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308 nm SQ LED光与308 nm准分子光治疗面部白癜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理疗科采用308 nm SQ LED光(LED组)或308 nm准分子光(准分子光组)治疗的稳定期面部白癜风患者。每周治疗1次或2次,纳入治疗8次以上的患者,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ED组纳入68例,男36例,女32例,年龄(25.01 ± 13.37)岁,90处皮损接受治疗;准分子光组纳入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7.15 ± 14.30)岁,28处皮损接受治疗。治疗8次、16次时LED组有效率(23.33%、46.67%)与准分子光组(14.29%、46.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1.05、< 0.001,均P > 0.05)。LED组36例(52.94%)出现持续性红斑,准分子光组有17例(85%)出现过持续性红斑或水疱,LED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与准分子光组(χ2 = 16.43,P < 0.001)。结论308 nm SQ LED光治疗面部白癜风与308 nm准分子光治疗同样有效,但安全性更好。

  • 标签: 白癜风 紫外线疗法 308 nm SQ LED光 308 nm准分子光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308例特纳综合征(Tumer syndrome,TS)发生的类型、核型分布进行分析,探讨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对特纳综合征检出的重要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到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核型分析病例,其中有308例确诊为TS患者,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和G显带技术,对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308例TS患者中,279例患者社会性别表现为女性,29例患者社会性别为男性,年龄1天~58岁,共检出32种核型,其中非嵌合体核型131例(42.53%),嵌合体核型177例(57.47%);数目异常200例(64.94%),结构异常20例(6.49%),数目异常合并结构异常88例(28.57%)。18岁以下未成年人133例(43.18%),18岁以上成人175例(56.82%)。结论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检测具有较高的异常检测率,TS患者核型复杂多样,不同的核型具有不同的表征,对身材与性腺发育异常的患者应及早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诊断。

  • 标签: 特纳综合征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生长发育异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proportion of peripheral regulatory T cells (Tregs) and the expression of the immune checkpoint molecules 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TIM domain (TIGIT) and CD226 on Tregs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Methods:The proportion of CD3+CD4+CD25+Foxp3+ Tregs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D226 and TIGIT on Tregs in 30 normal pregnant women and 28 patients with RSA were determined via flow cytometry.Results:The proportion of Tregs in the RSA group (4.41 % ± 1.54%)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5.27% ± 1.52%, P = 0.0374).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pregnant women, patients with RSA showed decreased TIGIT expression (54.75 ± 9.70% vs. 63.07 ± 12.48%, P = 0.0066) and increased CD226 expression on Tregs (25.59% ± 8.22% vs. 20.46% ± 6.97%, P = 0.0168). The ratio of CD226 to TIGIT in the RSA group (0.48 ± 0.19)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0.34 ± 0.15, P = 0.0027). The proportion of TIGIT+CD226+ Treg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patients with RSA (9.30% ± 4.95% vs. 13.43% ± 4.72%, P = 0.0020) than in the controls.Conclusions:Patients with RSA show a reduced proportion of Tregs and an imbalance in the expression of TIGIT and CD226 on Tregs.

  • 标签: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TIGIT CD226
  • 简介:摘要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在维持生发中心功能、调控B细胞亲和力成熟、浆细胞分化及记忆B细胞产生等发挥重要作用。初始CD4+T细胞分化成Tfh细胞的过程较复杂,不仅受抗原的性质和细胞因子等因素的调控,还需要转录因子及RNA结合蛋白等共同参与其分化过程。文章总结了诱导初始CD4+T细胞分化成Tfh细胞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以及Tfh细胞具有向其他亚群分化潜能的可能机制,以便为疫苗研制及免疫疾病治疗等提供依据。

  • 标签: 滤泡辅助性T细胞 细胞分化 细胞可塑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他克莫司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白癜风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他克莫司组和激光照射组,每组55例。激光照射组予以308 nm准分子激光,他克莫司组予以他克莫司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比较两组疗效、色素与白斑消退时间、不良反应、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白癜风面积评分指数(VASI)、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他克莫司组总有效率(94.55%,52/55)高于激光照射组(81.82%,45/55),P<0.05;他克莫司组色素消退时间、白斑消退时间均短于激光照射组(P均<0.05)。治疗后,他克莫司组VASI评分低于激光照射组(P<0.05);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7水平均低于激光照射组(P均<0.05)。他克莫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5%,3/55)及复发率(3.70%,2/54)与激光照射组(9.09%,5/55;13.46%,7/52)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患者,可提高疗效,调节炎性因子表达,改善临床症状,避免复发,且具有安全性。

  • 标签: 白癜风 308 nm准分子激光 他克莫司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1.5 T MR加速器的临床剂量调试方法和结果。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于2019年5月安装1台医科达Unity型1.5 T MR加速器,使用磁场兼容测量设备对其进行剂量调试。调试项目包括绝对剂量校准、数据采集和计划系统模型验证。结果磁场下绝对剂量校准需要使用磁场修正因子修正,参考条件下的绝对剂量为87 cGy。将采集的射束数据和计划系统计算结果进行γ分析(3%/2 mm),标准野测试例剂量验证平均通过率为96.41%,TG119测试例为98.24%,美国休斯敦肿瘤放疗和成像质控中心(IROC)端对端测试例为97.5%(7%/4 mm)。结论计划系统模型和射束采集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标准野和TG119测试例剂量验证结果达到AAPM TG218号报告的通用容差限值要求,端对端测试例验证结果满足IROC中心标准。

  • 标签: 磁共振加速器 剂量调试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动态多回波序列(multi-dynamic multi-echo,MDME)不同带宽对T1、T2及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D)测量值的影响。材料与方法3种具有不同T1、T2及PD的体膜[脑灰质(gray matter,GM),白质(white matter,WM),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分别行7组不同带宽(19.23 kHz~100.00 kHz)的MDME序列扫描,每组序列扫描9次。使用MAG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mpilation)软件分别测量GM、WM、CSF的T1、T2及PD值。组内之间的差异程度用组内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表示,组间的差异程度用组间CV表示。每组GM、WM的T1差异性及T2差异性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D差异性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测量所得T1、T2及PD值最大组内CV分别为2.09%,8.73%,10.61%;最大组间CV分别为1.36%,2.85%,3.72%。每组内GM与WM的T1值以及T2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接收带宽在19.23 kHz~100.00 kHz变化时,T1、T2测量值不受带宽影响。当带宽低于50 kHz时,PD测量值可重复性减低。

  • 标签: 合成磁共振成像 T1弛豫 T2弛豫 质子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 G,HLA-G)在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1型病毒(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 type 1,HTLV-1)阳性T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在影响HTLV-1感染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HLA-G在HTLV-1阳性T细胞系(MT2和MT4)中的表达。构建HLA-G基因沉默的siRNA,用于敲低MT2和MT4细胞中的HLA-G,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观察HLA-G对HTLV-1蛋白Tax、P19表达的影响,同时在RNA水平监测HLA-G基因沉默后MT2和MT4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CCK8法观察MT2和MT4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通路相关蛋白。结果与HTLV-1阴性T细胞(Jurkat和MOLT4)比较,MT2和MT4细胞均高表达HLA-G分子。siRNA敲低MT2和MT4细胞中的HLA-G后,HTLV-1 Tax和P19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下降,抗病毒因子IFN-γ和TNF-α表达升高,MT2和MT4细胞的增殖能力和STAT3磷酸化水平均降低。结论HTLV-1能诱导T细胞高表达免疫耐受分子HLA-G,抑制HLA-G表达可促进抗病毒因子的产生,降低IL-6及STAT3磷酸化水平,从而有效抑制HTLV-1的复制。

  • 标签: 人白细胞抗原G 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1型病毒 T淋巴细胞 感染
  • 作者: 刘雅文 牛海军 尹红霞 郑作锋 任鹏玲 张婷婷 赵鹏飞 吕晗 王振常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2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 10019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50,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2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 100191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传统定量方法进行对比,验证合成MRI对纵向弛豫时间(longitudinal relaxation time,T1)、横向弛豫时间(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T2)定量计算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材料与方法针对3.0 T MRI设备,使用灰质、白质、脑脊液模体分别进行合成MRI序列和传统定量成像扫描,共进行四次重复采集。对传统定量图像,通过拟合计算方法得到相应的T1、T2值;对合成MRI图像,使用专用后处理软件计算T1、T2值。对两种方法得到的定量值进行差值计算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合成MRI和传统定量方法计算的T1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13,P=0.7537),并且四次测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13,P=0.4968);同样地,两种方法计算的T2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1,P=0.9737),四次测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62,P=0.3498)。结论合成MRI对T1、T2弛豫定量测定结果准确,可应用于临床中的定量研究。

  • 标签: 定量磁共振成像 合成磁共振成像 模体验证 脑部疾病
  • 简介:AbstractAdult T-cell leukemia/lymphoma (ATLL) is an aggressive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caused by the human T lymphotropic virus type-1. The skin is affected in approximately half of ATLL patients, and skin lesions may be the first manifestation of the disease. The skin lesions of ATLL are polymorphous, and depend on the type of skin eruption,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for doctors to predict the prognosis of the diseas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kin lesions. In this review article, we describ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histopathological patterns of skin lesions in ATLL, focus on its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and also summarize the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ATLL.

  • 标签: adult T cell leukemia/lymphoma (ALL) cutaneous treatment advances
  • 简介:摘要探讨联合治疗肢端型白癜风的治疗效果。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合肥华研白癜风防治所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对肢端型白癜风患者5例(男3例,女2例;年龄20~70岁,平均40岁)给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外用药物治疗及调免促黑药物综合治疗12个月。5例患者综合治疗12个月后疗效显著,均有色素岛或成片黑素形成,1例完全复色,2例复色90%,2例复色80%。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外用药物及调免促黑药物综合治疗肢端型白癜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白癜风 肢端型 308 nm准分子激光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20年11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的1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T管安置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常规T管安置法组和改良T管安置法组。与常规T管安置法组相比较,改良T管安置法组的安置T管所用手术时间,安置T管所致出血量明显减少和术后下床早,但两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术后胆道出血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后胆漏、T管脱出、胆管炎和死亡。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下改良T管安置法容易操作、安全可靠。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目标,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WS/T 802—2022)起草组根据我国老年人实际情况,经过多轮专家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及老年人群验证,制定了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WS/T 802—2022),本文对制定背景及内容解读如下。

  • 标签: 健康状况指标 老年人 躯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
  • 简介:摘要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继发于气道狭窄、气道壁增厚和黏液增加的可逆性气流受限。目前,哮喘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异质性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参与哮喘发病机制的免疫细胞多种多样,包括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其中T细胞由于分类及功能不断更新,其对于哮喘的作用也逐渐受到关注。因此,该综述旨在总结不同T细胞亚群的免疫学特征及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综述了某些T细胞亚群在重症哮喘发病机制中的新发现,从而为哮喘免疫学方面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的研究提供启发及帮助。

  • 标签: 哮喘 T细胞 发病机制 免疫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随着系统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探索NK/T细胞淋巴瘤(NK/T cell lymphoma,NKTCL)新的诊断靶点、发病机制、临床治疗以及进行预后评价成为可能。目前研究认为NKTCL发病与EB病毒感染有关,EB病毒导致NKTCL发生主要与潜膜蛋白有关。放疗后辅助化疗为早期NKTCL的标准治疗方案,对于晚期患者则考虑以化疗为主再配合局部放疗作为其治疗手段,但预后较差。未来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EB病毒相关NKTCL的发病机制、治疗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多中心临床试验,从而探索针对NKTCL可行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 标签: 淋巴瘤,非霍奇金 基因靶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鼠肝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肝T1和T2值变化过程及其与肝再生相关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70只,SPF级,鼠龄7~8周,重量250~280 g,分成MR扫描组(n=14)和病理分析组(n=56)。MR扫描组又分为肝部分切除术组(2/3肝切除,n=7)和假手术组(n=7)。均于术前和术后第1、2、3、5、7、14、21天行磁共振T1 mapping和T2 mapping扫描,测量肝实质T1和T2值。病理分析组在术前及术后上述每个时间点随机选取7只实验鼠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测量肝细胞直径和肝细胞增殖活性(Ki-67指数)。观察影像学指标和病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MR参数与肝脏体积及病理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肝实质T1和T2值均于术后第1天升高,且均于术后第2天达到最大值(P<0.05);随后逐渐下降,分别于术后第14天和第21天恢复至术前水平(P均>0.05)。T2值与肝体积、肝细胞直径及Ki-67指数均存在较好相关性(r值分别为-0.764,0.640,0.765,P均<0.001)。T1值和肝体积、肝细胞直径及Ki-67增殖指数均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481,0.472,0.444,P均<0.001)。结论大鼠肝大部分切除后残肝实质T1和T2值出现规律变化,且与肝脏再生指标存在相关性,可反映大鼠肝脏大部分切除后肝实质的微观变化,有望被用于定量监测残肝再生过程。

  • 标签: 肝再生 肝切除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ABCB1 rs1045642 T/T基因型患儿服用伏立康唑治疗后出现皮肤光敏反应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对ABCB1基因多态性与伏立康唑药代动力学相关性进行讨论。患儿,男,6.8岁,诊断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口服伏立康唑治疗及预防真菌感染,治疗3~4周出现皮肤光分布性红斑及色素沉着,皮肤症状在停用伏立康唑约1个月后明显减轻。基因检查提示ABCB1基因rs1045642 T/T。复习相关文献发现ABCB1 rs1045642 T/T基因型使伏立康唑药物清除率降低。提示在临床实践中需在儿童患者中重视该不良反应,ABCB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伏立康唑药代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相关,但仍需进行大样本研究验证。

  • 标签: 伏立康唑 光敏反应 ABCB1基因 药代动力学 药物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