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2014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服务业集聚进行研究,采用莫兰指数对服务业集聚水平进行分析,并对各地区的集聚模式进行分类,通过空间滞后模型研究各变量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服务业在各区域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东部地区大多属于高值—高值集聚或者高值—低值集聚,西部地区多为低值—低值集聚或低值—高值集聚模式;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率、高新技术产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对服务业集聚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标签: 服务业集聚 空间计量 Moran’s I 集聚模式
  • 简介: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中国,封闭式社区的兴起既符合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也符合人们的需求。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封闭式社区逐渐变得不合时宜了,最主要的表现就是造成了城市空间的碎片化。依据一般均衡理论可以发现碎片化的城市空间布局,会导致城市空间资源配置低效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兴建开放式社区思路便顺理成章地出现了。对于中国而言,由封闭式社区向开放式社区进行转换的过程中,首先要创新社区管理模式,以应对社区性质的变化所导致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转换;其次需要设计出一种较为完善的安全风险规避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潜在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第三,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广泛采用"公共地役权"做为法律依据,处理现有封闭式社区在拆除围墙后的现有公共设施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变更问题。

  • 标签: 封闭式社区 开放式社区 空间错配
  • 简介:探究买方势力对供应商利润的空间溢出效应,可依托空间杜宾模型,通过分析近些年统计出来的医药制造行业和医疗行业数据,解决纵向关系中存在的特殊多对多交互作用,并比较下游行业对本地和其余地区上游行业平均直接效应、平均间接效应的大小.实证结果表明当地理距离矩阵和经济距离矩阵分别加入以地区医院总数衡量的买方势力时,回归结果仅存在较小差异;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均为负,表明本地买方势力不仅降低本地医药行业利润,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降低其佘地区医药行业利润,但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直接效应绝对值显著大于间接效应,表明同一地区纵向产业链上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和经济联系更密切,下游行业对供应商纵向约束力更强.买方势力越大,上游医药行业拥有抗衡势力时自身利润增加,不拥有抗衡势力时自身利润减少.政府规制与利润负相关,进入壁垒、企业规模、市场需求增长率、人均GDP、产品差异化均与利润正相关.

  • 标签: 买方势力 卖方抗衡势力 利润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 简介:本文在Diamond(2016)模型基础上,引入户籍和土地供给规则等因素,比较了当地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中的高、低学历劳动力的迁移动机差异,探讨中国城市发展背后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影响中国劳动力迁移的主要因素还是工资水平;对于流动人口而言,城市的舒适度也是影响他们迁移的重要因素,存在福利洼地。(2)影响房价最重要的因素是迁移人口的增减。(3)高、低学历劳动力之间有互补性,但劳动力市场的回报更偏向于高学历劳动力。

  • 标签: 流动人口 高、低学历劳动力 空间均衡模型
  • 简介:猩便利一口气开了6家店,在新零售圈子里引发不小的关注。前天我们发布了这个新闻,并且探讨了以便利蜂和猩便利为代表的新型便利店,和传统便利店的区别。从模式上,新型便利店采用重资本+互联网模式,比传统便利店开店更快,运营效率更高。

  • 标签: 便利店 城市空间 年轻人 商品 图书 共享
  • 简介:通过运用结构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大量的建筑现象,研究建筑功能与建筑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在一些大型和特殊的建筑中建筑结构往往起先导和决定因素。功能只有在结构的可能性上实现,结构的通用性在功能服从结构与功能充分实现并行不悖。在这个前提下提出结构的先导性。

  • 标签: 结构主义 建筑功能 建筑结构 关键性
  • 简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带来的专业化人才。本文以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基础,对四川省自2004年以来产业结构和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关联进行梳理。研究表明,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呈现极强的正相关性,产业结构高级化结构与教育结构变化不一致。

  • 标签: 产业结构 高等教育 相关分析
  • 简介:本文在"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总结城市、区域与国家发展的相关研究,并对中国的一些相关政策及其影响进行评论。城市发展方面,城市可以更好地实现人力资本积累并且提高人力资本的回报,是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但城市和大城市的作用仍然受到政策限制;区域发展方面,人口的自由流动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在集聚中走向平衡",但地方政府行为却导致市场分割和地区间分工下降;国家发展方面,偏离欠发达地区比较优势的投资政策导致区域间资源误配以及地方政府负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受损。

  • 标签: 规模经济 市场分割 空间政治经济学
  • 简介:产业结构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苏浙两省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经济大省,研究两省的产业结构对提高其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苏浙两省的三次产业及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2015年为研究区间,通过产业同构系数、产业熵指数、区位商、产业结构变动值、超前系数和偏离-份额法等产业结构计量方法,从多个维度对苏浙产业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苏浙两省产业同构系数过大,且近十年始终维持在0.900以上,未来降低两省产业同构依然压力巨大;(2)两省的产业多样化水平均不高,江苏的产业多样化赶超浙江。江苏的金融、租赁商务等行业专业化程度高,浙江则是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等行业较高;(3)江苏的产业结构变动速率快于浙江;(4)苏浙两省超前发展的行业基本相同,但在具体行业超前发展的程度上差异较大;(5)江苏产业区域竞争力较好,但产业结构效果不佳。而浙江是产业结构效果好于区域竞争力。根据研究发现的问题,结合两省发展实际,提出了两省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 标签: 产业结构 产业同构 产业多样化 超前发展 偏离-份额
  • 简介: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目前已有包括中国周边国家在内的世界上60多个国家的直接参与,有30多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项目合作的政府间协议,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地缘经贸关系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在周边国家中获得了广泛的理解和认同.

  • 标签: “一带一路” 中国周边国家 地缘经济关系 经济一体化 共同体
  • 简介:农业是建设新农村关键性的物质前提,农业结构是否合理对农村、农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农业结构是经济系统中农业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技术联系及组合形式,与该地区的科技水平、经济制度、自然资源等因素有关联,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结果。优化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将不合理的农业结构向高效化、合理化的方向调整,提高农业经济的持续性与协调性。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农业在经济发展中体现出重要作用,但因为农业结构要素、市场变化、农业特点等因素,优化农业结构期间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分析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较强的优化策略。

  • 标签: 河南省 农业结构 优化 调查
  • 简介: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代表、委员共商国是中,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识更加凝聚,方向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

  • 标签: 结构性改革 供给 革新 总书记 习近平 两会
  • 简介: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面临着市场机制不完善、财政税收体制不合理、金融市场发育不足、国有企业改革滞后、民营企业发展受到限制、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到位等方面的障碍,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为了消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障碍,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积极地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 标签: 产业结构 要素市场 经济体制
  • 简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前提下,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根本目的是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随着这一改革的深入实施,我国的经济结构将发生重大调整。

  • 标签: 结构性改革 供给结构 财政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发展 体系质量
  • 简介:基于国内外学者多年来的研究,总结出多种度量贸易商品技术结构的方法,发现:技术复杂度方法和按照商品技术组成差异分类方法相比,似乎能够更加准确地度量一国的贸易商品技术结构。用这些方法分析了中国贸易商品技术结构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中国进口商品结构有着显著地优化,并且相关制度的实施、人均收入等因素都对中国贸易品技术结构产生影响。最后,总结了中外贸易商品技术结构经济效应,发现:贸易品技术结构对人力资本、中国贸易利益以及经济增长等均有影响。

  • 标签: 贸易商品技术结构 技术复杂度 技术组成差异分类
  • 简介:本文在测度地方政府效率的基础上,构建了关于政府效率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计量经济模型,使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政府效率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效率的提高推动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在此基础上,继续探讨政府效率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时间结构效应,发现地方政府效率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持续的正向影响。最后,分别对中国三大地区进行检验发现,政府效率均是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因素之一。政府应通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公共产品质量、提高行政效率,进而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 标签: 政府效率 产业结构高级化 面板计量分析
  • 简介:在许多发达国家,一些企业由国家所有或者国家持有部分股份,国有企业的发展比较成熟,本文通过介绍美国、德国和日本的股权结构,汲取有意义的价值,以期为构建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模式提供科学的经验支持。

  • 标签: 国外 国有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 简介:依据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原理,我们就能够确定能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因素和量化指标,在此基础上,对超级结构高级化的模型进行构建,辅以1992—2012年中国各个省份的调查数据,我们就可以发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决定着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能否顺利进行,而在这里面,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具有最大动力的就是消费者需求,而我国目前的工作进程安排不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就造成了我国相关行业产业结构迟迟无法实现。

  • 标签: 产业结构高级化 影响因素
  • 简介:近年来,关于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目益深入。基于此,对1985-2014年西安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在总量生产函数中引入人力资本结构指标,测算人力资本结构对西安经济发展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结构在经济向科技型和创新型增长转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结构
  • 简介: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城市最优规模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为例估计出人均产出水平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产出水平先上升,随后下降。城市偏离最优规模会造成聚集收益的损失,而未达到最优规模的城市经济收益损失要大于超过最优规模的城市(即人口过度聚集)产生的经济收益损失。同时,城市最优规模水平随着产业结构的不同而变化,由于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高于工业,因此工业比重高的城市最优规模水平低于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的城市。除此之外,城市最优规模水平还受到市场潜力、技术与知识水平、资本积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 标签: 产业结构 最优规模 城市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