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洪灾保险制度的构建有利于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分担由洪水灾害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在最大程度上补偿受灾人的财产损失。构建洪灾保险的法律路径不仅有助于实现上述目的,且是对当前国家政策呼吁和现实风险社会的回应。其立法形式应当逐步推进,由试点规则到成为《保险法》中巨灾保险篇章的组成部分;其基本运营路径应当由政府和保险人在各司其职的同时联合协作,共同有效的推进洪灾保险制度的落实;在事前构建联合巨灾保险基金制度,保证资金流动性以应对洪灾风险的即时性;在投保时实施强制基础保险加浮动的自愿机制,照顾不同种类风险承担者的现实需要,最后应建立洪灾保险的公估人机制,保障洪灾保险制度的后期实施。

  • 标签: 洪灾保险制度 联合基金 强制责任保险 保险公估人
  • 简介:随着“入世”后金融行业保护期的结束以及党的十八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的经济发展规则的确定,我国人身保险市场的开放程度和竞争程度逐步增强:市场主体数量和种类增多、市场集中度下降、费率市场化程度深化、产品创新层出不穷等。作为肩负保险业发展重任的我国保险监管机构,需要确定自身的监管政策取向,同时保险公司也需要根据监管取向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监管政策的松紧程度直接影响市场竞争程度,市场竞争程度与市场规模的关系为监管机构的政策决策提供参考。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省级行政区域人身保险市场为研究样本,选择适应我国国情的市场竞争程度和市场规模的代表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结合模型实证结果提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 标签: 人身保险 市场竞争程度 面板门槛模型
  • 简介:政府救济和农业保险是我国农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两种手段。理论分析表明:政府救济费用增加既有可能引起农民增加投保(汲水效应),也有可能导致农民减少投保(挤出效应)。基于2001至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开展政府救济影响农业保险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控制各省的上年受灾程度、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户受教育水平的基础上,人均农村自然灾害救济费对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人均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均产生显著的汲水效应。进一步引入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中的救灾支出作为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仍然支持实证结论。该研究对我国健全农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因灾致贫返贫现象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 标签: 政府救济 农业保险 农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 保险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