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税收是地方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税收区域转移会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文章对2004-2014年我国税收与税源的背离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存在显著的税收背离现象,税收与税源的背离度呈现越来越小的趋势,背离额却越来越大;同时发现我国税收区域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了“劫贫济富”的效应,主要是通过地方政府财力发挥作用.

  • 标签: 税收背离 区域经济差距 税源
  • 简介:山东是海洋大省,海岸线约占全国的1/6,具有发展海洋经济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自2012年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政策实施以来,山东省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工作格局,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扎实开展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工作,在推动现代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省示范区内海洋生物产业年产值达1597亿元以上,增加值占全目的比例超过30%。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工作在国家中期考核中取得了优秀成绩。

  • 标签: 海洋经济 经济创新 示范工作 政策导向作用 优越条件 创新体制
  • 简介:自2013年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以来,如何凭借金融助力经济发展成为一个备受国内外高度关注的问题。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金融资源分布不均匀,金融集聚程度差异较大,因而金融集聚溢出效应在促进“一带一路”经济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以金融集聚溢出效应为主题,从不同视角对金融集聚溢出模型进行梳理,据此整合构建“一带一路”金融集聚溢出模型,并对“一带一路”沿线省市金融集聚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进行归纳提炼,最后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标签: “一带一路” 金融集聚 溢出效应
  • 简介:利用2003-2013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省级面板数据,分别研究东中西部地区金融错配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科研产出效率低下的中西部地区倾向于通过更高的科研经费投入占比弥补效率低下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而金融错配的存在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分地区来看,东中西部地区金融错配对科研投入水平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中部地区的影响程度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影响不显著。政府应该一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缩小区域发展差异,促进人才、技术等资源向中西部地区聚集,另一方面也要加快完善金融市场制度,降低金融资源错配程度,使企业之间承担相对公平的资金成本,最终使中东西部地区均衡快速发展。

  • 标签: 金融错配 技术进步 区域差异
  • 简介:政府采购规模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各界关注,对省级政府采购规模进行研究分析,为讨论我国政府采购问题提供又一视角和途径。本文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2001-2012年政府采购规模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以探究影响政府采购规模的因素。结果表明,各省政府采购规模主要受该省经济发达程度、人口规模、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影响。经济发达程度及人口规模与政府采购规模呈正相关,市场经济发达程度与政府采购规模呈负相关。与此同时,通过分析比较发现,我国政府采购规模与最优采购规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基于此我国应促进经济稳步发展,

  • 标签: 政府采购规模 面板数据 经验分析 实证研究 省级 区域间
  • 简介:本文基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分析了其影响金融主体发展的基本路径.发现金融生态环境对于金融主体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法律诚信环境、政府行为与经济基础而实现。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2005-2014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区分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对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主体发展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的三大构成要素均与区域金融主体发展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三大构成要素中政府行为要素对于区域金融主体发展的刺激效用最大。法律诚信环境次之,最后为经济基础。未来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实际情况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政策制度,将有助于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尤其是通过法律制度和非制度性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在规范金融市场、助力金融主体效率提升上具有直接的正向刺激效用;同时应进一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规模的扩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本区域与外部的交流,营造更为开放的经济发展环境。

  • 标签: 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主体发展 法律环境 政府行为 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