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审计独立是近代中国审计立法和审计制度构建的主要原则,但近代中国的审计制度并未真正实现独立。清末新政筹设独立审计机关是为牵制内阁、巩固皇权;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审计处隶属于行政机关,此后的审计院为大总统控制,皆非独立;国民政府时期,审计的独立性有所加强,但在国民党独裁专政之下,审计机关的独立性相对有限。近代中国独立型审计制度及其实践表明,审计制度效能的发挥需要良好政治体制的支撑以及完备财政制度的配合,应赋予审计机关强有力的监督手段,并给予审计人员以特殊的职务保障。

  • 标签: 审计独立 监审合一 独立型审计制度 中央审计委员会 国家审计 审计机关
  • 简介:民国时期是近代中国国家审计建立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基于职业化的角度考证近代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人员准入、职务职称评定、独立性保障、职业道德建设以及后续职业教育等方面形成的各种规章制度,发现近代审计机关业存在的专业人员比例偏低、裙带关系明显、人员流动频繁等制约审计职业化发展的问题,这对当前审计职业化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标签: 国家审计 职业化 审计人员 民国 职称制度 审计法
  • 简介:著名中年经济史学者曹均伟副研究员,最近在他的新著《中国近代利用外资思想》一书中,对近代中国进步经济思想精华的重要部分——利用外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的研究.作者以近代利用外资思想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线索为经,以近代人物有关的观点、主张及其实践活动为纬,认真而深入地考察和评价了我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库中的进步思想,展示了可喜的研究收获和成果.《中国近代利用外资思想》这本专著近二十万字,分别论述了中国近代利用外资思想的代表人物思想的历史演变和若干特点;近代利用外资思想的渊源,近代利用外资思想的产生,近代利用外资思想的发展;近代利用外资思想的成熟和近代利用外资思想的补充.全书史料翔实,观点新颖,行文流畅.书中所研究

  • 标签: 利用外资思想 中国近代 近代中国 学术思想 经济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 简介:一、近代中国会计学术思想与会计学派形成的时代背景近代中国处在中西文化科学交汇并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代.会计,作为一门服务于社会经济生活与物质生产的科学,也不例外.会计科学的中西矛盾和冲突,表现为适应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会计向何处去的问题,是保存传统与反传统的矛盾和冲突.具体地说,是走中式簿记改良的道路,还是走西方借贷会计彻底改革的道路.由此而引起的中国会计史

  • 标签: 中式簿记 学术思想 中国会计 近代中国 西式簿记 改良派
  • 简介:我国著名会计史学者、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教授赵友良先生的新著《中国近代会计审计史》一书,最近已正式出版.这部会计学史专著是作者继《中国古代会计审计史》(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曾被国家财政部评为优秀教材)专著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续篇).就笔者所知,早在1985年,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就安排请赵友良教授负责研究和编写中国会计审计史.《中国近代会计审计史》一书分为“会计审计法制化规范化时期——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和“中国近代会计审计思想”两大部分.全书分别论述了北洋政府时期的会计审计,国民政府时期的会计审计,中华民国时期的民间会计和民间审计以及中华民国

  • 标签: 审计史 近代会计 会计审计 古代会计 中华民国时期 国民政府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