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在2011年与2013年获取的微观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倾向匹配和固定效应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信用卡消费信贷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持有信用卡可使家庭总消费提高约14%,同时,银行每将信用卡透支额度提高1%,可使持有信用卡家庭的总消费增加约0.071%。以货币量计算,从2010年至2012年,新发行一张信用卡可刺激居民人均消费增加约123.6元,这可解释2010年至2012年居民人均消费增长中的15.7%。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持有信用卡对不同消费品种与家庭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持有信用卡对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大于对食品衣着消费的影响,对低收入、零活期存款、遭受疾病或失业冲击家庭消费的影响更大。这些发现均与流动性约束理论一致,表明信用卡消费信贷可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而促进消费。

  • 标签: 消费信贷 信用卡 流动性约束 倾向匹配
  • 简介:我国历史上自然经济时代的经济活动,是以小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的个体劳作方式,没有统一的作息时间规定;各个家庭能够按照统一的节奏有序地运转,靠的是历法和周期的协调作用。历法讲的是一年之内以“天”为单位的生活安排、以“月”为单位的生产安排;同时,在农家经济生活中还有以“年”为单位的长时段安排,可以叫作周期。关于我国古代的历法已经有很多论著考察过,这里主要谈谈家庭经济生活中的周期问题。

  • 标签: 生活周期 家庭经济 历史 经济生活 经济活动 经济时代
  • 简介:利用2016年湖北省城市低保对象调研数据,运用制度分析法从资源约束和主体协同两个维度对制度规定、制度执行、实践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低保家庭家庭资源约束和子代代际分配倾向影响,缺乏为未来养老投资的预算安排,社会养老因制度参保缴费强制要求权利义务统一,经测算城市低保家庭经济能力不足以长期供给,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仅对贫困家庭的当期最低生活消费进行补助,缺乏为贫困家庭未来养老的制度目标。研究建议:提高两项制度协同衔接水平,加强对城市贫困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参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达到法定领取年龄的城市低保家庭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但适龄城市低保家庭成员应当参加基本社会养老保险,政府可根据家庭经济能力和负担按照不同比例进行资助参保。同时,经济状况核查计算需要酌情考虑城市老年人养老需要进行适当扣除。

  • 标签: 城市 贫困老年人 资源约束 整合协同
  • 简介: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的数据,研究有无兄弟对女性教育获得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中仍存在性别歧视,"有兄弟"对女性教育获得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负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农村。计划生育的生育数量限制减少了家庭可拥有孩子的数量,同时产生了大量无男性后代的家庭,这些家庭没有机会实施性别歧视,女性因免于与父母偏好的同胞竞争而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改革开放以来女性的平均教育获得水平的提升是家庭资源稀释减少和性别歧视机会减少两种作用的共同结果。

  • 标签: 女性 教育获得 性别歧视
  • 简介:本研究基于工作家庭互动的溢出视角以及社会角色理论,在创业情境下考察了创业绩效反馈对创业者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存在性别上的差异。研究基于中国大陆地区的代表性样本数据,采用多项式回归及响应面分析发现,当企业当前绩效相比于历史绩效保持平稳时(即无差异),绩效表现越好创业者获得的积极情感溢出效应越大,越有助于缓解工作家庭冲突。当企业当前绩效低于历史绩效表现时,绩效负反馈带来的负面情感溢出要高于绩效正反馈带来的积极情感溢出,从而更加显著地加重了创业者的工作家庭冲突。从性别差异来看,相比于男性创业者,女性创业者会在面对连续的高绩效表现时(即当前和历史绩效无差异且均保持较高水平)而产生更多的积极情感溢出,缓解工作家庭冲突。在当前绩效低于历史绩效时,面对绩效负反馈的经营压力,同样是女性创业者而非男性创业者,表现出了更多的负面情感溢出,加重了工作家庭冲突。研究发现对于识别创业情境下工作家庭冲突的独特压力源以及现代社会对女性的双重性别角色期待对其创业及家庭活动的影响有所贡献。

  • 标签: 工作家庭冲突 绩效反馈 性别差异 多项式回归及响应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