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37000平方米展出面积、20场精彩活动、150家五星级酒店集团买家、500名海外买家、1520家优质展商、93500名专业观众……一组组数据,展现出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以下简称“绿博会”)的气象。12月7-9日,绿博会秉承“展示成果、促进贸易:推动发展”的宗旨,以“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发展”为主题,在福建省厦门市成功举办。

  • 标签: 气象 食品博览会 酒店集团 专业观众 展示成果 绿色生产
  • 简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603”这组数字特别敏感,无论是钟表上偶然巧合的时间,还是马路上汽车的车牌号,抑或出差、旅行入住酒店的房间号……

  • 标签: 文字 记忆 车牌号
  • 简介:基于2007年-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和外商直接投资与大气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以收入分权度衡量的财政分权指标与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正相关,以支出分权度衡量的财政分权指标与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负相关,FDI对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现阶段应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并完善外商直接投资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机制,建立环境治理跨区域财政合作机制,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标签: 财政分权 外商直接投资 大气环境质量 环境污染
  • 简介:汾渭平原迎'冬考'(美丽中国·热点)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启动,汾渭平原和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地区一起被列为重点区域,成为蓝天保卫战的主战场。生态环境部近日公布《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治理目标。今年冬天是汾渭平原被列为重点区域的第一个冬天。面对供暖季来临,减排压力增大,它将交出一张怎样的答卷?

  • 标签: 汾渭平原 行动方案 大气污染治理 京津冀 柴发合 地面站
  • 简介:在我国动力电池大规模退役的关键点,有关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争议再起。11月22日,宁德时代(CATL)副董事长兼首席战略官黄世霖在一个行业论坛上明确表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是个伪命题。'尽管关于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业内一直有争议,不少质疑者认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就是伪命题。但像宁德时代这样的动力电池行业巨头,基于自身的实际经验以及对电池技术的深入了解同样做出上述判断,无异于给近期越来越热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浇上一盆冷水。

  • 标签: 动力电池 储能系统 电动车 电池技术 动力蓄电池 伪命题
  • 简介:时代在不断地进步,人们的观念和旅游意识也在发生改变。由于国民拥有闲暇时间的增多,乡村旅游的生态体验成为了国民强烈的需求之一,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半壁江山的乡村旅游,在新时期的需求下,如何以乡村环境为依托,增强乡村旅游多样化、个性化、体验化的功能,是当前乡村旅游应当思考的问题。由于我国的乡村旅游产品在资源开发、经营理念、服务水准等方面还呈现滞后的态势,因此,要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开发,实现转型升级。

  • 标签: 生态体验 乡村旅游 资源 整合
  • 简介:农村三产融合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一种新的范式,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生产要素、产业组织、经营方式的角度深刻分析了农村三产融合内生动力的源泉。

  • 标签: 农村三产融合 内生动力
  • 简介:采用2001年~2015年中国276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劳动力流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城市经济密度、教育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后,相邻城市劳动力流入对本城市劳动力流入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相邻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相邻城市之间信息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显著为负。为此,各城市应结合自身优势,加强与相邻城市的互动,最大化本城市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避免造成效率损失,同时应提升本城市的信息化发展水平。

  • 标签: 基础设施 劳动力流入 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劳动力流入 交通基础设施 信息基础设施
  • 简介:伴随着2017年山钢金控项目制团队建设各阶段工作的逐步推进、创效落地与奖励兑现,"项目制团队建设"这一具有山钢金控特色的管理创效模式也日臻完善、成熟,并得到了山钢金控各单位乃至山钢集团公司的认可。

  • 标签: 团队管理 项目制 为动 激励 团队建设
  • 简介: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6)中劳动力流动的微观数据与31个省份的区域特征数据,研究公共服务对劳动力流向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劳动力个体及家庭异质性对其流动中公共服务偏好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与劳动力转移正相关,劳动者除了追求经济收益外,更倾向于流入基础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较高的城市;个体特征中,受教育程度强化了劳动者流动中对基础教育和医疗服务的偏好,而年龄因素只对地区教育水平敏感,且随着年龄的上升,影响效果减弱;家庭特征中,16岁以下子女数和家庭教育支出显著影响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对教育水平的偏好,而家庭老人数和家庭医疗开支提高了劳动者向高医疗水平地区流动的几率。这表明外来人口在平等享受流入地公共服务方面初见成效,然而劳动者流动在一定程度上背负着让个人及家庭享受更好教育与医疗的使命。为此,政府应增加流入地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其覆盖率和可及性;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劳动力能够享受到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劳动力流动中的制度障碍;完善流动人口档案,充分发挥基层居委会、社区医院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作用。

  • 标签: 公共服务 劳动力流动 劳动力转移 基础教育 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