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自2014年首单供热收费权资产证券化产品成功发行以来,越来越多的供热企业通过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来融资。高新热力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成功发行,不仅盘活了供热资产,解决公司发展的资金困境,也为高科(集团)公司在资本市场创新融资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既是集团公司非上市业务首单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也是西安市首单发行成功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说开创了陕西省乃至西北公用事业类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先河。对创新资本运作思路,资产运营管理等都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的意义。

  • 标签: 资产证券化 供热收费权 计划管理人
  • 简介:分析师是资本市场有效运行必不可少的参与者,以实地调研这一分析师常用的私有信息搜集手段为研究对象,可检验分析师在实地调研过程中获取的信息是否有助于降低其与同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产生信息溢出效应。基于2012-2016年接受分析师实地调研的深圳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实地调研有助于提高分析师对被调研对象的其他同行企业的盈余预测准确度,说明分析师实地调研具有信息溢出效应;而当同行企业公开披露的信息质量较高时,分析师实地调研的信息溢出效应将会减弱,说明在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上,市场公开信息与分析师私有信息之间存在互替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管制行业,由于行业层面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权重相对更大且行业整体的信息透明度相对更低,分析师实地调研的信息溢出效应更加显著。

  • 标签: 证券分析师 实地调研 溢出效应 同行企业 公开信息质量
  • 简介: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是以PPP项目的未来现金流为基础资产发起的资产证券化,能够拓展PPP项目的融资渠道,有助于PPP项目的可持续发展。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涉及多方主体,交易结构及交易流程十分复杂。由于推行的时间尚短,目前我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实务走在了相关政策法规的前面;其次,资产证券化期限与PPP项目不匹配;再次,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收益率较低,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大;最后,由于体量小及标准化程度低等原因,二级市场的交易不活跃。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快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通过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化解期限错配,实现产品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合理匹配,刺激二级市场交易,增进PPP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

  • 标签: PPP 资产证券化 交易结构 期限错配 风险管理
  • 简介:文章以案例分析的方法,检验了金融创新过程中的信号传递及其作用机制。作为中国早期资产支持证券(ABS)的发行者,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采用价格机制和各种非价格机制,以缓解金融创新中引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文章以此为案例,着重比较分析在现实的金融市场中,价格机制和非价格机制的信号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可以连续发行证券的情况下,以价格作为金融创新的信号传递更为有效,公司到期偿付行为是信号机制有效发挥的基础。研究结果支持了Welch(1989)的理论,也为中国的市场实践和金融监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 标签: 金融创新 信号传递 价格机制 资产支持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