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农村公共服务是城乡经济发展重要支撑,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可显著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也要求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确保2030年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双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实证研究农村公共服务与城乡经济发展。结果表明,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具有显著作用。通过进一步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发现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不充分,存在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大,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资金来源短缺以及建设水平无法满足农民需求等问题。因此,在“三农”工作中应以维护农民利益为宗旨,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 标签: 农村公共服务 城乡经济发展 面板数据 城乡差距
  • 简介:发展普惠金融已被纳入到"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战略目标。选择2005年~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收敛性特征,结果发现:从全国来看,经济发展、政府干预和人力资本质量等因素对普惠金融发展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市场化和信息化等因素却对其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分地区来看,这些因素同样对普惠金融发展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性影响;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说明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差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缩小,并且都收敛于各自的稳定水平。

  • 标签: 普惠金融 金融发展 影响因素 Σ收敛 Β收敛
  • 简介:从金融发展结构、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三方面探讨金融发展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内在逻辑,考察1994--2014年间我国金融发展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体来看,金融发展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集中在金融发展结构方面,而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的作用并不显著。从地区来看,金融发展结构和效率成为促进东部地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变量,而在中西部地区,只有金融发展结构成为促进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的作用十分微弱。在此基础上就金融发展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协调各地区金融均衡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标签: 金融发展结构 金融发展规模 金融发展效率 劳动生产率
  • 简介:选取29家中国上市券商,根据流动比率、产权比率、货币资金和短期债务比等14项财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上市券商的竞争力。研究结果显示,盈利能力、增长潜力、现金质量、短期负债能力和长期负债能力等5个公因子是影响中国上市券商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子。其中盈利能力因子的占比最大,是上市券商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首选因子。

  • 标签: 因子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上市券商 竞争力
  • 简介:以2011—2014年湖南武陵山片区31个县市为分析样本,通过全局DEA方法测度了各个县市的扶贫效率,总结了其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构建空间自回归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扶贫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湖南武陵山片区扶贫综合效率有所提高,但还存在着大约45%的效率提升空间;各县市扶贫效率的空间集聚态势较为显著,基本形成了湘北、湘中效率高、湘西效率低的局面;影响因素检验表明,劳动力比重对扶贫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城市化可能会引起扶贫效率的降低,财政分权和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显著为正,有助于区域扶贫效率的提高。

  • 标签: 武陵山片区 扶贫效率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基于贸易附加值核算框架,本文采用WIOD数据库1995~2009年跨国制造业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工具GMM方法实证检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总体上显著促进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且该提升效应主要体现在制造行业中间品出口上;在细分服务类型上,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行业总出口、中间产品出口及最终品出口形式实现的国际竞争力均具促进作用,消费性服务业仅显著提高制造行业最终品出口,公共服务业对总出口和中间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对最终品出口的影响不显著;金融、设备租赁及咨询、技术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对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效应相对较大,而零售及交通运输的影响相对较小。

  • 标签: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 国际竞争力 增加值贸易 生产性服务业
  • 简介:在简单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利用单一指标测度同构水平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测度同构水平的多指标复合重合度模型。基于该模型测算了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的复合产业同构度和复合创新同构度,利用面板数据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创新同构对产业同构的引致关系。结果表明,创新同构引发了产业同构,但反过来却不成立。对造成该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 标签: 长三角 高技术产业 创新 同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