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吴朝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宜宾市珙县中医医院,四川宜宾 644500
  • 简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孕产妇在分娩时选择剖宫产。在施行剖宫产过程中,麻醉师必须对孕产妇进行麻醉

  • 标签: 剖宫产;麻醉
  • 作者: 陈秀碧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第5期
  • 机构:三台县龙树镇中心卫生院,四川绵阳621100
  • 简介:剖宫产是指医生用专业器材打开孕妇的腹壁及子宫壁娩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过程。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在麻醉、输血、输液、水电质平衡知识以及手术方式、手法缝合、材料等方面都有了质的改进。做到了使孕妇的痛苦越来越小、手术时间越来越短,医院感染率越来越低,手术安全性方面越来越成熟。

  • 标签: 剖宫产;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麻醉学专业本科生实习期间对麻醉法律风险认知的现状。方法2022年6月,选择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实习的西南医科大学2018级麻醉学专业123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了解其麻醉法律风险相关的知识。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结果123名学生中,了解麻醉法律常识、医师管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师权利与义务、医疗行为过错认定相关知识的人数分别为24名(19.5%)、44名(35.8%)、58名(47.2%)、81名(65.9%)和73名(59.3%)。结论麻醉学专业本科生实习期间对麻醉法律风险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建议加强对其进行法律基础知识和麻醉执业法律风险教育。

  • 标签: 麻醉科 麻醉法律风险 实习期间 问卷调查 医学生
  • 作者: 张守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苏州市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苏州215100
  • 简介:目的:探究老年患者行前列腺电切术中椎管内麻醉与全麻效果。方法:2022.1~12老年前列腺电切术患者80例,随机分对照、观察组,分别以全麻、椎管内麻醉,对比效果。结果:组间不同时段镇静程度均无差异性;苏醒与意识恢复时间观察组较短且躁动镇静评分较低;不同时段组间心率及麻醉前血压无差异性,观察组血压变化幅度较小;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较低。结论:对比全麻,椎管内麻醉在达到同样良好镇静效果的同时,安全性更高,不容易引起低血压等不良事件。

  • 标签: 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前列腺电切术
  • 作者: 张兴聪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7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内江 641000
  • 简介:全肺灌洗术主要应用于患有尘封病的人群,尘肺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工人健康的职业病。工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吸入游离的二氧化硅粉尘,造成了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的主要表现是患者肺组织硬化、石化,无法正常呼吸,丧失行动力,很多患者是死于呼吸困难。尘肺病还会引起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其他的病变。全肺灌洗术可有效清除患者肺泡腔和细支气管内的粉尘,并且去除肺泡巨噬细胞及其产生的致炎因子。帮助患者从病因出发,改善呼吸功能,缓解病痛。

  • 标签: 全肺灌洗术;麻醉
  • 简介:摘要新辅助治疗可缩小恶性肿瘤、破坏恶性肿瘤细胞以及降低手术难度。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已逐渐成为肿瘤患者常见治疗方式之一,其对机体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全身多器官产生重要影响,可能关系到围手术期管理决策。文章就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手术时机、术前预康复策略、麻醉管理方式及要点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此类患者临床麻醉管理提供一定参考。此外,如何改善接受新辅助治疗患者的预后,确定最佳麻醉方式及药物使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肿瘤 新辅助治疗 麻醉 器官功能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手术室麻醉护士能力素质模型,并根据模型设计相应培训课程,旨在提高手术室麻醉护士护理服务质量。方法2018年8~12月,应用随机分层抽样法选取10所综合性医院手术室麻醉护士360例,通过查阅文献、横断面问卷调查、描述性统计等方法初步构建手术室麻醉护士能力素质调查问卷。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5名护理麻醉专家为咨询对象,由专家对问卷结构进行整理及分析,最终形成具有较高信效度的手术室麻醉护士能力素质问卷。结果手术室麻醉护士能力素质包括5个一级指标(麻醉处置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教育与指导能力),28个二级指标。权重排名第一的为麻醉处置能力。在能力素质模型理财上,初步制定了手术室麻醉护士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5大培训模块(基础护理课程、麻醉理论知识课程、麻醉操作技能课程、护理人文课程、临床实践课程)。结论手术室麻醉护士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可为麻醉科护士选拔、岗位职责制订、科室绩效管理、课程设置、综合能力评价提供依据,对麻醉科护士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手术室 麻醉护士 能力素质 模型
  • 作者: 陈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0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四川省射洪市人民医院,四川射洪629200
  • 简介:麻醉在一台手术中非常重要,而一个成功的麻醉离不开与病人充分的术前沟通,如果在临床工作中忽略术前病史询问就有可能给病人造成严重伤害。一台成功加完美的麻醉,术前访视的重要性占60%,术中管理占40%。术前访视是消除要做手术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使其患者能在手术中能主动积极配合地手术,这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术前访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术前访视能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了解病人手术治疗的外科疾病和存在其他系统疾病的情况,为患者制定恰当的麻醉方案,并告知患者麻醉的风险,减轻病人的术前焦虑不了安心理,从而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有效的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 标签: 麻醉;术前访视
  • 作者: 黄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歌乐山麻醉科,重庆400036
  • 简介: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全身麻醉在外科手术当中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为外科医生的手术起到了辅助性的作用,但是在麻醉药物的使用过程当中,对于药品的剂量、患者体位的摆放、消毒液的刺激以及手术灯光照等不同因素,会导致患者的眼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严重者会由于眼部的自我保护能力丧失,而出现一些严重的后遗症,如暴露性角膜炎、术后视力暂时性丧失或全部丧失等不良现象,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永久性失明的医疗事故,因此对于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来说,眼部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对于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眼部护理的效果进行了简单的科普。

  • 标签: 全身麻醉手术;眼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妇产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的医师在麻醉科轮转的效果,为改进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轮转的74名妇产科住培医师进行调查。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调查结果。结果74名妇产科住培医师中,69名(93.2%)医师认为麻醉科轮转十分必要。通过麻醉科轮转,分别有70名(94.6%)、60名(81.1%)、56名(75.7%)、52名(70.3%)住培医师认为能够熟练掌握的临床麻醉操作是术前访视患者并实施麻醉、面罩给氧和机械通气、正确书写麻醉记录和小结、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70名(94.6%)住培医师对于轮转的安排表示认可。结论妇产科住培医师认为麻醉科轮转有助于他们掌握临床麻醉的基本操作,进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临床综合能力、应急抢救能力、危重症处理能力、统筹安排临床任务能力。

  • 标签: 妇产科 麻醉科 住院医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轮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互画像法在麻醉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见习的北京大学2018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3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8名学生采用交互画像法进行培训,对照组14名学生采用传统方法培训,见习结束后通过理论考核、随堂技能测试及问卷调查结果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19.43±2.84)分和(18.71±1.81)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P=0.094);试验组学生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8/18,椎管内麻醉成功率为18/18;对照组学生分别为12/14和14/14,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在独立画出喉镜解剖[(9.72±0.56)分比(6.79±2.81)分]和完成椎管内穿刺操作[(8.67±1.29)分比(5.93±2.60)分]2方面的自评分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麻醉见习教学中使用交互画像法可以有助于学生掌握麻醉科基本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并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

  • 标签: 麻醉 交互画像 教学方法 医学教育
  • 作者: 冯测森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4期
  • 机构:铜仁市妇幼保健院,贵州铜仁554300
  • 简介:目的:研究剖宫产椎管内麻醉寒战反应及右美托咪定预防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5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4例剖宫产椎管内麻醉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2)和研究组(n=32),常规组选择椎管内麻醉+咪达唑仑静脉注射,研究组选择椎管内麻醉+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对两组患者寒颤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从椎管内麻醉后寒颤发生率情况来看,研究组为12.50%,常规组为37.50%,前者要明显低于后者(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来看,研究组为9.38%,常规组为25.00%,前者要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在剖宫产椎管内麻醉患者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预防寒颤反应发生,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椎管内麻醉;寒战反应;右美托咪定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并分析颅缝早闭症患儿颅骨重塑术围手术期管理和并发症,总结此类患儿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要点,提高临床预后质量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全麻下接受手术治疗的颅缝早闭症患儿的医疗病历记录,分析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术后并发症。结果32例颅缝早闭症患儿被纳入分析,患儿平均年龄为(18±9)个月,男性20例(62.5%),女性12例(37.5%)。术中出血量(44±24)ml/kg,术中Hb最低值(85±21)g/L,21例(65.5%)患儿术中应用了自体血液回收技术,31例(96.9%)患儿接受了异体血输注,23例(71.9%)患儿发生术中低血压,7例(21.9%)患儿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1例(3.1%)患儿因输注血制品发生了过敏性休克,5例(15.6%)患儿苏醒延迟,3例(9.4%)患儿延迟拔管。术后26例(81.3%)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5例(15.6%)患儿合并凝血障碍,9例(28.1%)患儿在术后接受浓缩红细胞或新鲜冰冻血浆治疗。此外,6例(18.8%)患儿合并电解质紊乱,2例(6.3%)患儿出现低蛋白血症,2例(6.3%)患儿发生肺部感染,1例(3.1%)患儿术后伤口感染,2例(6.3%)患儿出现硬膜下血肿,1例(3.1%)患儿再次手术。结论颅缝早闭症患儿颅骨重塑术围手术期的并发症主要以大量出血、低血压及大量输血造成的凝血障碍为主。综合的血液保护措施、及时的凝血功能监测和积极的围手术期血液管理对于降低输血率,维持围手术期循环稳定,保证手术安全性和质量十分重要。

  • 标签: 颅缝早闭 颅骨重塑手术 围手术期 麻醉管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 R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出现气道狭窄、分泌物增多和肺部感染。文章报道了1例RP患者行肺癌根治手术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该患者因咳嗽胸闷症状入院,诊断为肺腺癌合并肺部感染、RP,拟行胸腔镜下右肺下叶癌根治术。术前积极控制感染,术中全麻下左侧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由于单肺通气时SpO2难以维持,在间断双肺通气下完成手术。术后顺利拔除气管导管,经治疗后出院,后又因肺部感染再次入院。该病例提示麻醉医师对于RP患者需特别注意围手术期气道管理。

  • 标签: 复发性多软骨炎 胸外科 气道管理
  • 作者: 茅红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江苏省启东市第六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200
  • 简介:目的:探究CSEA对阴道分娩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接受CSEA分娩镇痛,对照组43例,未接受分娩镇痛。将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与产后出血及产程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活跃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妇接受CSEA镇痛不仅可延长第二产程时间,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在临床分娩中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妇;分娩疼痛;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 作者: 朱易豪 朱涛 郝学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成都 610041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都 610041 中国医学科学院围术期应激风险评估与临床决策创新单元(2018RU012),成都 610041 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麻醉科,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成都 610041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麻醉手术不同时间点随访指标体系,研发建立结构化的随访信息系统,以满足麻醉医疗质控和科研需求。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构建完备的随访指标体系,向全国多家医院麻醉科医师发送电子问卷,对构建的随访指标体系进行信度分析及效度分析,并形成推荐的术后7 d、术后30 d、术后1年随访指标体系;运用互联网、标注化语义定义、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结构化的随访信息系统。结果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通过问卷星发放随访指标集调查问卷,共回收来自24个省94家医院的有效匿名回复问卷185份,随访体系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525~0.566,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30~0.98。推荐的术后7 d随访体系包含8个系统30个条目;术后30 d随访体系包含2个系统,共计2个条目;术后1年随访体系无推荐条目。成功研发建立基于上述随访指标体系的结构化、智能化随访信息系统。目前,可通过院内电脑或移动设备访问该随访系统,已完成临床试用并常规用于随访。试运行期间结果表明,随访人员对该系统满意度较高,随访平均准确率提高了16%,随访时间降低10~15 min/例。结论依据与麻醉相关性的不同,在麻醉手术后不同时间需重点关注的结局指标存在差异,结构化随访信息系统可提高随访效率及准确率,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工具和方法,增加不同临床研究的可比性。

  • 标签: 麻醉 随访 指标体系 信息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艾司氯胺酮对肥胖患者全身麻醉手术阿片类药物用量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临床对照设计实验,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行择期非胸科手术的全身麻醉肥胖患者60例,年龄18~65岁,体质量指数(BMI)大于28 kg/m2,麻醉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使用艾司氯胺酮、丙泊酚、舒芬太尼及顺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及相同剂量的舒芬太尼、顺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麻醉维持试验组以艾司氯胺酮、七氟烷、瑞芬太尼维持,对照组以丙泊酚、七氟烷、瑞芬太尼维持,维持剂量的七氟烷、丙泊酚、艾司氯胺酮用法恒定,瑞芬太尼两组患者根据术中调整剂量,其余药物、补液一致。术后均以氟比洛芬酯静脉泵镇痛。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及瑞芬太尼的用量。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试验组术后2 h、6 h、12 h、24 h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分别为(2.37±0.50)、(3.05±0.46)、(3.30±0.47)、(3.40±0.64)分,对照组分别为(2.85±1.13)、(3.45±0.42)、(3.70±1.19)、(3.90±0.9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瑞芬太尼的用量为(1 130.00±109.92)μg,对照组为(1 210.00±108.12)μ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2,P=0.006)。结论艾司氯胺酮能减少肥胖患者全身麻醉手术的瑞芬太尼用量,能降低手术疼痛评分。

  • 标签: 全身麻醉 艾司氯胺酮 瑞芬太尼 视觉模拟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小组管理模式的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麻醉患者苏醒情况、术后恢复质量及苏醒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2020年5月—2021年5月入麻醉苏醒室的190例老年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基于小组管理模式的预见性护理。于入麻醉苏醒室(干预前)和出麻醉苏醒室前(干预后)采用Aldrete评分、术后恢复质量调查问卷对患者的苏醒情况和术后恢复质量进行评估,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Aldrete评分和术后恢复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21%(4/95),低于对照组的11.58%(1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小组管理模式的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麻醉患者的苏醒情况及术后恢复质量,减少患者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围手术期护理 麻醉苏醒室 小组管理模式 预见性护理 术后恢复 并发症