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公共服务空间经济分析大体上沿着三个方向发展,即公共服务与家庭区位选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分析、公共服务的区位选择分析和公共服务在区域间要素聚集(分散)与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分析三个方面。它们之间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把空间变量引入公共服务的分析框架之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研究侧重点的不同。文献表明,虽然许多研究已从空间角度论证了公共服务在家庭、企业区位选择及其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但对财政资源配置、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经济结构演变的内生作用机理并没有得到系统分析,从而未能搭建起系统的公共服务影响家庭、企业区位选择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经济分析框架,无法为财政资源空间配置优化提供坚实的量化支持和政策优化思路。

  • 标签: 公共服务 空间经济 区位选择
  • 简介:经济不平等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难题,一方面其表现为增量维度上的收入不平等,另一方面则对应于存量维度上的财富不平等。文献回顾表明,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收入不平等和财富不平等。货币政策不仅可在长期内通过长期通货膨胀水平、总需求波动水平和经济增长作用于经济不平等,也可在短期内通过失业率、国民收入结构等实际变量和利率、通货膨胀率、资产价格等价格变量的变化影响经济不平等。不仅如此,货币政策本身的过程性使扩张性货币政策具有促使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而货币政策对产出的非对称效应也导致经济不平等程度在货币政策扩张和紧缩的交替实施中逐渐累积。综合考虑上述影响,有助于对“货币政策是否适用于缩小经济不平等”这一问题做出科学的判断。

  • 标签: 货币政策 经济不平等 收入不平等 财富不平等
  • 简介:改革开放30年,人口结构的转变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而随着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人口红利是否正在消失和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已经到来,近来备受瞩目。"未富先老"是人口结构快速转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突出矛盾。通过最新文献回顾发现,深入研究限制人口红利的制度和结构性因素显得更为重要,而刘易斯模型的适用性、中国经济社会现实的复杂性以及数据缺乏,是造成刘易斯转折点判断分歧的主要原因。因此,未来研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有助于作出科学判断。

  • 标签: 人口红利 刘易斯转折点 人口结构 未富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