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在贫困地区,如果等到经济发展起来再发展教育,可能已经延误了几代人,而且经济最终难以得到发展。应该说,贫困是经济上的一种外观表现,人口素质低是贫困的深层次原因。对贫困地区,项目上可以引进,资金上可以调拨,但人的素质是引进不起、调拨不来的,所以治穷必先治愚。不兴教,穷根难断,越是贫困,越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应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脱贫治富的根本措施来抓。

  • 标签: 贫困地区 脱贫致富 教育发展 经济发展
  • 简介: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对于民族地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的历史性关头,如何加大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力度、加快经济发展是不容回避的现实课题。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解放思想 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
  • 简介:2011年,西部地区积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民生建设和产业调整,加强对经济运行的调控和引导,整体经济运行平稳,呈现:工业生产平稳向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地方财政收入增势强劲、对外贸易增势平稳。现对西部地区2011年经济运行情况作如下对比分析。一、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1年,西部地区各省区(市)总体上实现了“十二五”起步稳健、开局良好,经济增长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与全国生产总值平均水平9,2%相比,西部各省区(市)增速均高过全国平均线,重庆最高,增长16,4%,四川和贵州紧随其后,增长均为15%。

  • 标签: 西部地区 经济指标比较 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运行情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固定资产投资
  • 简介:东北人口危机和经济增速较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现有研究主要是基于宏观数据和定性分析,利用2013年的数据从生育及流动两个角度对东北人口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低生育率、低生育意愿造成的人口自然增长缓慢和人口净流出的累加效应是东北地区人口流失的主要原因,科学的人口决策和增强经济吸引力是东北人口问题的解决之道。

  • 标签: 东北地区 生育率 流动人口 人口净流出
  • 简介:供销社的职能主要是服务三农,贯彻国家农村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承担国家赋予的经济社会任务,开展各项为农服务、为城乡服务,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活动。近些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供销社改革发展工作,出台新网工程等扶持政策,对很多地区的基层社有明显的指导作用,但作为商业发达地区的基层社,面对农

  • 标签: 新网工程 城乡经济发展 社会任务 农村经济 区域实际 方针政策
  • 简介:<正>杭嘉湖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乡镇经济比较繁荣。我们把这一地区的乡镇经济作为典型来研究,将有助于阐发中国城镇经济的特点。一乡镇不是同封建社会一起出现的。它是封建社会内部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北宋以前,乡镇作为县治以下的市场建置还没有形成。但是从南北朝以来,在广大农村中,交流农副产品的商业点——草市已经出现了。到了唐中叶后,草市才普遍起

  • 标签: 双林镇 杭嘉湖地区 丝织业 乡镇经济 明清时期 军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