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二战期间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武器(下文简称遗化武),解放后仍在我国多次发生伤人事件。最近,不到两年时间里就发生2003年8月4日齐齐哈尔市毒弹伤人事件。9个月后,今年的5月25日,在齐齐哈尔市的昂昂溪区一农民又挖出52枚炮弹。紧接着,7月23日、8月5日在吉林敦化、山西等地都发生毒弹伤人的事件。面对这累累罪状,日本政府却态度暧昧、行动迟缓;日本媒体对此事也反映麻木、冷淡。本刊一直关注着媒体对此事的报道,曾于2003年11期发表了王岭、杨慧明采写的《历史之痛还在延续——“8.4”芥子气中毒事件采访侧记》。本期刊发由赵乐、马利斌写的文章《历史之罪何时了?——“5.25“侵华日军遗化武挖掘现场采访札记》。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到记者们的现场采访,心中感受、真实见证等情况,读后会有所裨益。

  • 标签: 现场采访 历史 采写 侧记 媒体 记者
  • 简介:1945年8月9日下午5时左右,播音员靳迈从街上回到重庆中央广播电台。播音员潘启元对他说:“日本人可能无条件投降,现在正等着消息呢!”靳迈怀着疑惑的心情走进办公室,股长吴祥祜对靳迈说:“日本可能很快无条件投降,他们通过瑞士大使馆传递消启。你和小潘今晚加班等着吧!”靳迈兴奋地说:“好!”但他们等了一夜没有消息。8月10日下午4点,靳迈被外面熙熙攘攘的声

  • 标签: 中央广播电台 无条件投降 潘启 一杯水 这一天 倾城而出
  • 简介:"现在的幸存者中,年龄最大的有90多岁,最小的76岁,平均每年,都会有几十个人故去……"慰安妇万爱花的离世,又为历史关上了一扇窗,82年前开始的一场战争,及与之相关的暴行,随着当事者们的纷纷离世,逐渐被尘封。你可能无法想象,那些战争电影中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蓝本是何模样。在侵华战争中饱受蹂躏的中国慰安妇,被侵略者掳往日本强迫劳作的中国劳工,经历大屠杀在屠城中失去亲人的南京老人,当这些人物从电影胶片的黑白画面里走出,

  • 标签: 日本侵华战争 大屠杀 日本兵 中国劳工 黑白画 日本投降
  • 简介:近代以来日本逐渐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为了将全体国民改造为战争机器的零件,日本政府不断通过新闻传媒给大众"洗脑"。日本政府甚至发动女性作家,以利用她们温婉的文字来掩饰战争的残酷。在日本政府的威胁利诱之下,日本媒体最终堕落为军国主义的宣传机器。在一定意义上,战时的日本媒体也背负着战争责任。

  • 标签: 战争宣传 甲午战争 时事新报 抗日战争 林芙美子
  • 简介:2017年7月9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由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主办、《国际新闻界》协办的北大新闻学茶座(56)在夏日的燕园召开。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导师、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赵玉明结合近年主编的《日本侵华广播史料选编》和刚面世的《中国抗战广播史料选编》,与大家分享日本侵华广播与中国抗战广播史料整理与分析的经验和感受。

  • 标签: 史料整理 中国抗战 日本侵华 赵玉明 广播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 简介:<正>太平洋战争中,日军守备队撤出基斯卡岛,被认为是极其成功的奇迹般的战例。日本海军舰队趁着浓雾,轻松地钻过美军的包围网,把5200名守备队全部救出。而在宝岛上留下的写有“鼠疫患者收容所”的标牌,给登陆的美军造成巨大威胁,上演了一场活话剧。

  • 标签: 太平洋战争 守备队 收容所 鼠疫 海军舰队 唐纳德
  • 简介:报纸编辑学关于版面的定义是这样的:版面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版面是报纸发言的一种手段。读者透过版面,可以感受到报纸对各类新闻的态度和感情,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着这种态度和感情的牵引。因此,版面是报纸影响读者的一个很重要方面。

  • 标签: 《解放军报》 国际新闻版 版面编排 稿件选择 图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