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近期我国提出开展生育保险并入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将生育保险基金并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一核算、统一支出,生育保险基金由于政策缺陷、资金筹集及生育津贴待遇过度支出带来的风险将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产生较大外溢效应,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可能因此收不抵支。通过对全国以及试点城市珠海的数据分析,论证生育保险并入基本医疗保险可能产生的风险,并提出规范生育保险的参保范围和保险待遇、有效合并两项保险的经办机构和人员以及扩大生育保险待遇支出渠道的政策建议。

  • 标签: 生育保险 医疗保险 可行性 风险 收支平衡
  • 简介: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态势,结合财务学的趋势特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洞悉嵌入生态补偿矿产企业财务行为的内在机理,以此构建宏观政策与微观财务行为互动的矿产资源生态机制,尝试从微观层面采取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措施,旨在从源头预防和治理矿产资源所引发的生态问题。

  • 标签: 财务行为 矿产资源 生态补偿
  • 简介:增值税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目前作为我国的第一大税种,此项税收收入占国家税收总收的一半以上。结合工作经验,笔者谈谈对增值税偷税行为的审计方法。1.对少计价外费用偷漏增值税行为的审计。

  • 标签: 偷漏增值税行为 审计方法 偷税行为 计税依据 流转过程 国家税收
  • 简介:董监高减持股份行为可能会产生负面的经济后果,备受监管当局、投资者和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研究董监高减持股份行为是否会加剧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并考察分析师关注对董监高减持股份行为与股价崩盘风险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董监高减持程度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正相关,在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仍然稳健;(2)分析师关注越多,董监高减持程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越弱化。结果表明,董监高减持股份行为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分析师关注可以减弱董监高减持股份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本文对于全面认识董监高减持股份行为的经济后果,以及有效应对股价崩盘风险、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标签: 董监高减持股份行为 股价崩盘风险 分析师关注
  • 简介: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理论的发展脉络来看,立足微观主体行为开展研究已成为其重要特征。与此同时,微观领域学者也日益关注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文章在对经济周期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宏观经济周期以及经济不确定性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相关研究,并对该领域未来有价值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经济周期 宏观经济政策 企业行为 经济不确定性
  • 简介:会计准则是一种关于会计行为的规则,会计行为建立在一定的会计能力之上,政府会计人员的准则执行能力是影响政府会计准则执行质量的关键因素。政府会计准则执行涵盖了"从认知准则到生成报告"的动态过程,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政府会计准则执行循环。政府会计准则在理论与实务方面的创新,扩展了对政府会计人员的执行能力需求,具体表现为准则认知能力、职业判断能力、账务处理能力、报告编制能力等方面。从完善继续教育机制、改进会计职称评价机制、推进政府会计领军人才建设三方面探讨政府会计人员准则执行能力的培养路径,旨在提高政府会计人员的准则执行能力,促进政府会计准则执行质量的持续提升。

  • 标签: 政府会计准则执行 能力需求 执行能力 会计行为
  • 简介:文章在详细论述我国产业政策制度背景、国内外产业政策研究差异的基础上,兼顾理论分析和实证发现,对国家产业政策如何影响中国微观企业行为这一领域进行了综合整理和回顾;解析和对比各个研究范围的研究进程,提出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不足和局限;结合产业政策的缘起、制定、传导、实施背景,致力于产业政策研究问题的探讨与理论框架的构建,进而提出了中国产业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研究领域未来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与契机。

  • 标签: 产业政策 微观企业行为 五年规划 宏观经济
  • 简介:在股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大股东侵占公司利益已成为一种常态,导致了严重的公司治理问题。在此情形下,探讨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提高上市企业盈余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基于公司治理机制中的独立董事制度视角,利用2011—2015年我国中小板上市企业的样本,探讨独立董事声誉能否有效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结论表明:独立董事声誉可以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相较学者独立董事声誉,实务独立董事声誉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更显著;外部审计机构会为大股东掏空行为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因而在治理大股东掏空具有一定效用。

  • 标签: 独立董事 董事声誉 掏空行为 企业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 董事制度
  • 简介:为了做好民办学校实施分类管理后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的设计,课题组对河北省民办教育协会以及部分民办学校进行了走访和调研,了解到《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推行过程并不顺利。针对调研信息,本文对民办学校营利和非营利的政策差异进行了比较,指出了选择过程中的认识误区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民办学校分类选择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 标签: 民办学校 分类管理 政策法规
  • 简介:本文将结合目前较新的会计准则、制度,从谨慎原则的相关基础理论入手,并提出谨慎原则在会计实务中易于出现的问题,并最终提出谨慎操作“谨慎原则”的策略。

  • 标签: 谨慎操作 谨慎 原则
  • 简介:股价同步是否受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这在实证研究上是一个较少被检验的问题。本文利用2009-2013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内部控制质量是否提高资本市场信息率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股价同步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上述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公司外部信息环境较好的情况下。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相对于企业内部信息环境较好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对股价同步的抑制作用在内部信息环境较差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更高的会计信息透明度、更好的外部治理监督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质量降低股价同步、提高市场定价效率的作用。本文对于全面认识内部控制质量在降低公司股价同步、维持资本市场良好运作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也为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及相关监管政策的实施效果积累了新的经验证据。

  • 标签: 内部控制质量 股价同步性 分析师行为 信息环境
  • 简介:现代内部审计需要在传统的审计活动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风险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大多数首席审计执行官(CAE)在与董事会和组织第一道防线的高管交谈中,在执行《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过程中,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事实上,内部审计人员只有遵循“实务标准”要求,从组织战略目标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评估,才能确保内部审计发挥作用,保障并增加组织的价值。

  • 标签: 全球视角 内部审计人员 组织战略 创新 活性 审计活动
  • 简介:深入学习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在考察20世纪以来的12次金融危机的基础上,对系统金融风险发生的根源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我国当前系统金融风险面临的形势,提出了防范系统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将过去100多年引发金融危机的系统金融风险的根源与我国当前的金融形势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面临的系统金融风险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在党的领导下,采取打击金融腐败、适当收紧货币政策、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维护币值稳定、加强金融科技监管等相关政策来防止系统金融风险的发生。

  • 标签: 金融风险 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安全 金融监管 金融政策 金融形势
  • 简介:从整合审计角度切入,研究财务报表审计和内控审计由不同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时企业税收激进是否降低;接着,以我国内部控制和外部财务报表审计制度规范化为契机,探讨两者是否分别发挥出降低税收激进这种代理行为的作用以及探讨两者在影响税收激进方面有何种交互作用。以2011—2015年沪深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发现:非整合审计反而让税收激进上升;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质量或外部财务报表审计都能独立抑制企业税收激进行为;内部控制质量与外部财务报表审计在抑制企业税收激进方面存在着相互替代关系。研究结论拓展了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对税收激进行为的影响,对有效利用内外部资源管理企业避税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标签: 外部财务报表审计 内部控制质量 税收激进性 税收政策 税务筹划 企业税收
  • 简介:本文以我国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首先考察了管理者自信对企业会计稳健的影响,结果发现管理者自信程度与企业会计稳健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刻画不同自信程度对企业会计稳健的影响差异,将管理者自信分为自信不足、适度自信与过度自信三个类型,发现自信不足与企业会计稳健之间的关系不显著,但适度自信管理者会提升企业会计稳健,而过度自信管理者会降低企业会计稳健;进一步检验发现,管理者自信程度与企业会计稳健呈倒U形关系。其次检验了2010年我国开始实施的融资融券制度对企业会计稳健的影响,发现引入融资融券制度后,与控制组样本相比,处理组样本企业提高了会计稳健;在此基础上将管理者自信与企业会计稳健的关系置于融资融券背景下,研究发现管理者自信与企业会计稳健的负相关关系仅存在于非融资融券样本组。这些结果表明融资融券制度的实施具有显著的公司外部治理效应,这对于证券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及其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融资融券 管理者自信 会计信息 稳健性
  • 简介:中国证券市场的参与者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分析师提供的增量信息是否充分的被普通投资者吸收和消化,现有的文献并未清晰的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建立实证分析模型,首先验证2008-2012年A股上市公司分析师跟踪与股价同步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百度搜索指数作为投资者关注的代理变量,将普通投资者关注作为调节变量加入模型,分析普通投资者关注对上述关系的影响,依据机构持股比例分组进行回归分析,以期观察在机构投资者不同时普通投资者对分析师报告利用的效果。研究发现:中国证券分析师能提高股价的信息含量,而普通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关注会降低股价的信息含量,同时,其无法有效的解读分析师报告;在机构持股比例较高的样本组中,普通投资者对分析师报告股价同步降低的效应要弱于机构持股比例较低组。上述发现不仅丰富了公司信息环境方面的文献,更揭示了普通投资者的信息解读效应。

  • 标签: 分析师跟踪 投资者关注 股价同步性
  • 简介:企业异质通过人才分类效应、企业自我选择效应所产生的经济空间关联影响地区生产效率差异。使用2006—2007年全国28省份数据进行面板估计,结果表明:企业异质越高,地区的生产效率越高;人才分类效应和企业自我选择效应是企业异质影响地区生产效率的中介变量;人才分类效应以及企业自我选择效应越强,地区生产效率越高;地区的人口密度、基础设施建设、外商直接投资以及人力资本并非像以往的研究中所指出的对地区生产效率影响显著为正。在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时,需要对地区的企业异质程度进行适时调整,同时需要对人口密度、基础设施建设、外商直接投资以及人力资本等变量进行适当控制。

  • 标签: 企业异质性 区域发展差异 经济空间关联 空间溢出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生产效率
  • 简介:基于动态最优控制理论模型,运用中国家嶷做观调查数据,系统研究了金融素养在家嶷金融资产配置中的作用硬对投资组合有效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金融素养能够显著提升家嶷资产中风险资产的配置比重,有助于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考虑了内生性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素养对于风险资产与金融资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怛无法作用于国债这类无风险资产;金融素蒜的提升有助于增加股票与基金的配置概率,有助于实施积极的投资策略,怛对消极投资策略下显著;金融素养的提升能够显著增加家嶷投资组合有效,促使家嶷获得更多的超额回报。

  • 标签: 金融素养 金融资产配置 投资组合有效性 家庭金融 投资策略 金融市场
  • 简介:以2012~2015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PSM模型,从僵尸企业的特征出发,对已有的四种主要的僵尸企业识别方法,即FN-CHK法、连续亏损法、过度借债法和综合定价法,进行非参数检验和统计分析,从而对四种识别方法的有效进行比较。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连续亏损法识别有效最高,但在国内市场上,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供给侧改革的社会背景和僵尸企业的经济困境特征,创造性地提出更符合僵尸企业特征的识别方法——四维度识别法,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验证其科学和准确,发现这种识别方法更符合国内实际市场状况。

  • 标签: 僵尸企业 识别方法 PSM模型 供给侧改革 四维度识别法
  • 简介:财务制度设计、运行及反馈的有效决定其在财务活动中行为导向、行为校正、行为评价及行为激励四大功能的健全及其效能,进而决定财务制度有效。这一财务制度有效决定机理是财务制度有效评价与诊断的路径依托。财务制度有效评价与诊断应以"集体合意"思想为价值观,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原理的财务制度有效评价和基于层次分析原理的财务制度有效诊断,实现了利益相关主体对制度有效及问题点的"众判",与"集体合意的公共品"这一财务制度本质一脉相承。

  • 标签: 财务制度 集体合意 有效性 评价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