卷说明 档案工作 文书立卷归档 立档单位
  • 简介:1942年5月初,西北制造厂因征地与四川广元下西坝农民周绍伯、李乾三、韩应坤、韩应明等人发生冲突。5月8日,西北制造厂厂长胡启陈率领数百人携机枪、手榴弹、木棒、绳索,开枪击伤割麦农民40余人,数百民众抬着受伤者,在广元城防警备司令门前及广元各大街道示威游行,得到了广元农会、

  • 标签: 广元 血案 民国 震惊 示威游行 制造厂
  • 简介: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文书档案案卷格式》已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技监国检发(88)O34号文批准为国家标准,从1989年3月1日起实行,结束了“案卷格式”各行其是的局面。我希望在“库内宗编号、排列”上也即早结束“不规范、不标准”,各行其是的局面。库内宗编号、排列问题,查过去规定,综合为三条:一、在档案库内,档案以宗为单位排列。二、宗排列,要按照档案形成的特点,保持宗之间的历史联系。三、

  • 标签: 全宗 国家档案局 进馆 历史联系 国家技术监督局 技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