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2004—2014年辽宁14个地级市GDP和44个县或县级市人均GDP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计量技术中的ESDA方法研究辽宁经济的空间格局、空间关联性以及演化趋势,弥补了传统研究方法缺乏空间视角的不足。研究结果发现,辽宁14个地级市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但空间依赖性不显著,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因此,辽西地区应创建"锦州经济增长极",带动葫芦岛、朝阳等市脱离贫困聚集区;辽南和辽中北地区应借助大连、沈阳的扩散效应,增强区域间互动,以强带弱,减少区域差距,实现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 标签: 辽宁 区域经济 空间格局 空间关联性 ESDA方法
  • 简介: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所依赖的低成本优势,尤其是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所依赖的低成本出口竞争优势,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中央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战略部署中,专门将降成本制定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以此来积极主动地应对和破解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 标签: 中国经济增长 低成本优势 空间 经济发展过程 结构性改革 竞争优势
  • 简介:"沃尔夫牵着骆驼,爬过一座沙丘。望着无穷无尽的沙丘,连骆驼也感到绝望。它前腿一盘,一屁股坐在地上。他用力拉绳索,踢它的臀部,它还是不肯站起来。最后,他掏出一把刀刺进驼峰,血从刀口涌出,但骆驼仍然纹丝不动,静静地等待死亡。沃尔夫筛选了行囊继续上路,并严格按照指南针的方向机械地走,即便遇到沙丘也不敢绕行。他开始绝望和恐惧,似乎沙漠就要胜利了。但幸运的是,他昏迷后遇到了表兄的驼队。最后,他刮了胡子,套上西服,登上皮鞋,一条普通的现代化公路出现在他面前……"

  • 标签: 沃尔夫 屁股坐 用力拉 把刀 王胜 创新价值
  • 简介:通过空间面板模型和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研究了税收安排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宏观税负对各污染物排放量有负向影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对各污染物排放量有正向影响,环境税对不同污染物影响差异较大;环境污染对邻近地区溢出效应从大到小为:废气、废水和工业固体废物;地方政府对宏观税负采取“趋优竞争”,对企业所得税采取“趋劣竞争”,对增值税和环境税采取“骑跷跷板”策略。因此,推进环境税费改革,促进区域环境合作是各地区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 标签: 税收安排 环境污染 影响机理 空间溢出 环境治理
  • 简介:近年来,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无锡市新吴区旺庄街道经济的发展受到有限的土地资源制约,在占地面积无法继续拓展的情况下,逐步催生“向空间要发展”的思路,“楼宇经济”也随之应运而生.旺庄科技创业中心作为旺庄街道“科技型楼宇经济”的样板工程,从科学合理规划、有序推进建设、积极招商引资、积聚高端人才、集成服务平台等五方面入手,寻求拓展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发展空间,成为占地少、消耗低、无污染、效益好的“立起来的开发区”,为加快街道经济转型升级搭建了有效载体和平台.

  • 标签: 开发区 空间 街道经济 科技创业中心 集成服务平台 经济转型升级
  • 简介:高技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战略性产业,其创新效率显著影响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引入废气废水排放量指标,对识别绿色创新效率区域差异和考察区域间空间溢出效应有重要意义.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对不考虑非期望产出和考虑非期望产出两种情况下的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和对比,并利用空间Durbin模型分析区域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时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高于考虑非期望产出时的效率,但两种情况下的效率水平都偏低;省域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呈现出与直接效应相同的影响方向;不同解释变量对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提升作用的显著性不同.含有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创新效率考虑了环境因素和市场化因素的影响,测度结果更为科学与合理.

  • 标签: 高技术产业 绿色创新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非期望产出
  • 简介:通过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对城市体育场地设施"点—轴—网"布局模式的构建进行分析。结论显示:一方面,"增长极"、"点—轴系统"、"网络开发"三个理论呈现递进关系的三个阶段,进而形成"点—轴—网"理论模式。城市体育设施"点—轴—网"空间模式的构建包括:依据市场、交通、行政原则进行中心点的选择;基于城市地理环境及空间结构建立轴;通过轴与其腹地整合形成网络。另一方面,实证研究沈阳市体育设施"点—轴—网"建设布局模式。研究结论认为,以经济地理学的方法与理论来解决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布局问题是极有可能成功的一种选择。

  • 标签: 体育设施 空间布局 “点—轴—网”模式
  • 简介:广义上讲城镇群空间结构,不仅包含城镇群在空间上的布局、形态、关系,而且更深层次地体现在城镇群内部各城镇规模等级、职能类型、空间关系;区域城镇体系的演化与城镇群空间结构的变动是一种协调互动的关系。以北部湾城镇群为目标区域,从城镇体系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着手,分析城镇群规模等级的形成过程、职能类型的发展与分异过程、空间关系的辐射与带动过程,结果表明:北部湾城镇群规模等级结构虽然不断向单中心发展,但是规模等级体系不断趋于合理;在职能类型结构上形成了港群城市与中心城市及两翼城市功能互动的格局;在空间关系结构上形成了不断强化以南宁市为核心和桥梁,辐射和关联两翼城市发展的局面。

  • 标签: 空间结构 城镇体系 北部湾城镇群
  • 简介:金融生态环境如何有效地带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这种影响是否因区域间差异而不同?分析认为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成本和收益两种机制推动着区域微观经济主体的创新活动,采用我国30个省区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检验。结论表明,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正向影响;金融结构的检验结果显示,股票市场与银行信贷、FDI在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方面存有互补性,且股票市场的发展更能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 标签: 企业创新 金融生态环境 空间计量
  • 简介:以2005-2013年"一带一路"18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第一阶段利用随机前沿方法测算了各省、市、自治区每年的创新效率,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的创新效率加入生产函数模型考察创新效率及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表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省市的创新效率较高;空间滞后模型的固定效应模型较优且空间回归系数皆大于零,表明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大;其中空间固定效应模型的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说明某一区域创新效率的变化会随时间潜在地影响其他区域的经济增长。"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展示"路域"经济发展特点,以创新为驱动力,着力提高沿路地区创新实力,对带动全国,甚至中亚、南亚、西亚等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 标签: 一带一路战略 区域创新效率 经济增长 空间效应
  • 简介:现有研究表明的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是基于国土空间上的城市集聚,但需作进一步的行业细分和实证.采用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方法,以我国285个城市的区位空间为足迹空间,从连续空间上大规模聚集角度计算和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的空间聚集程度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分布上并没有呈现出显著的聚集性,没有形成"中心—外围"结构;2003-2014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聚集程度提高,呈现集中化聚集发展趋势,聚集经济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其细分行业空间聚集程度的一致性较高,分布椭圆均呈"东北—西南"方向,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聚集程度最高,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聚集程度最低,总体呈现"递增型"、"递减型"、"稳定型"三种变化趋势.

  • 标签: 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聚集 标准差椭圆
  • 简介:正如一簇薪火可以抵挡一片黑暗,对于困境中的企业而言,经营成本可以下降,哪怕是一点,都是一种利好。因为这样的呼声,浙江不遗余力。2016年,率浙江先推出一套减负降本“组合拳”,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和盈利水平。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共降低企业各类负担和成本510亿元左右。其中通过“营改增”降低服务业企业负担约125亿元,通过减费降税措施减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类负担和成本约385亿元。

  • 标签: 企业减负 经营成本 浙江 攻坚战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空间
  • 简介:基于中国2000—2012年的地区面板数据并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及工业绿色转型的非线性空间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下环境分权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适度的环境分权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及工业绿色转型,过度的环境分权将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及工业绿色转型,而且环境分权与财政分权的结合将会加剧工业污染而不利于工业绿色转型。环境行政分权、环境监察分权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存在明显的“U”型关系,但环境监测分权却与工业绿色转型呈现明显的倒“U”型变化趋势。不同地区环境分权的影响效应具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分权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及工业绿色转型,但中西部内陆地区的环境分权阻碍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不利于工业绿色转型。

  • 标签: 环境分权 财政分权 工业绿色转型 产业结构升级 动态空间效应
  • 简介:利用1990—2013年全国各省区相关面板数据,通过空间相关性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揭示了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城乡收入公平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各省区城乡收入公平的改善有正面影响,忽视区域间的间接效应将低估这一影响。在将研究期限划分为两个阶段后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通基础设施存量的增加,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边际效应有所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速公路、铁路和各等级公路对改善城乡收入公平的作用大小依次递减。

  • 标签: 交通基础设施 城乡收入公平 空间面板计量 空间溢出 区域经济联系
  • 简介:地方政府竞争引致的财政支出结构倾斜问题日益凸显,不同种类的生产性支出对区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有何差异?通过构建MinDS-Luenberger指数测度中国20391家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空间Durbin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从区域企业整体视角来看,地方政府加大教育支出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从而改善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不同区域的财政教育支出具有负向空间交互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科技支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改进效应并不明显;对外开放与产业高级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正向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关系;所有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尚不明显。

  • 标签: 地方政府竞争 生产性支出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Min DS-Luenberger指数 空间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